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17今日阅读:195今日分享:14

敖汉清代戏曲

我们敖汉这个偏辟的塞外之地,早在250多年前,就有戏曲文化活动,传承和发展着历史悠久的戏曲事业。  清乾隆时期的下洼戏班  下洼戏班初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名叫咸益广班,为晋商在敖汉下洼镇所办。  咸益广班在下洼邻近地区唱山、陕梆子。主要演员均来自各省,有茶壸嘴、一声雷、徐佑新以及该戏班中自办科班培养的宝奎、小镯、王春茂等。宝奎为蒙古族女奴出身,曾拜茶壸嘴为师,学胡生,还擅长青衣、花旦等行当。当时有“登台一唱,声闻数里”之说。  戏班在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一带颇有影响。之后,咸益广班时兴时衰,到了清代咸丰十年(1860)戏班落入下洼首富“王三老虎”家族的内亲程芸手中,女伶麻子红嫁给程芸后多称程芸班。  到了清光绪元年(1875)该班日衰,成员渐去。光绪十年前后,奈曼旗义隆永乡南梁村绅士王文显,以程芸处租用咸益广班遗存戏箱,人称“财主戏”。过了数年,王文显将戏班交给二人转艺人李凤芸掌管。李初接戏班时,行头简陋,被称为“铺衬班”,有演员70余人。主要有十八红、郭童子、小镯、田洁生、王春义、赵洪恩、秃梆子等人。戏班以演皮簧戏为主。也演梆子戏。大多数演员为科班出身,演出颇受欢迎,当地有“李凤芸琢衬班,彩头破戏好”的说法。  十余年后,李凤芸与兵父沈庆云协力经营戏班,一时名声大振。后又办科班,陆续培养了不少戏曲人才。因科班以“福”字排名,又称“福家班”。民国十四年(1925年)“福”字科班首演亮台,搭台地点在下洼东门外,戏演至两三天,台上失火。  “福家班”被烧后,李虽然资财遭损,但并为因此弃行。时隔不久,李又求助地方财主崔五(南梁人)和王十东家(河西人)我旗公所管等人,由镇上资助重新添置行头,继续领戏。  1928年,李因病而卒。戏班被其同乡崔凯分去一半,办起了崔家班。其余一半归沈庆云所有,学将其移至宝国吐东窑村家中,与王文显联手继续操持经营。戏班仍称“福家班”。1930年小班出科,同期出科的有福魁、福坤、福宽、福花、福顺……。这时的主要演员有齐荣——丑行,朝阳人;玻璃翠——青衣、关里人;一娄油俗名王素珍,女,又名大金牙,彩旦,玻璃翠之妻,天津人;王秋,女,旦、王素珍的女儿;花玉凤,女,旦,朝阳以南人;张云桥,武生,关内人;张大麻子,花脸,朝阳以西人;罗凤仙,女,老生,关内人;双林儿,武生,关内人;刘治国,老生,关内人;田桂芝,女,青衣,胡生,刘治国之妻;刘效民,艺名“小年儿”,零碎,奈曼人,刘治国之徒;赵云、武生,关内;张子文,花脸老生,关内人;李文郎,承德人,与其岳父其妻,均在此班;小老鹞子,武生,善演猴儿戏,通辽奈曼人;任二秧子,琴师,吹奏;王子凡,杂活。  福字班出科后,福班逐渐恢复元气,名声渐大,除到本地区几个大庙会上演出外,还活动在奈曼、朝阳、北票等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军侵占朝阳。当时福家班正在朝阳演出,闻讯后立即启程,昼夜兼行,用2峰骆驼将戏箱寄送回宝国吐南梁村。  民间二十五年,戏班用“偷角儿”术邀艾月楼、张云桥、李小楼、涣廷、大喜、连云儿等入班演出,阵容更加完整。一出场就是40多人。  民国二十七年,沈庆云的两个儿子,继承父业,福家班因内部纠纷不断,遂将戏班一分为三。除沈家兄弟各得一份外,王文显也分到一份。这时,由于时局动荡,演员离散,经营更加艰难,不久便停止演出。  下洼戏班从清代乾隆年间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共170余年。