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53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猪口蹄疫的症状和防疫治疗措施

口蹄疫是由病毒引起的危害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疾病。o型口蹄疫病毒主要引起猪口蹄疫,其主要表现为短暂发热,口、蹄等处粘膜、皮肤发水疱和溃疡。  1、 主要症状  猪口蹄疫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猪的水疱液,痂皮及淋巴液中,本病传播快、发病率高、致死率低。病猪发病初期体温至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下降,1-2天后体温正常,口腔、嘴唇、蹄冠、蹄踵、趾间隙、副蹄部位出现水疱、破溃、糜烂、溃疡。  2、 防治措施  平时做好防疫工作,注射疫苗。在发生疫病地区,尽快诊断封锁疫区,严格消毒,扑杀病猪和同群猪。
方法/步骤
1

症状:病猪以蹄部水疱为特征,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猪跛行,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严重的会出现死亡现象。针对猪口蹄疫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

2

本病的特征性症状在蹄冠、蹄叉、鼻镜、母猪乳头出现水泡,水泡内充满灰白色或淡黄色液体,初期水泡仅米粒至绿豆大,后融合于一起达蚕豆至核桃样大,12天后水泡破裂、溃烂或结痂,有的蹄壳脱落,35天后逐渐康复。病初体温40-41℃,减食、出现跛行。

3

3.剖检可见病变: 剖检可见病变主要在心脏,心包膜有出血斑点,心包积液,心肌切面可见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此外也可出现胃肠粘膜出血性炎症。

4

猪口蹄疫的治疗方法  1、发现猪口蹄疫症状后,立即清除圈内的垫草,严格消毒,换上厚厚的,切短的垫草或垫上清洁不带细菌的新鲜土层。  2、发现仔猪患口蹄疫,初期可用高免血治疗,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毫升,肌注或皮下注射。  3、对病猪口腔用食醋或0.1%高锰酸钾冲洗.糜烂面上可涂以1%~2%的碘酊甘油合剂。蹄部可用3%来苏儿冲洗,擦干后涂上鱼石脂软膏或氧化锌鱼肝油软膏。

5

局部性反应,生猪贪睡、高热、不食,同时注射部往往出现肿胀、热痛,以上症状一般情况下可自愈。全身性过敏反应多在注射疫苗后5分钟内出现。主要表现全身出汗、肌肉震颤、体温升高,白毛猪可看出皮肤明显充血发红,呼吸急促,口中流涎,结膜潮红,呆立不动,运动时步态不稳,视力障碍。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肌注0.1%肾上腺素液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剂量应视生猪体重而定。一般经过10-20分钟可缓解症状,1-2天连续用药,即可康复。

6

表现型速发型临床常见的速发型是指反应的速度在十几分钟到2小时之内的表现,不分猪的大小、年龄,最快的有十几分钟就反应发作,可见到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眼结膜充血,叫声嘶哑,四肢腋下皮肤发紫,腹部有荨麻疹样疙瘩出现,四肢抽搐,经过1个小时左右而死亡。

7

迟发型一般在注射后4小时~6小时不爱吃食,不爱活动,身上有疙瘩,见墙就擦,有的持续一两天会自然好转,严重的吃食减少,精神差,可持续4天~7天才能恢复,个别的死亡。

8

预防:使用碘制剂的消毒药1:100全群消毒,每天消毒两次使用生石灰给养殖场周围消毒对于没发病的猪群及时隔离处于潜在感染的猪群使用;五号特灵做紧急预防治疗: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五号特灵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注射两次,水泡破溃处可结痂。每瓶100kg体重配合核酸肽连续注射2天。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