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46今日阅读:39今日分享:10

从高考放榜到拿到offer的1407天

从最初决定要留学深造,到前几天拿到唯一一个offer,留学申请这条路我算是跌跌撞撞走过来了。1407天是高考放榜到拿到offer日子之间的天数。这段时间里我坚定过,迷茫过,也改变过决定,最后在即将放弃的时候拿到了offer,实在觉得恍如梦中。为了回馈RP,我不敢不与各位分享我的申请感悟,于是写就这篇文字。  在大家阅读之前,我要声明:我找了中介。和绝大多数找了中介的人的感慨一样,就是奉劝大家没必要找中介。只要你多花10-20%的精力,你完全有机会做得比中介好。在这里我也会把中介用过的方法和大家简要地说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篇经验写给所有本科申请生物phD的同学,包括Molecular/Cell Biology, Biomedical Sciences以及相关学科。当然,理科实验类的同学也可参考。
一、关于出国这个决定

我高中是广州的一所重点中学。高考失利,来到的一所二本学校。当时高考失利对我打击很大,走出阴影之后第一件事就想着进去之后尽快转学出去。不过我有一个境况和我相似的同学,他得知自己高考分数之后马上考雅思、申请,最后他在下一年的Spring出去读了。这也是一条路,不过可能更适合于高中比较知名的学校。  后来得知我这间学校还有和国外学校的交换生项目,主要是英国的,所以一开始我考虑考雅思。后来不知怎的觉得那些学校的生物不怎样,而且很多项目根本不包括生物。同时也得知美国的生物基本是世界顶尖水平,所以转战GT。从此便开始了我忍辱负重的奋斗历程。END

二、大一大二该做什么

关于这个标题,我的观点是,一切尽早准备,并且在对的时间只做一件对的事。对于后面那句话,应该是由于我比较笨,没有办法同时把两三件事做好,所以只好在恰当的时刻全力攻克一件事。如果一进大学就马上准备GT或者雅思,其实我觉得没必要。首先你要清楚你的目标,然后可以在大一、大二发展自己的兴趣。我大一、大二时加入了团委学生会,结识了很多很好的朋友,同时也拿了一些小奖,觉得算是享受了大学生活。所以我认为,大一大二可以用一点时间了解GT或者雅思考试、以及你想读专业的一些信息,然后享受一下大学生活,因为到了大三大四你就基本没有机会了。 END

三、关于GT、GRE sub

pan> 对于GT的考试顺序和时间以及是否报班,网上有各种说法,我觉得其实适合自己就好,当然你要知道T的有效期只有两年。我是先T后G,而且T报得有点早(08年7月,而我申的是2010 Fall),所以如果我今年没出去(本来已成定局),我就必须再次考T。所以这一点大家要注意,T不要报得太早。 对于是否报班的问题(主要是T),我觉得要看个人基础,以及你的考试顺序。一般人都会报GRE班,所以如果你先G后T而且英语基础不错,一般可以不报T班。当然如果像我这种先T后G的非主流,可能GT的班都要报。我的T班是大一暑假上的,但到大二暑假才考(囧),到最后复习的时候基本就只能靠笔记了,最后考了107分,所以T班的作用可能比较有限。我的一个朋友是先G后T,没有上T的班,最后考了111。至于GRE,我报的是08 10G,大二下学期背的单词,考完T之后上的新东方,AW是报的最后一天……总之准备时间很短,AW只有20天,V+Q不到一个月,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不过好在上了1200。其实我应该再考一次G的,不过当时懒,觉得分数够用就没考了。  由于G的分数实在很低,而且准备得很不充分,所以真的没有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只能分享教训了。单词还是要记牢一点,可以用杨鹏17天的方法,不过如果大家在上课的话一般很难做到他所说的复习量,所以周期可以适当延长。背单词的时候最好可以顺便收集一下AW的素材,写写提纲,就当做是准备AW。当然如果你已经上了新东方,知道了写AW的方法之后,这样的准备就更有针对性。没有上也不要紧,可以下一些提纲参考。高频题也是有一定的价值,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多关注高频题。最后就是准备时间一定要充分,但也不可太长。对于GRE sub,我自己没考,但觉得各位如果有能力还是强烈建议去考考的,至少能给自己背景加分。由于sub的内容比较专业,而且还是英文(废话),所以你除了要搞懂专业知识外还要知道当它们用英文表达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意思。不过sub好像每年只考一回,还是11月,所以最佳时间自然是大三上学期了,太早(大一、大二)很多专业知识还不会,太晚(大四)又会和申请撞车。  回想起来,当时备考GRE实在是痛苦。在这样的学校,你一次过四六级人家已经把你当做神了,他们根本不可能知道你备考GRE的艰辛。每每疲惫至极、做题受挫无处诉说,只能和以前同学网上安慰几句。出国的事总是遮遮掩掩,因为其他人看来出国是不可想象的。基本找不到自己专业的飞友,冷暖自知。写AW提纲的时候往往绞尽脑汁却仍没有可以令自己满意的观点,以至于到最后看到一些较为哲学化的题目时,开始质疑起自己存在的意义。不过经历过后,会发现自己的留学目的异常坚定,因为所有的浮躁已被洗去。没办法坚持过GRE的人,我觉得不是你不行,只是可能留学的路真的不适合你。END

