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1今日阅读:75今日分享:44

Intel黑科技?英特尔535 系列SATA-3深度测评

市场进入蓝海之时,intel以高高在上的价格以及企业级ssd那惊人的性能而为人称道。尽管intel也有下探消费级产品的型号——例如之前的710、520、530等,但intel的高品质仍然为人津津乐道。
工具/原料

英特尔535 系列SATA-3固体硬盘

性能
1

我们的测试机器为:Cpu:intel core i7 5930k主板:微星x99 sli-plus内存:ddr4 2666 4G*4显卡:影驰GTX980 GAMER硬盘:浦科特 M6G 128G电源:海盗船RM1000测试程序:ASSSD benchmarkIO METERCrystal diskinfoCrystal diskmark

2

首先是空盘状态下的测试数据:

3

ASSSD中,空盘的数据下,读速度为456MB/s,写速度为约213MB/s,4kB小文件读写处于中等水平,但是读相对较慢,不过还是可以一看。到达时间给了我们第一个暗示,因为其数值并不是处于很高的水准。

4

IOPS最高为64队列深度下的51500IOPS左右,发生在写入操作上。并且读取不如写入。如果各位有印象的话,这个数据大家似乎应该是有印象吧。

5

我们来看一下压缩曲线,这个曲线给我们一个很强烈的提示。

6

读取曲线上,读曲线为比较平衡的约在460-480MB/s的形态,而写入曲线是从0压缩的200MB/s提升到100%压缩的约400MB/s,并且当中每1/8左右压缩率就会遭遇一次降速——我们对比一下其他SF2281中控固态硬盘的压缩曲线:

7

两者的形态非常接近,看来intel的这颗中控相当有可能是SF2281的贴牌。

8

我们再来看一下SMART中的信息:

9

SF的特征再次出现了,固态硬盘数据写入量,以及固态硬盘主控写入量(F1、F2、F9这三位就是)。由于SF特殊的压缩数据写入策略的存在,会有两个表示固态硬盘寿命的指标,且两者并不相同。至此,我们基本可以判定这颗中控的来历了。

10

CDI下的成绩基本和ASSSD是一致的。

11

我们后面将使用IOmeter来对intel 535进行测试,虽然我们已经知道这颗中控是SF2281修改而来,然而它的持续耗写的功力我们还是有待挖掘。首先是4kB在各个队列深度下的读取成绩:随着队列深度的增加,性能在逐渐提升。不过16深度以后,提升就不显著了。

12

持续读写测试的IOmeter设置如下:写入文件大小:4kB写入时间:4小时持续写入写入分区大小:约100GB,占据90%以上磁盘空间读写比例:66/33写入数据类型:100%全随机4小时过后的数据大致如下:

13

其变化相对来说很平稳,相当不明显。也许是intel重新写了中控的固件,和大部分中控会从最高约6000-7000下降到3500甚至更低有所不同,整个过程中,其变化值大约只从4800变化到4600左右,甚至可以说没有变化。Intel应该是在这个中控中加入了更多的企业级固态硬盘特性。

14

写4小时之后,主机数据填入量F1在17TB左右,已经相当于通常大约一年多的数据写入量了。此时我们认为固态硬盘已经进入了稳定态。在稳定态下,我们再对此硬盘进行一次asssd的测试:

15

读取性能并没有太大变化,而写入性能大幅度下降。

16

体现在iops上也是在读取上有大幅度的下降。

17

读写曲线的变化更为显著。当进入稳定态后,我们重新测试一下4KB中的读取。

18

从读取的曲线来看,稳定态对它几乎不产生影响。而之前的ASSSD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ASSSD当中,4kB的读取性能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4723-4668),而写入性能降得较快,体现出十足的企业级硬盘特性。但由于QD4之后的测试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我们暂时就不将QD4之后的分数计入。

总结

优势:Intel的品牌号召力经过修改固件的SF中控,极强的几乎不衰减的读取性能相对合理的价格不足:比较弱的写入性能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