其间戏班时分时合,故有咸益广班、程芸班、王文显班、李凤芸班、崔家班、福家班、沈家班等诸多称谓。这些戏班均打过“王三老虎”班的旗号,以壮其声色。  下洼戏班演出的剧种有山陕梆子、京剧、评剧、二人转等。戏班还应邀在蒙古王公、贵族的宴席和敖包会上演出。其流入流出演员无法数计。有不少是名家名角。除汉族外,还有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演员,是内蒙东部地区历史久远、活动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戏班之一。  清乾隆时期的王府戏楼  敖汉王府戏楼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年(1779年)。传于扎萨克(相当于旗长职)府院内。  乾隆末年,内地白莲教运动风起云涌,并波及到塞外。赤峰境内白莲教也十分活跃。王府戏班中艺人也多有人卷入。白莲教遭到清政府残酷镇压,参加起事的艺人纷纷隐匿起来。蒙古王公为了避嫌也停办了戏班。  于同治十二年王府戏楼被毁。  清同治时期的下洼大佛寺戏楼  下洼大佛寺戏楼位于敖汉旗下洼镇。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是下洼首富王家所建。  戏楼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分前楼、后台和供人休息的戏房三个部分。整个建筑石砌基座,前后连接,浑然一体。前楼高约6米,单檐飞角歇山式楼顶。房脊两端各塑有龙头,角上悬有铜铃。后台与戏房之间有一段空地,两侧各有台阶,供艺人们上下通行。左右两侧各由合抱粗的4根石柱支撑,柱头采用如意斗拱,纵横交错,雕梁画栋,涂彩描金。台面通宽7.5米,台口高2.6米,进深7米。台口左右两根石柱上镌刻楷书对联:藉史事以演忠奸可劝可惩奚啻千秋宝鉴;按诗章而谐律吕风宜雅真诚一代之音。前后之间为传统的木制雕镂隔扇,古香古色。正中上方悬长方匾额,石蓝底色之上,斗大鎏楷书“歌管楼台”。左右上下场门有小横额分书“出将”、“入相”。后台两侧为砖墙,内壁嵌磨光石面,为戏班书写题壁用。后墙正中有神龛设唐明皇(玄宗)李隆基牌位,每逢演出时供奉。楼前为人造斜坡广场,可容数千人以至上万人看戏。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为下洼大佛寺戏楼补立了碑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戏楼被毁,石碑被用作了桥栏板。碑体高1.35米,宽60厘米,厚10厘米,汉白玉石质。  碑额刻“大佛叙事碑记”七个大字。碑文清晰可辩,记载的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到十一年修建的大佛寺及大佛寺戏楼的盛况。碑中有:“……四境之人,少长咸集,庙宇有章,而席维演剧如不尽善,何八年士午不事,托钵造戏楼一座,焜耀外观,檐飞柱峙,厦广堂宽,彩振遥空,辉通内院即崛起……戏楼佛殿共费钱余万有奇,独立之成,视前此所修尤伟焉。布翼纷飞,列梦芬橑也。高骧框举,荷栋桴也。皓耀鲜浩,清铅华也。悬缀琅当,戴金饰也。聚精萃巧,尽能极,远瞻近视,巍然焕然……”的记述。  清代光绪时期的韩家戏班  清光绪末年(1908年)戏曲艺术在敖汉地区十分活跃。河北、北京等地的戏曲艺人纷纷出关活动。敖汉地区梆子戏比较兴盛。当时,四家子后马架子有一韩姓财主正值发迹,就招收流动演员并从北京购买了行头,由主事人韩青英一手操办,成立了韩家家庭戏班。韩家是远近闻名的大财主,方圆20公里大部分土地都归其所有。成立家庭戏班,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戏班有单独秋房,演员住家堂庙,在地上铺柴草睡觉。