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15今日阅读:6今日分享:31

同学的负面评价让我失去了自信心

杨老师:您好!我今年22岁,我看完了您的博文,我觉的我就是一自卑的人,做事情优柔寡断的。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开始用一种“旁观者”的眼睛看自己的行为表现,每次做一件事都用这个眼睛看,做对了还好,错了就开始贬低自己。这两年我也看了一些书,我想这可能就是我的家庭模式中的父亲,在我小时侯父亲就是一个严父,我从不敢越“雷池”半步,怕他打我,母亲也是一个自卑的人,也不怎么会表达情感,不爱和我交流,他们和我说的最多的就是让我好好争气。我发现我自己喜欢和人家比,都有点不自量力的比,所以我很敏感,这几年在大学里看了不少书,发现自己对书还是蛮感兴趣的,也开始喜欢和同学们发表发表观点,觉得好像慢慢自信了点,每次有什么不愉快,心情比较烦躁,都能从书中平静下来,感觉特幸福。但是现在一点也不喜欢看书了,原因是这样的,有次和两个同学一起交流观点,有一女的,当时的情况是我表达没有那男的好,然后那女的就这样评价了我。说实在的,我本来就知道自己在表达方面不行,她这么一说我就越想证明自己,我想改变她对我的看法,结果我觉得她没有改变,这也就算了。我也不是真那么特别小气的人(理智分析后)郁闷两天也就没有什么了,可有一天我看一本书上面的观点,而这正是那天我被两同学反驳的观点,我就感觉很烦,就不想看了,这也没什么。又过了几天,刚好那几天考完试有点担心考不好,就拿起这本书,翻了几页,开始不对劲了,烦的不得了(以前看书都会又幸福的感觉的),然后我开始瞎想了。我看其他书是不是也不再有幸福感觉了,于是就换其他的书看,果然是的(我知道这很傻),注意力不能集中,这下完了。我发现很多本来生活中的爱好和兴趣一下子就丧失了,认识问题的思考也受到冲击,不想发表任何观点了,连废话都不想说了(我推断这是我的这些兴趣是由这两年看书培养起来的)。我现在很难受,就连打游戏也没兴趣了,生活一下子就没了方寸。朋友们说跟我在一起就感觉我像是没魂的人,我知道我走出来就必须建立某些其他的自信,因为我的自信方面太少了。可是现在我一有自己的观点,我就烦,好像就被联系到以前观点被反驳的那种状态,就连那引以为豪想弄清事物本质的好奇心也没有了,生活一团糟,天天呆在床上不想做任何事。这两天胃好像也出问题了,我知道是我的思维方式出偏差了,恳请老师指导指导我,我不知道怎么活了。这位同学:您好!人生来就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遗传特质和“灵魂”。独一无二的遗传特质是因为人的个体的形成是由带着不同信息的数十亿个精子通过自由竞争与独特卵子组合的结果,这一特殊的组合规定了心灵与思想(即“灵魂”)独特性的发展趋势,再加上生活环境层次、社会文化情景层次和个人发展的实际条件的独特影响,我们具有了不同于别人的独一无二性。你想一想你自己的一切是不是独一无二的呢?我想一定是!这是因为你就是你而不是我,你就是你而不是他。你既然具有独一无二的遗传特质和“灵魂”,也具有着独一无二的生活、文化和成长的熏陶,那么是不是就决定了你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发展趋势呢?当然这个答案也是肯定的。既然你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发展趋势,那么你是不是需要自然而然顺心随性的让自己走向属于自己的独特发展趋势的成长之路呢?这显然也是肯定的。既然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迫自己让所有的人认可或认同自己的观点呢?前面我说了:我们每个人的遗传特质、灵魂的追求,以及成长的环境都是独特的,这就造就了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态度、观点、看问题的角度、为人处事的行为方式等等,这就是说你表达是以你自己认为合情合理的方式表达的,对方表达也是他以自己认为合情合理的方式表达的,第三方的评价也是以她自己独特的态度、观点、看问题的角度来呈现的。表达的好与不好在于我们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如果我们们认为自己的表达传达了自己独特的态度和观点,同时也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那么我们就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怎么想。这是因为别人所站的角度可能与你不同,也可能是别人对你或他人有了某种定势的看法,所以保持独特的自己才是最关键的。除了我上面所说的你在“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态度、观点、看问题的角度、为人处事的行为方式等等”没有具体而辩证的看待之外,还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①是把别人太当一回事了,也就是认为别人说什么都是正确的,以至于那个女孩子说了你的表达不好时,你就确信她说的是正确的,同时也把她看作了评判的裁判官,这显而易见是不可取的。②是你把自己太不当一回事儿了,也就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其实任何问题或观点都有三百六十个角度,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我们看问题要学会保持和发扬自己独特的看问题的方式,如果人云亦云,抱着书本上的观点不放,那么就意味着失去自我。③是你过分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称赞。我们知道,在学术上有的时候不一定能引起别人的共鸣,有的时候也可能是否定乃至批判的,如果我们太在乎、太看重别人的认可和称赞,那么我们们不仅会失去自我的独特性,而且还会被恐惧抑制勇敢,失败吞噬成功。针对以上三种情况,首先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态度、观点、看问题的角度、为人处事的行为方式”的内涵,这就是说我就是我不是别人,我在这个世界之上独一无二的,所以我的态度、观点、看问题的角度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坚持自己的观点、看问题的角度也等于在成就独特的我自己。其次,不要过高估价对方,认为自己不如他,甚至一无是处,应当多想一想自己的长处。你这几年在大学里看了不少书,这就说明你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底蕴在不断的提升,你的同学则是拿着世俗的或别人的观点来反驳你,从某种意义上是在迎合世俗乃至懒于动脑的人,索然在表面上你输给了世俗乃至懒于动脑的人,而实际上你却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底蕴,当你这样去想的时候,你的自信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你的身上。再次,不要关注别人的赞许。当你渴望的赞许未能如愿以偿的获得时,会使你十分沮丧和痛苦,产生自我挫败,自信心受到伤害。赞许毕竟不是人类必备的需要,过多的追求赞许,会使你花费大量的精力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怎么去迎合别人的口味,使你不能让自己形成独特的自己。因此在任何时候你不必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要追求尽善尽美。最后,停止对自己的不满和批判。也就是无论自己觉得做了多少不合适的事或说了多少不合适的话,以及有多少不足,从现在起立即停止对自己的挑剔和责备,要学习站在真实自我的一边,来维护自己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有一句恰当的话就是:我就是我自己,现在我的方式就是我生命和灵魂独特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学习做真实的自我的朋友,站在真实的自我一边,接受自己目前所有的一切,不论我的优点还是缺点,它们都是我独特身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你改变了以前对自己的评价体系,让自己以朋友的角度来关心自己,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来抚慰自己心灵的创伤,慢慢的你对自己的自我谴责、自我愤恨就会逐渐减轻和消失,取而带之的就会是当自己表现不好或自己处于困境的时候,你就会心平气和的对自己说:我尽力了,结果虽然和我的想象有距离,但是我肯努力就是一种进步。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你还不太相信这样会改变你自己,在你慢慢而逐渐的体验过程中你就会发现自己改变了,如果你能把这种情形坚持下去,你就会自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以上仅是本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合适与否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