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87今日阅读:6今日分享:31

番茄还没熟,脐部就烂了咋回事?

番茄脐腐病的防治
表现症状如图
1

最初表现为脐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后逐渐扩大,致使果实顶部凹陷、但不破损,表皮完整。

2

发病的果实多发生在第1、2穗果实上,这些果实往往长不大,发硬,提早变红。

3

该病一般发生在果实长至核桃大时,病斑发生在果实顶端的脐部。

4

病斑初为水浸状暗绿色,不久变为暗褐或黑色的直径1-2厘米或更大的坏死斑。

原因分析
1

高温所致高温引起叶片蒸腾作用增大,使得大量钙进入叶片,而高温又加速果实膨大,运入果实的钙相对减少,故易引起脐腐病。 气温高,土壤干湿不匀,水分供应不协调,影响植株对养分的正常吸收,最终导致植株体内缺钙,无法供果实生长发育, 发生脐腐病。

2

干旱所致钙的吸收是被动吸收,植株吸钙量与吸水量是呈正相关的,基质缺乏水分,植株吸水减少,则吸钙量也相应减少。 水分供应失调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根部缺水,不能满足叶片大量蒸腾的需要,以致叶部细胞渗透压比果实细胞渗透压高1-2个大气压,本应输送到幼果的水分被叶片吸取,果实突然大量失水,引起果肉组织坏死,形成脐腐果。

3

高盐度引发总盐浓度过高会妨碍对钙的吸收。随着电导率的升高,脐腐病发生率也升高。不同品种对高盐度的敏感性不同。 土壤过黏,碱性过大,导致根系发育不良,造成脐腐病发生。施用未腐熟的肥料,或施肥过多引起烧根,影响水分正常供应吸收,也促使发病。田间管理不善,耕深不够,松土层过浅,土壤板结,根系难以伸展,影响吸收水分;中耕不及时,高温,大风天打权整枝,伤流过多引起生理缺水发病。

4

低温影响根系温度太低,代谢缓慢,影响水分和钙的吸收,从而引发其病。

5

钾、镁、铵供给量太大元素之间有相互竞争关系,土壤中钾离子、镁离子、铵离子含量太高,导致根系发育不良 ,将影响钙的吸收。连年种植番茄,土壤中番茄所需营养相对减少,尤其是植株吸收的钙离子低于临界值。

6

供钙量太少近几年来种菜施用的有机肥越来越少,相对而言,化肥施入的越来越多,如:碳铵、尿素和磷酸铵类等,土壤溶液中的钙离子容易与碳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发生反应,结合成难溶于水的碳酸盐及磷酸盐,尽管钙元素不缺,却难以被植株吸收利用。土壤或水培营养液中钙浓度低于100ppm时,就会出现大量脐腐病果。因此钙浓度不能低于100ppm。铵态氮肥施用过多,土壤溶液中铵离子浓度偏高,直接影响植株根系对钙离子的吸收。

7

低PH值的影响PH值过低,则影响钙的吸收,在PH值为5.6-8的条件下,钙的有效性含量随PH值升高而增高。

8

高湿所致钙的被动吸收有赖于叶片的蒸腾作用。湿度过大,蒸腾作用就越小,植株吸钙量也就随之减少。 前期灌水过多,后期缺水,植株骤然受旱的情况下容易发病。用生长刺激素2,4-D或番茄灵处理的番茄以及用营养液栽培的番茄都易发病。

防治措施
1

叶面补钙:番茄着果后1个月内是吸收钙的关键时期。可喷洒糖醇钙、1%的过磷酸钙,或0.5%硝酸钙溶液或0.5%氯化钙等从初花期开始,隔10~15天1次,连续喷洒2~3次。

2

增施生物有机肥:既可改善土壤结构,为根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提高其吸收能力。又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群体数量,加快难溶性钙盐及其它养分的分解,提高土壤溶液中养分含量。

3

减施化肥:尤其是减施或停施含有磷酸根、碳酸根一类的化肥,改施普钙或钙镁磷肥,降低钙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结合的机率,同时还能为植株生长发育提供必需的其它养分。

4

科学追施铵态氮肥:采用少量多餐的铵态氮肥追施方法,可降低土壤溶液中铵离子浓度,提高根系吸收钙离子能力。

5

均匀供水:生长期间,遇高温干旱需遮阳降温,小水勤浇;遇涝排除田间积水。土壤水分既不能缺少又不能过多,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注意事项

使用钙时,不可与含硫的农药及磷酸盐(如磷酸二氢钾)混用,以免产生沉淀。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