到了冬季,唱主角的演员留在韩家,其余的就到老哈河沿岸一带的一些财主家“打冻”(猫冬)。还招收六、七岁的小孩,办小科班培养演员。  韩家戏班演出剧种有梆子戏和京剧,没有剧本,排戏时关里的科班演员口传说戏。韩家专为戏班配备一辆马车,当年在外地演出,还有儿、女结婚等喜事,自家也要唱戏,每个台口大多演六天至九天,每天两场戏,唱主角的晚上不出场,演员按角色分级别挣钱。  韩青英领戏,全班有一百多人,其中唱主角的就有六、七十人,绝大多数都是从关里来的科班演员,光饰胡子生的就有12人。  1917年,韩青英年事已高,不愿再为此劳神,就把戏班交给侄儿韩巨青。韩巨青领戏阶段,戏班最为红火。一方面韩家家业兴旺,吃粮花钱充足;另一方面,韩巨青采取偷角色的办法来充实自己的戏班。他经常派人到附近戏班去看戏,按韩家戏班缺少的角色物色偷的对象。一旦看中,先把其行里偷到手,然后出高薪请到韩家戏班来。朝阳、承德、锦州等地戏班的名角,给偷来不少。名角都出自于戏曲科班,有较好的表演的技艺,一般京戏、梆子、大武戏均能演唱,韩家因此影响很大,民间有“看戏看韩家班”之说。  民国十三年(1924)富豪韩家走向破产,只能依靠昔日的声望,向八方好友求借度日。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韩巨青病故,辽宁省建平县瓦厂有一个叫高步云的人,以韩正青欠其300元钱为由,把戏班大部分到其他业主班去了,韩家戏班就这样解散了。  1933年左右,韩家彻底破产,无法维持生计。韩巨青的叔伯弟弟韩虎臣到天津投奔一个叫宫术的军阀,经宫术帮助,组建了建平县张九香的戏箱,重操旧业,重新建立韩家戏班。韩虎卧虽然对戏曲艺术是外行,但依靠地方警察署几个朋友的势力,戏班仍然挺红火。其看家戏有《金鱼豹》等,每次演出都令人拍手叫好。  1938年左右,韩家班演员吸扎毒品厉害,开支紧张,连演员吃饭都困难。外地艺人纷纷离班而去,韩虎臣只好把戏班解散了。  韩家戏班两代三任领班,30多年时间,先后有200多名流动演员在班内驻过。活动地区除敖汉外,到过朝阳、北票、锦州、建平、赤峰、奈曼、通辽、黑水等地。上演剧目有梆子戏《战窕城》、《失空斩》、《金钱豹》和京剧《大登殿》、《打金枝》等六、七十个。  清宣统时期的于家戏班  清宣统年间(1910年前后),河北省某地一位叫徐老麦的流动艺人,自带戏班行头出关活动。当时,敖汉旗克力代铁匠营子有一于姓财主,主事人于得永喜爱戏曲艺术。徐老麦来到铁匠营子后,就同于得永合作,成立了于家戏班。  于家戏班,从北京、河北等地招收20多名科班艺人,用徐老麦从关里带过来的服装、道具,常年在外演出。到了冬季,演员就在于家打冻(猫冬)。  于家戏班以梆子戏和京剧为主,剧目有《溪皇庄》、《汾河湾》、《吊寇》、《辕门斩子》等10多出展戏。主要演员有余刚(青衣)、刘荣(青衣)、杨国山(小生)、李德春(花旦)、金玉贵(花脸)、谭栓子(胡子生)、于汉(彩旦)、于彬(胡子生)、乔福有(武生)、罗凤仙(老生)、于龙(武生)、傅连贺(老生)、常三瞎子(文场)、闫士发(武场)。  为了解决演员不足,于得永从关里请来一位叫傅青山的老艺人,办小科班培养演员。于家戏班共办过两次小科班,培养郭子玉、刘振合、刘振生、金玉琢、金玉喜、毕林、毕凤英、小过子、李长春等一批演员。  于家戏班主要活动在敖汉南部地区,共有四至五年的历史。到了民国初期就解散了。  虽然于家戏班解散了,但小科班演员又自发地组织起班,称之为“铁匠营子戏班”,一直没有中断活动。二十世纪四十——五十年代,“铁匠营子戏班”在敖汉颇有影响。  1978年以来,这些演员老当益壮,组织起一些青年戏曲爱好者,耐心地传授戏曲艺术,并恢复成立了“铁匠营子业余剧团”,农闲季节到全旗各地演出。  于家戏班是铁匠营子戏班的前身。  多年来,铁匠营子戏班戏曲活动一直兴盛 。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