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04今日阅读:11今日分享:15

心理疾病容易盯上哪些人

心理疾病,是一种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长期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使人产生精神病变。有资料显示,在当代社会各个年龄阶层的人群中,约有8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人格缺陷或习惯性不良行为。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生,不仅仅会严重制约到当事人的正常工作生活,更是对与其相关联的家庭、单位、社会系统带来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心理疾病就像感冒病毒一样让人不易觉察地潜藏在你我身边,关注自身与他人的心理精神健康也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正确的认识、预防、治疗它,才是科学明智的态度。
心理疾病的易感人群
1

都市白领随着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急剧加快,都市精英白领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下,精神状态高度紧张,又难以得到及时的调节,容易使其身心过度疲劳,导致焦虑、抑郁、易怒等情绪方面的心理问题。

2

企业老板这类人群大多具有自我要求高、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格特点,为了追求事业的不断发展,常常在工作上对自己有着近乎苛刻的压力和要求。一旦不能自我满意,就会陷入心理失衡的状态。如若遭遇事业上的大起大落,又无法有效的进行自我调适,严重的挫败心理就极易诱发精神障碍。

3

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其实也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懂得多问题也就多,而且长期和精神病人进行接触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心理医生的工作也非常的繁忙,很少有可以放松的机会,精神病人的怪异举动会让心理医生的神经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当中,产生心理疾病就也不例外了,不过心理医生更多情况下可以自我治疗,情况会好一些。

4

有家族遗传史如果家庭中两系三代成员中有神经衰弱者,其血缘关系越近就越易患此病。这里说到的遗传,并不是说神经衰弱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而是指易患其病的人的心理特征可以遗传。

5

学生面对着沉重繁杂的学习任务,承载着家庭学校的殷切期盼,身处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使绝大多数在校学生肩负着重大的心理压力。在学习生活中,稍有不慎遭受过度的其他压力,极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侵袭。

6

营业员服务行业一直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特别是服务员营业员这种服务行业比较底层的工作岗位,全身心的投入,面带微笑,不能发火,不能多话,工作时高度的神经紧张是诱发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而且因为工作的薪酬问题也容易使自己的心理产生扭曲,对这个世界产生一些不太好的想法。

7

家庭主妇家庭主妇因为在家里缺少和外界的交流容易产生精神方面的问题,沟通非常的重要,而且一般家庭主妇需要完成繁重的家务,这跟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有冲突,而且小孩子很调皮,这也是让家庭主妇成为心理疾病高发的因素之一。

8

中青年人近年来,离婚率不断攀升,离婚后的受损方(尤其是女性),往往难以承受婚姻不幸的巨大打击,从而形成心理上的极大伤害。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不良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宣泄,寻求不到足够的心理支持,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9

独生子女长期处在家庭中心的独生子女,容易养成任性、自私、受挫力弱的性格特点,再加之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极易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适应性问题。

10

空巢老人尽管现今大部分的老年人在物质生存方面有着基本的保障,但却因为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精神生活难以得到应有的关怀。老年人缺乏足够的关爱已经成为诱发老年人心理疾病的一大重要因素。

11

家庭不良因素家庭不良因素,如:从小在缺乏爱的家庭中长大,就容易缺乏安全感,有些单亲孩子缺少一方亲人的爱而容易导致此类病。

12

弱势人群长时间处在不如意的社会境地,会强化个体的自卑心理。由于对社会的无法适应,导致严重的心理失衡以及对未来的无望感。如若不及时加以调整、疏导,可能会出现自暴自弃或报复社会的极端心理。

心理疾病的早期表现
1

强迫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强迫现象都与强迫症有关联。有些强迫现象是完美主义倾向个性特点的表现,偶尔的强迫行为和心理是正常的,不必产生过分的担忧。但是频繁的严重影响到个人正常生活的强迫现象就值得我们注意了。

2

焦虑情绪焦虑是一种对未知结果的紧张情绪。正常的焦虑情绪通常都是具有明确现实原因的(如工作变动、考试临近),会随着事情的解决而逐步消逝。如果长时间处于莫名的焦虑状态就有可能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前兆了。

3

抑郁情绪我们常常会因为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而感到抑郁,这些都属于正常的抑郁情绪。当出现长时间的抑郁情绪,同时伴有身心疲惫、兴趣缺失、饮食睡眠不佳等现象时,就可能演变为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了。

