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28今日阅读:82今日分享:48

军训体验与收获

军训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夏令营里是几十个孩子聚在一起,同吃同住,真诚互动,这无疑是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最佳场所。军训活动的特点是一种体验,它使学生溶入到社会的大课堂。夏令营活动中安排了众多的校外体验活动。
训练手段
1

改进和丰富训练内容:重视研究现代战争的经验,不断改进和丰富军事训练内容。军事理论是随着战争实践而不断发展的,许多国家的军队都注意结合现代条件下作战的新特点探讨新的军事理论,并通过训练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军事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发生了第四次中东战争、伊朗和伊拉克战争、英国和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以色列军队入侵黎巴嫩的战争等。军事训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意吸取世界上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吸取别国军队的有益经验,改革军队训练。这些战争的经验教训,已为许多国家军队在组织训练和军事学术研究时借鉴。

2

注重政治素质和体质训练:军事技术的进步,战斗的紧张激烈程度,深刻影响到军队生活和战斗活动的一切方面。因此,许多国家的军队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官兵的精神政治素质训练和体质锻炼,培养军人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3

采用现代化训练场地和设施:随着作战行动范围的扩大和技术兵器性能的改进,训练对场地和设施的依赖性增大。美国、苏联、联邦德国等国军队专门设立了大型训练中心,特种作战试验中心,电子战教练场和山地、丛林地、沙漠地、严寒地区训练基地,组织部队在近似实战条件下进行训练。美军的训练基地,多是部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结合的综合性基地。

4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教学手段:许多国家都重视把激光、无线电遥控和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应用于军事训练,使教学手段现代化。尤其是自动化指挥(见军队指挥自动化)、司令部作业、战斗行动和技术兵器操作,广泛采用模拟训练,提高了训练效果。

5

预备役训练:成为储备兵员的重要措施。现代战争需要庞大数量的兵员,许多国家把预备役训练放到重要地位,通过多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预备役人员进行训练,使其掌握军事知识和作战技能,成为战时动员和快速扩编的基础。

意义
1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观念 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于整个大学生军训的主旋律,更是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宗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是我军的光荣使命。广大官兵怀着对祖国一草一木和每寸山河神圣的至高无上的爱,始终站在维护祖国尊严的最前沿,这支队伍本来就是一部内容丰富、生动感人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高校青年大学生融入军营,参加军训,在军队封闭的管理、开放的教育、软功硬做的氛围中,与有着强烈的爱国之情的广大官兵朝夕相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的国防观念在军训这一特殊氛围中得到提高和升华。

2

培养良好意志品质  实践证明,军训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极好形式。军训培养和磨炼了大学生果断、勇敢、顽强、自制和坚韧不拔的优良意志品质。这种意志品质不但能有效地克服大学四年中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难题,激励青年大学生在奋发、成才之路上努力攀登,而且为他们踏上工作岗位、走上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今天这种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健全的意志品质成为他们正确把握人生航向,迎着狂风巨浪向理想目标迈进的必要条件。

3

塑造集体主义精神  用大学生们的话来说,那就是“军训,是集体主义精神的熔炉”。军训有着最集中、最统一、最紧张、最严格的集体活动。在这些集体活动中,每一个大学生都变成了普通一兵,过战士生活,接受组织的指令,接受各级领导的管教,受各种纪律的约束,按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受艰苦生活锤炼。每个学生生活在这种优良的集体中,使之相信组织,依靠集体,关心集体,维护集体,不断克服不良行为和习惯,不断克服个人主义,不断塑造集体主义思想。同时,把这种精神带到了军训后的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了军训的成果,推动了良好校风、系风、班风建设,促进了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弘扬和光大。

4

有利于专业学习  军训以其特有的方式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主要作用有:军训培养了青年大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自觉意识,军训时间虽短,但经过刻苦训练,身体素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身体强壮了,精力充沛了,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紧张有序的军训生活节奏使大学生学会了科学利用时间。军人的铁的纪律和挤时间的“钉子精神”,使大学生们受到启发,从“时间就是胜利”的至理名言中,找到了成功的秘决——科学地利用时间搞好专业学习;军训调动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当问到军训的最大收获时,许多大学生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军训使他们获得了攀登书山、博击学海的勇气和毅力。他们在军训中得到了启迪:明知学海无涯,偏要竟舟苦渡;明知书山险峻,总要奋力攀登。与惊涛博击,与激流抗争,历尽艰险,矢志不移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