四、研究经历

像生物这种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大学四年大的项目除了毕业论文以外没做过其它,那么将会对你的申请产生致命影响。在此,对于所有学生物且申请生物,以及申请所有非纯理论型理工专业phD的战友们,如果目前你还没有任何科研经历,马上行动,不择手段(当然要合法)也要找到一间实验室进去打打杂。  其实我本人的研究经历是十分有限的,首先就是因为我的学校生物专业相当弱,整个学院连液氮都没有,电泳、PCR那些很基本的实验要到大四才能做而且只做一次,所以虽然我较早地便与我们专业最牛的教授搞好了关系进了她的实验室,但做的东西十分有限,很多东西都是研究生做,并不给我实操。其次便是我也有点后知后觉,因为前两年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生会和学习上,到大三才开始有这个打算。所以当我觉悟的时候便叫我爸托关系在一间生物较强的一本找了一间实验室让我进去实习2个月。学生物的都知道,2个月的实验时间基本是做不出什么东西的。但在这两个月里,我可以说学到了很多,因为我的基础是0。在实验室,个人感觉如果你想学东西,你不想混日子,最重要的便是积极主动的态度。试想如果你是一个实验室的研究生,某天突然来了个不认识的师弟或师妹,教授也没交待什么,而且那个师弟师妹整天一声不吭呆在一边,你肯定很快就会忘记他的存在。在实验室殷勤一点,多主动帮帮忙。打个比方,就算你已经做了100块胶,你也要乐意地去做第101块,因为这样下去你很有可能成为整个实验室做胶做得最好、最有经验的人。学到的东西总是越多越好,何况日后你很有可能要做更多的胶。 关于实验室的老板,我所在的两个实验室的老板都属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他们整天忙于讲课或者行政事务,基本很少过问科研,和他们的交流基本上只能通过邮件进行。这也许就是牛和不牛教授之间的悖论——牛教授固然好,因为可以得到牛推,但往往由于冗务缠身你们之间无法有过多的学术交流,你从教授身上学到的东西也少;不牛的教授虽然只能得到充数意义较大的推荐信,但如果教授很多时候亲自参与、管理科研,你们的交流可能会很多,你也能从教授身上学到很多关于日后做科研的方法和心得。所以个人认为,如果教授没有牛到一定程度或者和外国教授有关系,还是选一个能经常接触到的、可以请教、讨论学术问题的为好。毕竟在国外教授看来,知名的中国教授还是少数,如果两个国外都不知名的教授实际上在国内是一个比另一个知名一点儿,那多出来的一点儿知名度毫无意义。 关于paper,这个我很想有但真没有,所以其重要性我没有资格去评述。但就像GRE sub一样,有了肯定会有加分,至少是你科研能力的证明。 END

五、文书写作以及中介的问题
1

pan> 当申请走到了这个阶段,估计已经没有什么人想退出了。毕竟最难熬的GT已经过去,你没有放弃证明了你的坚强。但眼下该做的,并不比备考GT来得轻松。 写Personal Statement,写CV,甚至写Essay,写Research Proposal,很多时候还要写推荐信,这些已经进入了中介服务的范畴。如我所说,如果你多花10-20%的精力,这些完全可以由自己包办,并且和中介做得一样好。由于我找了中介并受了他们的气,而且自己并未从头到尾撰写这些内容,在此我将公开一些他们用在写PS、CV和RL上的方法。1. PS技巧:

2

(1)讲述一个故事比罗列自己的优点更容易打动人。比如你为何喜欢本专业?兴趣是怎样发展出来的?写PS的时候多问自己几个问题,然后用叙事的形式串起来,会令你的PS和他人的很不同。 (2)关于PS的正文部分,中介的做法是把每封RL的内容放进去。当然你PS写的和RL写的不可能一样,最好各有侧重,并附上你在科研、工作中的领悟及思考,越深入越好。  (3)写出自己的兴趣点,以及你对那个兴趣点的了解程度。对自己兴趣的深入了解有时体现在你看过的文献上,我的PS中列出了我阅读过的一些专业书和印象深刻的文献,并写下了我自己对其的评价。