4

恐惧情绪恐惧是一种对特定对象的紧张情绪。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害怕的东西,这是属于正常的状态。如果突然对我们原本不恐惧的东西产生恐惧情绪,或者恐惧情绪强烈到持续不可抑制的地步,就可以存在恐惧症倾向了。

5

歇斯底里当我们遇到突然巨大的外界刺激时,会出现的一种过度情绪反应,多见于胆小的妇女和儿童。如果短时间内经常反复出现对外界事件的过度反应,就是一种非正常的表现了。

6

疑病当身体有不适感时,会怀疑自己患有严重的身体疾病,甚至在医院进行了反复检查没有问题之后,仍然无法消除疑虑,就可能是疑病症的征兆了。

7

幻觉幻觉是精神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当我们坚信自己听到了或看到了某种不可能听到或看到的内容时,同时出现的频率有增无减,就需要引起我们的严重注意了。

8

妄想妄想也是精神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比如当我们听到一群人在背后谈笑风生时,坚定的认为他们在嘲讽自己。如果有类似情况出现,就需要寻求精神科医师的专业诊断了。

心理疾病自我调适方法
1

运动从生理上讲,人的所有情绪体验都源自于大脑内部相应神经递质的分泌与传输。而充足的运动可以有效加速身体的自然代谢,使一些引发不良情绪的分泌物质尽快消耗,从而达到心理调适的目标。

2

焦点转移尝试着从不良的影响事件中短暂的脱离出来,重新布置和装饰家庭环境、外出旅行、加入某个社交团体、学习一门新的技能等等。

3

倾诉宣泄不良的情绪就像身体的毒素一样,需要被逐步排出,才会让我们重新恢复健康状态。所以,当我们难受时,千万不要指望一个人憋着可以憋走这些坏情绪,它只会日积月累地沉积在身体里,学会打开自己的心门,向知心的亲友倾诉宣泄。

4

自我放松身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着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机制。当我们长时间处在精神紧张的状态时,我们的身体也会变得紧张。学会用一些方式方法(比如瑜伽、静坐、冥想、自我催眠等等)放松我们的身体,心理也会慢慢舒缓下来。

5

改变认知一件事情带给我们的情绪反应,取决于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认识和看法。当我们能够自如地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和理解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带给我们的情绪体验也会发生变化。

6

要有良好的情趣。枯燥单调的生活,会给人带来消极、恶劣的心理状态,使人抑郁孤独和忧愁。爱好和情趣,是生活的调味剂。情趣也是友谊的媒介,它有助于人们的交往和情感的交流,从而使人心情愉快,精神焕发。情趣,是延年益寿的良方。人到了老年,更需要生活的情趣。老年人往往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觉,孤独、无聊的心境油然而生。所以,老年人经常在一起活动,多一点生活情趣,就会乐以忘忧。

7

正确对待挫折。人生在世,遇到挫折是难免的。面对挫折,我们要有勇气和信心去战胜它。要象鲁迅说的那样,“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在挫折面前,应进行冷静的分析,审慎的考虑,用理智来控制因挫折带来的恶劣情绪。要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树立起前进的信心。

8

培养环境适应能力。在恶劣的环境中,一些人感到窒闷厌烦、心情压抑、情绪紧张,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损害心身健康。我们要善于发掘周围环境的有利因素;善于把不利条件化为有利条件;对环境条件的变化能做出灵敏的适应性反应,这会减小心理压力,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9

坚定生活信念。人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追求。只要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并且执著地去追求。目标是能够达到的。但不要把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定得过高,要知道客观事物不都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有这样一种性格,虽经人间忧患,但生活信念和追求始终不能丧失。我们不轻易忘掉过去,但更愿面向今天和未来。

10

心胸要宽广,学会适应。对别人以及对自己的行为不要过于苛求,区区小事不足挂齿。不要斤斤计较。要善于容忍、体谅。既能体谅别人。也能体谅自己。容忍别人的缺点、毛病;接纳他人的优点、长处,与人和睦相处,会得到友谊,心境自然平静。

注意事项
1

为了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加快康复,新鲜蔬菜和水果能对补充体力及强化免疫力给予所需的营养。

2

患者尽量多休息以及减少压力。因本病是自限性疾病,大多患者靠自身免疫力不用任何治疗而康复。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