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52今日阅读:82今日分享:48

硕士研究生入学准备

一些学弟学妹曾经问我:“我害怕入学后跟不上,想在假期的时候提前准备。我应该看那些书或是做点什么?”在此,说说我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
方法/步骤
1

厘清读研目的比选择开始更重要读研目的与个人的人生目标(再具体一步是职业规划)是分不开的。在人工智能日益发展的今天,许多职业在未来20年内都将被取代。入学初(或者更早)思考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定位,以及厘清所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及技能很重要。个人认为,无论未来是毕业后进企业、进公务员系统、事业编系统,亦或是继续深造出国读博等,思维的培养/习惯的养成/眼界的拓展都十分重要。

2

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尽可能地将资源最大化。就业or读博,常常是研究生面临的选择。如果并没有思考好自己该怎样选择,不妨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关注以下几点:1.选取未来做研究的学科视角,这关系到未来你的思考方式的培养以及读书的主干;2.语言的持续输入与输出——许多英文文献需要学习,国际会议的报告也需要用英语表达,未来如果有继续深造的同学,英语写作与雅思托福等考试等的重要性不必多说。3.提高问题意识、学理意识以及方法意识。通过研讨/听讲座/读书等多种方式,学会提问,虽然这对于部分同学来说并不容易。但从论文选题到发表观点,其出发点都是源于研究问题;关于自己的专业以及学科视角的理解和学习会使研究更为严谨,学理意识强,研究的逻辑性可靠性会更好一些。方法意识,纯粹的思辨无益于科学研究的进行。学会选取合适的方法并掌握研究工具的使用方法会增强研究的可信性。常用的量化研究的工具——SPSS,质性研究工具——Nvivo,以及其他的一些文献管理工具,数据库的搜索方式,普通搜索引擎的运用等,要重视。在逐渐接触与学习的过程中考察自己对学术的兴趣以及自己的人生定位,这个过程最好在研一的时候完成。虽然说任何时候都不晚,但如果能够尽早地确定目标,接下来的行动的指向性就会更明确,实现个人理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如果再考察后决定继续发展,那么希望重视起学术伦理与诚信,因为你每发表的观点与论文都将会成为未来使你成就飞翔的羽翼,但也可能成为永远的“黑历史”。而如果考察后觉得自己更希望就业,那么就多去图书馆并增加实习经验。图书馆的资源在毕业后不会像在学校一样免费,视听说内容尽可能地积累,尤其是你自己读书的主干与职场提升的内容。实习经验不仅可以完善简历,更可以让你知道“我的优点和不足是什么”。

3

拟定所要培养的习惯硕士研究生这几年是培养习惯的好时间。在入学初,尝试拟定自己想要养成的习惯,读书/写作/锻炼/早起……无论是什么都可以。自律的生活会使人更乐于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有益于社交质量。可以利用打卡,记手帐和笔记等多种方式,来辅助自己,只要是你认为是有效的方式都可以。

注意事项

每个人的目标不同,适合自己才有热情坚持。本文所分享的仅为个人所认同的内容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