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14今日阅读:22今日分享:22

专家建议: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读书?

朋友给我发了一篇孩子的作文,希望我能帮忙登在报纸上,看来,家长对这篇文章还是非常满意+得意的,但我看了,觉得哭笑不得。卓越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供参考.我的课余生活我在课余生活中最爱做的事情是看书。我看过历史书、文学书、科普书,还有许多书。我喜欢所有的书,只要一拿到手,我就会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在家,我是个小书虫,有时候早上起床后,我什么也不干,一直可以看到中午12点,有时候我可以看到晚上12点才睡觉。谁若是抢了我的书,我就和谁急。有一次,我在看书,一个小弟弟把我的书抢走了,为了夺回我的至爱,我三两步上去把小弟弟手中的书一下就夺回来了,最后小弟弟哭得泪流满面。在书里我认识了:孔子、老子,在书里我知道了万有引力是谁发明的;在书里我了解了光速为每秒走18万公里……在书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古语言:“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确不假。我要再看多一点书,让书将我的课余生活变得充实,带我走向我的理想。我与这个孩子的阿姨的对话:朵朵儿:无语!!圆周率:怎么啦?朵朵儿:为教育痛苦,为孩子悲哀!圆周率:为什么?他的这篇作文,老师还给了A+哟,基本上没做任何修改,还表扬他在与小弟抢书这段写得好,当然这篇文章小孩子是已经得到过妈妈的指导了,而且小朋友之前也参加过一些写作学习班的,其实小朋友的妈妈是我的同事,她的学历也不底,而且会买很多书给她的儿子看,也让他上了不少的辅导班,如国学,画画,写字,游泳等,还是很重视小孩子的教育问题的。而且他的儿子的确也很爱看书,科普类,动画类,理财类,阅读面挺广的,至少比一般的小孩子要多不少。朵朵儿:这么多人看过,没有任何人觉得有什么不妥?所以我想哭!!现在家长觉得孩子喜欢看书就好了,但是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先学会做人,读书要学以致用,不然读了做什么?圆周率: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我们已有的观念里面会觉得它应该还是不错的啦。朵朵儿:但是作为三年级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不看到对他的人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跟读了多少书谁更重要?所谓知书达理,知书达礼,读书的目的就是要运用,为读书而读书是没有意义的。圆周率:就这篇作文而言,应该怎样给予指导呢朵朵儿:文章倒是不错,需要指导的是做人,作文先做人。。圆周率:大部分的老师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哟朵朵儿:家长更没有!圆周率:为什么国家**在教育问题上没有这样的意识?教育体制也需要大的改革哟。中国的应试教育一天不改,这种状况很难得到改善。朵朵儿:不要总是拿应试教育做幌子,其实自己的孩子多关注他的人格培养并不困难,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至少能够改变自己。我们现在不要动不动就期望教育制度、教育体系做根本的改变,古代有孟母三迁,孟母没有要求周边环境改变,不是像愚公那样移山,而是用“搬家”来为孩子创造好的环境。我们作为家长至少可以时刻关注着自己的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给他正确的指引。就拿这个孩子来说,首先家长做到以下几点:孩子喜欢看书没有错,至少会比沉迷于电子游戏、电视好多了,但是“喜欢所有的书”,家长就需要引导了,现在是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书中良莠不齐,有很多书、报纸是不看也罢;家长不仅应该引导孩子读好书,还应该引导他认真读书,囫囵吞枣一百本,还不如认真消化一本书。有很多人以博览群书为骄傲,但是浮光掠影,实际什么也没有留下,后文“在书里我了解了光速为每秒走18万公里”就可以看出孩子读书的效果了:随便搜索一下就可以知道,光速每秒是将近30而不是18万公里,(孩子或许看的是粗制滥造的书,或者就是没有用心记错了。)就是记住了这些无意义的数字和信息也实在是没有太大的价值,我们需要的时候可以很轻松地查找出正确的答案。对于“我是个小书虫,有时候早上起床后,我什么也不干,一直可以看到中午12点,有时候我可以看到晚上12点才睡觉。”把孩子培养成“书虫”实在也不是太得意的事情。家长很应该做的是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什么也不干从早看到晚,绝对是不适宜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可以看到“宅男宅女”就是这样养成的。其实除了看书,还有很多的有意义的事情:与家人交流读书的感受,注意休息眼睛,锻炼身体、看一段时间书就运动一下,帮父母做些家务等等。至于与小弟弟抢书的细节,更是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当然不排除小作者编造,但至少说明在孩子的心目中,读书的快乐是可以建立在给别人(弱小者)造成痛苦的基础上的----“小弟弟哭得泪流满面”。所有的人都觉得为孩子抢回了“爱书”而高兴的时候,我们是否该为重物轻人而痛心疾首,泪流满面呢?第四段列举了几个方面的知识作为孩子读书的论据,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更多的问题,认识了“老子、孔子”,但是没有学到儒家的“人伦、礼节”;知道了万有引力的发明者,光速(数据还是错误的)小家伙总结道:我学到了知识。其实这些都只是知识的第一个层次——信息。但掌握信息并非目的,而是为了变为自己的活知识,否则顶多是个“知道分子”,只是将信息装入自己脑袋这个书橱。三年级的孩子知道用典很棒,应该表扬,但家长需要就“书中自有黄金屋”做一个说明,不要让孩子把读书当成功利的事,而是告诉他读书是建造精神家园的一个途径。每一个家长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我们只有一个、两个孩子,在他们的成长中给与对身心健康的关注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看到孩子做出这些行为的时候,我们家长就应该及时纠正和引导,至少在看到这篇文章可以跟孩子好好沟通和交流。并不是给孩子买了很多书,送孩子读了很多课后班就是关注教育,教育是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渗透的。至于老师也有责任,看到这样的文章,至少应该与孩子和家长交流,提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以致用,知书达理。至于老师还夸奖抢书的细节写得好,这位老师的意识应该也是有问题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是职责,老师或许只记得教书,忘记育人了。或许有人会说,抓住这么小的孩子的一篇作文穷追猛打是否小题大做?但我觉得,从这样一篇文章中我看到我们教育观念中的很多误区,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问过自己读书、受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要学习各种科目?为什么要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如国学,画画,写字,游泳等?为什么参加考试,和同学比得分高低?或许有人会说是当今的教育体制,我们必须要通过竞争来得到优质资源,读书受教育只是为了通过一项又一项的考试,最后得到一份好的工作,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难道我们读书受教育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有些人饱读诗书,但终其一生,一无所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就失去了读书重点,让知识活起来,在知识中吸收有益的营养,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培养各种能力,去滋养我们的生命。比只是积累大量的信息、准备考试、精通数学、物理或其他科目要重要多了。如果我们继续等待教育制度的改革,那么就要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在错误观念的纠缠下痛苦地成长。应该有更多的人做起来、动起来,从自己的孩子开始,从身边的每一个人开始,从改变自己开始!!不要等待,不要把责任都推给教育制度!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