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90今日阅读:11今日分享:15

中青年干部如何成长

中青年干部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未来。2010年至今,大理公路管理总段党委根据干部队伍的现状,在专业技术骨干、优秀人才中选拔任用了39名科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37.5岁,大专以上文化39人,24人有专业技术职称,这些中青年干部成了大理公路管理总段事业发展的中间力量。因此,重视中青年干部,关心爱护中青年干部,是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历史和未来。大理总段党委历来重视中青年干部的成长,对中青年干部寄予了深切的期望。笔者认为,中青年干部要健康成长,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以修身立世  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不同的人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五年或十年以后,结果会不一样。这除了因为每个人的机遇不一样外,某种程度上也在于每个人的气质不一样、性格不一样、修炼不一样,这些决定了每个人的成败。因此,中青年干部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自我修养。首先,豁达大度无霸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青年干部要用坦荡的胸怀容人容事,这是一种风范,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目前,“官升脾气长,位高气量小”,心胸狭窄,骄气旺盛,唯我独尊,斤斤计效的中青年“官”是屡见不鲜。这不仅影响中青年干部自身形象,更影响党政机关的形象。因此,中青年干部始终要保持豁达大度的胸怀,无骄气、无霸气,以工作为重,认大体,顾大局,具有人之不能的品质。一要忍人不能忍之言。“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干部经常面对的是性格各异的人:有的直来直去,提意见不留情面;有的性子急躁,爱发牢骚;有的总讲怪话,讽刺挖苦,等等。这些逆耳之言,有的是真知灼见,有的是不明事理,有的是故意刁难……。但是,作为中青年干部一定要听得进,容得下,忍得住,受得了,以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批评意见、埋怨指责、讽刺挖苦。二要容人不能容之人。“人无完人”。人之间有点恩怨,干部自身有点缺点,这是人之常情。作为领导不仅仅能容自己,还要容别人,更要容人不能容之人。要有宽容的胸怀善待能人,使那些具有独立思想、不向世俗妥协的人释以才智;要用宽松的氛围容纳失意之人,允许失败,不怕失败,为那些善于从失败中奋起之人提供施展抱负的平台;要以宽惠的规定鼓励出类拔萃之人。切不可借机整人,打击报复。三要处人不能处之事。“费力不讨好”、“受气”、“委屈”,对中青年干部来说是家常便饭。中青年干部作为领导要有忍辱负重的精神,能够承受住自己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却得不到别人理解和体谅的委屈;能够承受住一些同志的误解,受了气却不能讲的压力;遇到一些老领导、老同事以及亲戚朋友找上门来的难办之事,还要承担“大义灭亲”的勇气,坚持不该帮的忙坚决不帮,不该办的事坚决不办。  其次,平易近人,无官气。中青年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在群众的眼里都是个“官”,颠倒主仆关系做“官”的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指出,“当前,也还有一些干部,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搞特殊化,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中青年干部要特别注意这点,作为领导不仅对组织襟怀坦白,对群众也要态度平和、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不神气,让人容易接近,着重要克服三种心理。一要克服心扉禁锢封闭。中青年干部既是个官,更首要的是人,是社会角色中的一个、人民群众中的一员。而有的中青年干部首先看到自己的是个“官”,而不是人,把自己的心扉禁锢封闭在“官”的小圈子里,脱离群众,这样十分不利于开展工作。中青年干部作为领导要先做人后为官,贵在保持平常心,保持高境界,自觉克服“官本位”意识,不好高骛远,把心态摆正。二要克服心位居高临下。中青年干部当领导,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群众对其有一种敬畏感,在这权威的光环之中,分享社会的尊重,加之一些人的曲意逢迎,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所以,中青年干部要对自身的价值进行正确的评估,摆正位置,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以平等为起点,待人、处事,克服心位居高临下的姿态,坚决革除“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学会“夹着尾巴做人”,经常自我反省剖析,深刻反思自己的“光环”效应从何处来?手中的“权力”是用来干什么的?不把部门的职责、权力当作炫耀自己的资本。三要克服心欲低调媚俗。当前,少部分中青年干部把自己看作是“官”,却又忘记了自己官的身份,迎合社会上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言行举止有损中青年干部的人格和尊严。