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25今日阅读:61今日分享:18

中药如何制成片剂

中药片剂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的提炼物与适宜辅料压制而成的片状型剂。可供内服和外用。
工具/原料

原药材、磨粉机、压片机

方法/步骤
1

1、中草药原料的预处理 (1)用原药材粉末制片的需先磨成细粉(过100 目筛)并经清洁或灭菌处理。 (2)含淀粉较多和用量极少的药材、矿物药,可磨成细粉后加入稠浸膏备用。 (3)含醇溶性成分(生物碱、甙等)则先用渗漉法或浸渍法提取后浓缩成调浸膏,而大部分中草药适于用水煎法浓缩成膏后再调剂。 (4)含有挥发性成分的,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性成分,其残渣必要时可取煎液浓缩成稠浸育或干浸膏后备用。

2

中草药湿颗粒的制作  (1)全粉末(细粉)制粒法,因植物性粉末能吸收多量润湿剂,粘合剂适用较低浓度,常用的有5-10%淀粉浆。但药材中含挥发油、脂肪油或含矿物质较多时,其粘性差,可改用粘合力较强的糖浆(10-15%)或明胶浆(5-10%),或三者混合使用。 (2)浸膏与药材细粉混合制粒法,中药粉过100-120目筛,浸膏起粘合剂作用,细粉大部分具有崩解剂作用,并节约辅料。细粉加入量常为处方量的10-30%。 (3)全浸膏制粒法,将干浸膏粗磨成24-40目大小的颗粒,必要时加入其它辅料即可压片。或将干浸膏磨成细粉,过80-100目筛,必要时加入挥发油或化学药物及辅料,制成软料,过筛制粒,加适量润滑剂或崩解剂等,混匀后压片。 (4)液体加吸收剂制粒法,某些液体中药如胆汁和挥发油类,可采用吸收剂(白陶土等)将其吸收,干燥后粉碎为适宜颗粒后供制片用。

3

湿颗粒的干燥 湿颗粒的干燥温度一般为60-680C,温度过高,可使颗粒中含有的淀粉糊化,降低片剂的崩解度,并可使含浸膏的颗粒软化或结块。含芳香性挥发油以及含成成分的颗粒,应在600C以下干燥,以免有效成分散失。颗粒干燥程度一般控制含水量为3-5%。 整粒 中药干颗粒要比化学药品的颗粒细些,一般用14-24 目筛。全浸育的颗粒较硬时,可用40 目筛,且能通过90 目筛的细粒不宜超过50%。因细粉过多,压片时易产生裂片现象。 压片 压制中草药片时压片机的压力要求大些。片剂的崩解度或溶解时间也稍长,但不得超过1小时,并在空气中放置1 小时后不应有引湿或松散现象。解决含浸育片剂引湿问题可在干浸膏中加辅料(淀粉、氢氧化铝凝胶)或药材细粉,或将5-15%的玉米朊乙醇混匀于浸膏颗粒中,再行压片。片剂过硬时,可减少浸膏量或增加细粉和崩解剂以克服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