3

2.CV技巧:(1)主体结构可以参考一般的简历模板,内容主要包括Education,Awards,Academic and Intern Activities,Major Skills及Personal Interests。其它的就是自己的联系信息。 (2)要写出自己参加过的学术会议。据中介说美国的本科生有比较多的机会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及会议,而美国的教授也比较看重这个。其实这个可以作假,可以搜索自己学校所在地以及附近举行过的一些学术会议,然后直接搬上去 (3)对于Major Skills,是指专业技能,对生物的来说就包括各种实验技能。可以对熟练程度进行说明。

4

3.RL技巧:

5

其实感觉写RL没什么技巧,有真人真事、能突出你优点的最好,当然要以叙说故事的方式进行。如果没有……和你推荐人沟通好,自己编罢,首先要合情合理,其次要让你推荐人知道。虽然学校基本不会联系推荐人,但谁也不保证哪天这个大奖会砸到自己身上……总结而言,中介对于文书写作的最大作用就是把你在合理情况下进行包装,也就是把你“吹大”。他们比较了解美国学校招生委员会所看重的,于是他们便利用美国人对你的信任,进行一定程度的隐瞒和欺骗。也许这就是中介的Game Rule,做的是DIY的人不太敢做的东西。当然,让中介帮你写文书也免得你自己动手了。但是如果你完全自己写、自己修改,你会学到很多东西。其实我觉得中介最大的作用可能也就在此了,他们写文书的同时也为你进行了包装。 其实网上还有一些留学文书写作服务,不过我完全不了解,所以没办法评价。相对于中介,这种服务也许更适合已经有了基本思路,但时间又有些紧迫的战友。 END

七、关于选校
1

pan> 这个部分,我觉得是我申请过程中最失败的一个部分。听起来也许可笑,但对于选校的纠结是我找中介的最直接原因……而中介第一次令我失望也基本在选校那块儿,因为我发现最终的学校名单还是基本由自己定的。 对于国内一些出国成风的名校、牛校,强大的海外校友资源使得他们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经验库,无论是自我定位还是选校疑问都有良好的先例可以借鉴。但是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当你没有这些资源的时候,尤其是像我这种从二本学校并且本专业找不到其他人出国的人,应该如何利用任何可利用的资源。 1.选校方法:以教授为导向(professor-oriented)

2

这种选校方法的一大前提是你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何谓以教授为导向?即你首先考虑的不是学校排名、地理位置等,而是这所学校是否有你感兴趣的教授,或者有否你感兴趣研究领域的教授。你肯定会问:我怎么知道哪些教授是研究我想做的东西呢?问得好。以前我曾听说NCBI还是哪个数据库上可以查哪个学校在某个研究领域上发文章的数量,可是我搞了很久还是没弄清楚是怎么查的……于是这个办法对我来说是行不通了。然后我也试过在网上发帖问,但回应人数很少。最后,我无意间想到了一个办法:去图书馆,找那个方向的书!结果证明这个方法十分可行。比方说我的研究兴趣是RNA干扰和非编码RNA,我就去借相关的书(当然作者是外国的),然后查作者的信息。基本上就是筛选地理位置了,比如你想去美国,就把美国的教授选出来;如果你想去欧洲,就把欧洲的教授选出来。  这个方法的一大好处就是,对于像我那个兴趣点的教授比较难找的领域,你基本上能一网打尽,而且大多是比较知名的。但对于一些热门领域比如癌、细胞凋亡等可能就不太适合,因为做的人太多。不过如果你的兴趣比较具体,估计还是可以通过找到相关比较专的书来找教授的。

3

2.校友资源:既然没有,那就创造 实际上这个方法是我的一个哥们儿C君发明的,既然现在大家都有了结果,就公开罢,呵呵。这个哥们儿他和我一样,高考失利去了一个二本,而且他的校友资源也不多。于是他冥思苦想,有天他在看那个program的联系方式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就想:为何不能像那些有着中国名字的研究生发信询问呢?真是一语道破天机,于是他就开始试这个方法。第一次发了十多封,过了几天居然有人回!于是他利用这个方法,得到了一些对学校很真实的信息。