作为中青年干部要克服追求享乐的“庸俗人格”、只图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狭隘人格”、表里不一的“虚假人格”、攀附投靠的“依附人格”,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不为浮云遮望眼,不追求急功近利,不搞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平心静气地踏下心来,为群众谋利益。  其三, 刚正不阿,无邪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中青年干部要刚正不阿,唯党的事业为重,唯人民利益为大,不顾个人得失,不掺个人情感,坚决抵制不正之风。一要捍卫公正。中青年干部要恪守原则,敢于同错误的观点、辩论、行为作斗争,敢于制止违纪违章的人和事,敢于斥责来自各方面的说情风,敢于碰硬拉关系、套近乎、搞交易的行为,铸就一副铮铮铁骨,养成一身浩然正气,以不畏权势、不徇私情、不怕威胁的勇气,维护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二要实现公正。中青年干部在原则和标准面前,毫不含糊,一步不让,一身正气,刚正不阿,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为关系所累、亲朋所扰、私情所困,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三要保障公正。充分发扬民主,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加工作透明度。在工作中不但接受党内监督,还要接受群众监督、社会团体监督及新闻媒体监督,使公开得到制度的保证。  二、以素质强身  职位提高了不等于能力提高了,地位提高了不等于知识增长了。因此,作为中青年领导干部,一定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而且要下苦功夫,要厚积薄发。强化素质,主要是要搞好学习。在农耕经济时代,一个人只要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不需要学数理化,能把四书五经念得朗朗上口,再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就可以走遍天下了;在工业经济时代,每个人只要读十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了;现在不行了,必须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走出校门,就有很多知识需要更新了。因此,中青年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学习放在首位。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根本没把学习当回事,反而把不学习当做一种光荣。在写总结时候,不好说自己的品性不好,不好说自己的能力不行,不好说自己的性情浮躁,就写有时学习不够,或者说有时学习抓得不紧,或者说有时学习系统性不强。这些说法是把学习看做可有可无的缺点的一种表现,是不正确的。中青年干部一定要重视学习。要真学,不能假学;要深学,不能浅学;要结合实际学,不能空学;要掌握方法学,不能死学;要持之以恒地学,不能散漫地学;要有针对性地学,不能漫无目的地学。要通过学习,着力提高敏锐洞察的能力、宏观驾驭的能力、善于协调的能力、多谋善断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三、以能力成事  “事遇千件,贵在实干”。这就要求大家一定要脚踏实地,扎实干事,不能图虚名,不能好虚荣,实际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争做“智多星”。智多星本来是《水浒》中吴用的绰号,今天用在中青年干部的身上也不算为过。作为中青年干部要不断培养睿智的头脑。首先,要培养敏锐的政治头脑。对事关政治方向的问题要反映敏锐,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窥一斑而知全豹”,闻琴声而知雅意” ,明辨是非,明察秋毫,见微知著,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不随波逐流,不乱发议论,不人云亦云,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其次,要培养深邃的理论头脑。“学者非为仕,仕者必如学”,学习的人不一定都要做官,但做官的则一定要学习。《礼记*学论》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青年干部要培养深邃的理论头脑,必须要“琢”、要“学”。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认真学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还要努力学习经济、管理、科技、法律知识。其三,要培养宏观思维头脑。青年干部要不断培养“小领导,站得高,大思考”的宏观思维,实现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相结合;要贴紧中心,服务大局,站在全局的高度、领导的角度想问题、提建议、抓工作,掌握工作主动,提高工作效率,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和推动公路事业的发展。  二是争当“先行者”。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为政也正是这个道理,在群众眼里,“官”就是标准。青年干部为政应当在三个方面率先垂范。一要争当深入群众的先行者。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诚心诚意为职工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服务,办好一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得到实惠。