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67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挂牌新三板 大数据看2016新三板

通过大数据, 2016年新三板未来发展的几大关键词:数量、转板、做市扩容、交易、融资
方法/步骤
1

一、挂牌数量   新三板市场在2015年爆发了。2015年下半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从上半年的每日20家左右加速至40家/日。   截止2016年1月15日,新三板已挂牌企业数达到5421家,总股本3133.78亿股,流通股本占到1093.01亿股。   【5000家已经实现,10000家还会远吗?】   即便放慢至每天20多家挂牌的速度,新三板到2016年底的挂牌企业规模也很可能冲破10000家。

2

二、转板   2016年,新三板转板试点或将落地。   转板,也就是常说的新三板挂牌企业转到创业板。虽说新三板不是主板、创业板的“试验田”,但不少有点实力的企业可不就是打得“镀镀金”的主意么?   犹记得去年底,终于松口称,将研究推出转板创业板的试点。   然而,转板却并不容易。2015年,只有合纵科技、康斯特、双杰电气这三家新三板企业成功转板至创业板。   但按照创业板的标准,符合条件的新三板企业有210来家。截止2016年1月6日统计到,前后共有51家企业正在接受首次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   按照现行的转板规则,先行摘牌,然后寻求主板IPO。不过,如高层所言进行必要的转板试点,一旦转板制度推出,2016年新三板将迎来转板高潮期。

3

三、做市扩容   做市扩容,MR.董135先224生65561专注于新三板上市服务,作为2015年的热门关键词,还将在2016年继续发酵。   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做市企业的扩容,另一个是做市商的扩容。   在做市企业方面,自2014年6月第一批43家做市企业出炉至今,截止2016年1月5日,新三板做市转让企业总数达到1141家,占据5025家总挂牌企业总数的22.7%。   一年之内,超过1000家挂牌企业转入做市转让方式。在2016年新三板冲向10000家的大体量面前,再增加2000家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市场显然更期待做市商的扩容。目前新三板做市商仍只有券商这个群体。截止2016年1月6日,新三板做市商只有82家。其中最勤奋的做市商广州证券旗下做市股票总数高达270只。   即便以现有的1141家做市企业的规模来看,也够目前这些券商们忙的。更别提2016年新增的1000家乃至更多做市企业,加上创新层“6家做市商”门槛的要求,2016年,新三板将迎来更激烈的新三板做市商争夺战。   鉴于此,做市商扩容的市场呼声越来越高,更多金融机构的进入也成为新期待。然而,就当前看来,做市商扩围似乎并不在监管者考虑范围内,毕竟证监会去年底并未提及做市商扩容计划。

4

四、交易   分层制度越来越近,已步入2016年的新三板将迎来更活跃的交易市场。   截止2015年12月31日,新三板的日成交股票数量上升到七八百家,其中做市转让股票超过500多只;新三板2015年的总成交金额达到1910.62亿元,其中1106.75亿元是通过做市转让方式实现的;此外去年合计有278.9亿股进行成交。   值得一提的是,新三板2015年的成交情况也一度大起大落,从去年4月7日的52亿元日成交金额陡降至8、9月份的3亿多成交额。不过,随着分层等制度红利在11月份底的接连推出,新三板在年底回复至9亿元左右的日均成交额。   如今,在主板2016年首次开盘便被“熔断”的背景下,新三板的日成交金额有望进一步推高。   而从个股表现来看,2015年全年共有19只个股涨幅超过百倍。其中灵犀金融和金友电缆涨幅超过千倍,分别高达1399倍和1128倍。   当然,对于拥有协议转让方式和不设涨跌幅的新三板而言,这样的个股表现在2016年继续出现。

5

五、融资   融资,是企业进入新三板的最大诱因。当然仍将是2016年新三板的最强音之一。   2015年,新三板市场融资功能凸显。据统计,去发行股票2547次,发行股份229.90亿股,成功融资1200多亿元。这个规模早已“秒杀”了创业板。   而在2013年,只发行60次股票计划,发行股份2.92亿股,融资10.02亿元;2014年发行329次,发行股份26.52亿股,融资132.09亿元。   从融资规模上看,曾经新三板企业还只是小心地发个几千万融资计划,但2015年,随着中科招商、九鼎投资等金融机构的搅局,新三板则进入了百亿定增的时代。   如今“风声”虽紧,九信资产300亿元的定增却仍在进行中。而一旦九信资产获得通过监管审核,2016年一开年,新三板的单笔融资规模将再次刷新。   不过,对于更多老实的非金融机构企业而言,也可以期待2016年更多融资方式的出台。正如外界早已讨论的,优先股已经开了先例,那么,资产证券化、质押式回购试点、公司债等适合中小微企业的债券品种还会远吗?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