4

其实这个方法是很不错的,因为你实际上是创造了自己的校友资源。不过在本人的实践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很多学校上给出的研究生联系方式很少,有些根本没给;其次发出去的邮件大部分都不回,好不容易回了一封,但再问下去就没消息了……也许是由于C君的专业是网络工程,他申的也是CS相关的,那行的学生整天要捣鼓电脑的缘故……不过推荐没有校友资源的战友使用,最好像套磁或者找工作投简历那样群发,因为回你的人总是不多。END

八、材料寄送以及与小米联系

pan> 辛辛苦苦准备完材料、确定好学校、交完申请费之后,就到了又一个烧钱的地方——材料寄送了。至于选,我觉得基本上FedEx、DHL以及UPS应该都没问题,只要不是碰到什么偏远地区(我没碰到),我的建议是哪个便宜选哪个。当然,不推荐大家直接找总代理,那样价格是原价,很不划算。可以搜索自己所在城,一般能拿到比较大的折扣。不过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从去年11、12月开始,快递费似乎一直都在涨,不知这次涨价潮会到什么时候。我是广州的,我自己联系了一,当然我不会在这里做广告,如果有兴趣可以发私信给我,嘻嘻~  其实材料寄送看似只是留学申请中很小的一环,但其重要性一点儿不比文书写作之类的差,须知这是唯一一个把你和学校真正联系起来的环节,如果你交了申请费、填了网申信息但材料却没寄到学校,那就等于前功尽弃。所以请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材料寄送,快递人员收件前一定要把材料点清楚,哪些学校要财产证明、哪些学校要打印表单、哪些学校对PS有特殊要求等等一定要搞清楚。最好每一份学校的材料上面贴一个有学校地址、联系人和电话的便签(电话很重要),免得出现寄错学校的天大乌龙。我本人就曾出现过一次等快递人员收走材料之后发现没放成绩单,又把他喊回来的事情。 至于和小米联系,这个个人感觉并无太多技巧,礼貌是必须的,格式也不能太随便。还记得刚开始发信问的时候,Dear XX的XX我全部写成了姓,而且发了好几间学校之后才发现应该写名……真是杯具……无论小米帮你做了什么,及时回信我觉得都是很应该的,至少显得你有礼貌。PS:其实接下去应该是讲套磁的,但由于我套磁很不成功(发出去n封只有1个教授回,那个教授和我说他们实验室不招人……),所以还是请大家看其他牛人的经验罢。END

九、面试技巧小结
1

pan> 有人说一间学校给你面试就意味着它90%要你,但其实面试这个东西不好说。比如UMDNJ,我问了一个面我的教授他们发面试和发offer的比率有多大,他说大概是3:1。不过拿到面试还是值得高兴的事儿,毕竟你离offer又近了一步。 首先是关于面试的准备。这个准备是广义的准备,不单只是寻找面经,准备经典问题,还包括寻找一同收到面试的“面友”(暂且这么称呼罢)。实际在我整个面试过程中,“面友”对我的帮助是非常非常大的,因为他们比我先面……而且有一个还是相同的教授面我,就是即将成为同学的豆同学了。当然所有的“面友”都给了我很大帮助,在最后我会一起感谢他们的。说到准备,我先根据网上的一些其它学校的面经(没有UMDNJ的),总结了一下经典问题(比如research exp, carreer goal, why this school, why this program之类的),然后花了一个上午把那些问题的答案分开写在纸上。这也算一个技巧罢,我把那些纸全部平铺在桌面,而且都是一面,因此不用翻页,那样面试时也不会被教授听到我在翻页的声音。还有基本每个教授都会问你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这个是一定要准备的,不可太多亦不可太少,而且也不要问太肤浅的问题比如校园天气等。可以问与录取相关的问题,人家不介意的。 然后就是关于电话的问题。网上有说法说手机信号比座机差,但也未必。不过大家要做好教授既有可能打你手机,也有可能打你座机的准备。这间学校我是分两次面的,第一个教授就是如我所料打的是手机。(关于手机我多啰嗦一句,就是最好用耳机,一来听得清楚,而来听久了不会累。)但是第二个教授居然打得是我家里的座机,完全没料到,那个电话还是我爸接的(好在他没当人家打错挂掉啊……)。所以最好手机、座机都放在手边。 至于面试前的练习,我觉得提前一天练个4、5次就行了,等你把你要说的都说溜了就可以了。由于我被教授放了鸽子(详见面经),我练了很多次……最后基本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而当教授的电话真的来了,其实反而会比较放松,就当闲谈,听不懂没关系,直接问。  这里说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教授问的专业问题会细到何种程度,比如会不会问你某种溶液或者缓冲液怎么配,某种氨基酸的等电点是多少等。这个其实真的不好说,因为我只面了一间,由两个研究领域和我都不同的教授面的我,不过这两个教授问的问题的细节还真不一样。总体感觉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你的research exp进行提问,而且他们主要问的是实验方法和实验实操的问题(勿外推,只是提醒,因为我只面了一间)。第一个比较nice的教授问了我一个和我做的无关的问题(那个部分是我导师做的,算是前期研究),算是实验方法罢;第二个有点cold的教授就问了我觉得很变态的问题:问我给小鼠注射打药时打的是哪个部位,囧啊……总之没有出现我最怕的溶液或者缓冲液问题啥的。建议就是大家尽量把自己做过的实验的具体流程回忆一遍,尽量记住细节,以免被面我的第二个教授问那么刁钻的问题。