二要争当工作创新的先行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时代在前进,情况在变化,青年干部要认真切实转变思维方式,以“六经责我开生面”,“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精神,埋头探索为民服务的新思想和新办法。对上级的指示、文件,不能只满足于充当“收发室”、“中转站”、“留声机”,而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无畏精神,敢进人为设置的“禁区”、无人涉足的“盲区”、矛盾交织的“难区”,坚决防止谈起来激情澎湃、滔滔不绝,做起来慢慢悠悠、亦步亦趋的“嘴巴创新”;更要杜绝那种“情况不明胆子大”、不顾实际瞎胡来的一味蛮干。  三是争成“多面手”。 俗语曾说“一招鲜吃遍天”。在这隔行如隔山的时代却不能这么认为,中青年干部仅掌握一门知识或技能不足以应付多变的世界和工作需求,需求的是,中青年干部在推动发展上能“有一手”,在解决问题上能“露一手”,在狠抓落实上能“亮一手”,显示出“多才多艺”的一面。一在推动发展上能有一手。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中青年干部要能在竞争的浪潮中善于抓住机遇,勇定潮头,又好又快地发展。二在解决问题上能露一手。现在群众的意识是越来越强,“有了问题就找你,办得不好就告你”,如今中青年干部为政“办法不多被急死,胆不大被吓死,身体不行被拖死”。中青年干部要具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和“会道者一缕藕丝牵大象”的解决问题的本领,特别是对当前的社会情况、现实的矛盾以及可能爆发的潜在矛盾,要明察秋毫,见微知著,了然于胸。当矛盾露头时,要防止其积累;当矛盾发生时,要防止其扩散;当矛盾扩散时,要防此其变异;当矛盾处理完毕后,要防止其沉淀。三在狠抓落实上能亮一手。“人贵精神,事贵落实”,常言道:“三分决策,七分落实。”落实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责任。作为中青年干部就是要在具体的工作落实上敢为人先,发挥表率作用,决不能把工作的实施停留在文件上、停留在会议上,甚至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事事抓落实,时时抓落实,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把落实作为最核心的理念和强大的工作动力。  四、以自律守廉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年轻干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验,能否经受住考验,关系到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和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中青年干部一定要做到知清浊,拒腐守廉。“水清沙自洁,官廉弊自绝”,清正廉洁是为政之根。中青年干部为政清廉,以廉从政,就要深刻理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古话,懂得“热闹繁华之境,一过辄生凄凉;清真冷淡之为,历久愈有意味”的真谛,做到“勿以物乱官,勿以官乱心”。一是在廉洁认识上要有深度。在新的形势下,中青年干部要加强对权力、金钱、财产、行贿、受贿、人生、功过等的再认识:权力是把双刃剑,可以使人高尚、伟大,也可以使人堕落、身亡;“家有黄金万吨,一日不过三顿”,人不可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可以把人带进坟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行贿之财包藏着行贿者的祸心,一心想着外财,最终在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会失去;一步之差成败异,政治上自毁前程、经济上倾家荡产、名誉上身败名裂、家庭上夫离子散、亲情上众叛亲离、自由上身陷牢笼、健康上身心交瘁,等等。    二是在自我教育上要有深度。“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中青年干部要建立廉政自我再教育的长效机制,把自我廉政教育情况列为岗位责任的重要指标进行考察,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铭记条例、规章和制度,把党风廉政教育做成系统工程,确保自我廉政教育机制始终具有生机和活力,“因嫌纱帽小,反对枷锁扛”的事切不可做。要切实解决好“说起来一套,干起来一套”的问题,防止台上口口声声“看到百姓生活苦,我都睡不好觉”,“一说到腐败,就深恶痛绝”;台下不安好心“大把大把捞取人民的“血汗”钱,无羞愧之心、不安之意”。   三是在自我约束上要有深度。 “高飞之鸟,亡于贪食;深潭之鱼,死于香饵。”“贪欲者,众恶之本;寡欲者,从善之基。”青年干部为政要从他人的演变、教训中加以借鉴,牢记别人的邪路、所走的弯路,去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清时江南总督张伯行,为了拒贿,在家门口自题一匾“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分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得益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因此,青年干部也要时刻有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压力感,切实管好工作圈,处处以工作为重,用工作政绩赢得上级的赏识和下级的尊重;管好生活圈,洁身自好,过健康、简朴的生活;管好家庭圈,保证家属不干政,不涉政,更不能做出收礼收贿等损失声誉名望和形象的事情;管好朋友圈,要与政治可靠的人,品德高尚的人,行为规矩的人,生活检点的人交朋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