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66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的区别是什么

中国每年大约有30万人群需要接受器官移植而每年只有1万能能够得到器官移植。目前大家对器官捐献处于一个需要了解的阶段,现在把我了解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方法/步骤
1

器官捐献的前提是在公民逝世以后。在生前登记的信息只是一个意愿性的信息。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是当一个人去世后,将其功能良好的器官或组织以自愿、无偿的方式捐献,用于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够延续生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2

公众报名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这仅仅是捐献意愿的表达,最终实现捐献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必须是公民逝世后才可以进行人体器官捐献;       (二)公民生前表示死后愿意捐献其器官,或者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器官,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       (三)器官捐献必须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进行;       (四)经医学评估,器官可以供移植使用如果家人不同意器官捐献的情况下即使自己在生前登记过信息,信息也不能采用,和家人的沟通征得家人的同意是非常重要的。

3

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器官或已报名成为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待其身故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达成一致意见,共同或委托代表以书面形式表示同意捐献器官。

4

器官摘取手术采用严格的外科手术标准,手术后医师会仔细缝合并且维护遗体外观。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会绝对尊重遗体、遗容,并最后恢复遗体原貌。这个过程很多人都不了解,很多想着捐出去就没有了,其实这个简单来说就是做了个小手术而已。

5

拯救生命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天职,无论表达过器官捐献的意愿与否都不会影响登记者得到应有的医疗救治和服务。器官捐献只有在医生明确死亡诊断并按相关程序征求家属意见后实施。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医生不会放弃一丝机会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而且器官捐献的登记信息在不同的部门,医生也不知道病人的选择。

6

器官本身没有任何费用,但是在移植过程会产生相关医疗费用,具体依据是:《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二十一条: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实施人体器官移植手术,除向接受人收取下列费用外,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所移植人体器官的费用:         (一)摘取和植入人体器官的手术费;         (二)保存和运送人体器官的费用;         (三)摘取、植入人体器官所发生的药费、检验费、医用耗材费。其实做这个移植手术的费用也是相当的高的。

7

器官捐献是把具有良好功能的器官完整保存下来治病救人,挽救他人的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其过程对捐献者生前状况、时间和技术有严格要求。         遗体捐献一般是捐献者遗体捐给医疗单位或者医学院校进行科研教学之用,对捐献者生前状况没有要求,时间和技术要求相对宽松。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用途完全不同

8

器官捐献者或其家人不可以指定将器官捐献给某位特定人士。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分配原则,所有捐献器官必须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来分配。

9

可以捐献的器官包括:肾脏、肝脏、心脏、肺脏、胰腺、小肠。          同意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公众可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上选择捐献全部器官或者部分器官。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手术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见证捐献者近亲属再次明确同意捐献的器官;器官获取手术过程中,医生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严格按照捐献者意愿摘取器官。

10

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的个人信息会被严格保护,只有因工作需要并在授权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才能接触到登记者的个人信息。

注意事项

相关信息在中国红十字会管网的中国人体捐献器官中得到更加详细的了解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