2

最后别忘了,面完之后发一封Thank you letter给教授,以示礼貌。END

十、无尽的等待

我从1月份开始等,到5月份收到offer,期间有近4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真是痛苦异常,因为在offer来之前你总会看到别人拿到offer而自己拿到rej,甚至什么都没有。当自己的同学考研的考研,找工的找工,我就成为了永远的异类,因为我好像什么都不用做,好像什么都不用想。其实申请的都知道,这个时段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每每被人问起自己的情况,我总会推脱说还在等,因为他们总以为我只要申请了就一定能读。我是孤独的,但好在还有其他的战友相伴。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耐心开始瓦解,我开始思考一个我以前觉得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我出不去了。4.15之前只除了3个正式rej外只拿到一个面试。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活得就像行尸走肉一般,虽然见到别人也有说有笑,但我的灵魂没有归宿。每天刷邮箱,每天都没有新消息。发了邮件去问小米,大部分有去无回。连我哥们儿问我我也开始反感了。4.15快来了。我将其视为最后的救命稻草——过了4.15,不给我offer就给我rej罢,让我死了今年出去这条心。然而我最没想到的事情却发生了——只有一间学校给了rej,其它的竟然还是没消息。又发了一轮信去问小米,除了UMDNJ的回了之外都没理我。UMDNJ的小米说我不是waiting list上第一个(即他们已经把offer发个了第一个),另一个人他要在5月4号之前给答复。这个消息让我觉得人生突然有了点盼头,欣喜了一阵之后理性地分析发现,虽然从那时到5月4号之前每熬过一天自己得到offer的机会就越大,但如果真的熬到了5月4号,很可能等来的就是rej(4.15已过,我假设另一个人在等更好的offer,如果他一直等到5月4号就意味着他等不到更好的offer了,很有可能把那个offer收了)。这个悖论让我又一次感到失望和无助,感觉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正离我远去。那时我已经开始留意工作信息了。然而,奇迹,发生了。北京时间5月4日下午,我还在车场练车(我在考驾照),收到一个电话,是之前叫我去面试。晚上开着邮箱刷新,没刷出东西,然后那个哥们儿打电话过来,我就接了,聊了很久,有将近1个小时。在电话里我还在说如果明天没收到offer我就找工作啊怎样的。说完之后回到电脑前,发现收件箱居然有一封新邮件。我的心马上提到嗓子眼儿了。那时刚好有一个窗口挡着信的标题,于是我便小心地把那个窗口移开,当我看到标题第一个单词是“Congratulations”的时候,我知道我成功了。  那种心情估计还不是一般牛人拿到offer时的心情。因为那是我最后的机会,而我自己已经放弃了,本以为80%来的都是拒信,结果竟是offer。那种心情也许一生并不会有几次了。我首先告诉了我的老爸,然后看了邮件的正文,打电话给那个哥们儿(托他的福啊),然后又告诉了几个死党。心情很激动,回给小米都花了半天。最后那晚激动得没睡好。那几天就只有一种感觉——原来什么就快没有了,结果突然什么都有了。END

十一、申请中的感悟

1407天,终于走完,还算圆满的结局。 1407天,也许不是每天都在奋斗,但总有一颗奋斗之心伴随着我。 1407天,有过失败,有过挫折,有过彷徨,但我找到了我的梦想,我有我的坚持。 本以为写到这里,应该会有感慨喷薄而出,然而却顿时无言。所有感慨化作一种平静,以及一份对未来的期待。 对于今年暂时无法出去的战友:失败只是暂时的。我曾经也是失败者。但我让失败成为我的财富。留下两句我目前的人生格言以共勉: What dosen’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尼采) The opposite from success is not failure, it is quiting. 对于打算出国逐梦的战友:希望在准备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梦想,然后坚定信念,义无反顾地去罢!困难和挫折肯定会有的,但当你坚持到成功的那刻,所有的痛苦和疑惑都会化作最灿烂的阳光。 END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