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96今日阅读:183今日分享:45

台湾茶制造法及特性的介绍

台湾茶源自中国福建,至今约有200年历史。台湾有诸多名茶,如冻顶乌龙、文山包种、铁观音、高山茶,以及东方美人等。日本人喜欢喝台湾茶,近年来,台湾茶开始进入大陆市场,受到市场的认可。台湾所产制的茶叶种类繁多,包括不发酵的绿茶、部分发酵的包种茶、乌龙茶、铁观音及全发酵的红茶…等
各种茶类的制造法及其特性介绍
1

绿茶绿茶是属于不发酵茶,因此在制造当中,通常采不委凋不搅拌直接进行杀菁。因制法不同可分为:一、为蒸菁绿茶,俗称「煎茶」专销日本。二、为炒菁绿茶,以销售北非为主。三、生产于台北县三峡茶区之「龙井茶」,则以内销为主。绿茶主要生产于桃园、新竹、苗栗及台北县等茶区。煎茶或龙井茶,茶叶外型似剑片状,墨绿色带白毫,茶汤翠绿显黄,有清新爽口感。《制造流程:》茶菁-->杀菁或蒸菁-->揉捻-->干燥-->绿茶注:(1)用蒸气高温杀菁称为蒸菁。(2)用釜炒高温杀菁称为炒菁。

2

3

包种茶包种茶系部分发酵茶类中属于发酵程度较轻的一种茶类,茶叶中儿茶素类仅8~18%被氧化,外观色泽碧绿,茶汤水色由蜜绿至蜜黄或金黄色,滋味甘醇有活性,香气清纯具花香。(1)条型包种茶:俗称「包种茶」或「文山茶」,属轻发酵茶类,外型自然卷曲墨绿色,茶汤蜜绿具花香,饮之清新爽口,甘醇活泼。主要生产于台北县坪林、石碇、新店及台北市南港与宜兰县之部份茶区;以内销为主。《制造流程:》茶菁-->日光委凋或热风委凋-->室内委凋及搅拌-->炒菁-->揉捻-->初干或初焙-->再干或复焙-->条型包种茶(2)半球型包种茶:俗称「冻顶茶」或「冻顶乌龙茶」,属于中发酵茶,外型卷曲,茶汤金黄色,闻之香气浓厚,入口甘醇滑重润喉韵强。主要生产于:南投、嘉义、云林、高雄、台东、花莲、宜兰、桃园、新竹及苗栗县等茶区,而各茶区所生产的茶叶,均有特别的商品名称,如南投县之冻顶乌龙茶、松柏长青茶及青山茶,嘉义县之阿里山珠露茶,新竹县长安茶,苗栗县明德茶等。《制造流程:》茶菁-->日光委凋或热风委凋-->室内委凋及搅拌-->炒菁-->揉捻-->初干或初焙-->团揉及复炒3~5回-->再干或复焙-->半球条型包种茶

4

5

椪风乌龙茶椪风乌龙茶俗称「椪风茶」或「东方美人茶」,系部份发酵茶类中发酵程度最深的一种茶类,茶叶中茶儿素类有50~60%被氧化;外观艳丽,白、绿、黄、红、褐相间如朵花,高级者更带白毫,茶汤水色呈琥珀色,滋味浓醇甘润带熟果香。本省椪风乌龙茶以新竹县峨嵋、北埔及苗栗县头份、头屋所产之椪风茶最负盛名。《制造流程:》茶菁-->日光委凋或热风委凋-->室内委凋及搅拌-->炒菁-->静置回润-->揉捻-->解块-->干燥-->椪风乌龙茶

6

7

铁观音茶铁观音茶属于中发酵茶,外型卷曲呈球型,茶色暗绿带褐,茶汤黄褐,香气带干果香及火香,饮之甘滑厚重微带酸味。主要生产于台北市木栅及台北县石门茶区。制造铁观音茶的特殊过程,即是毛茶经出焙未足干时,将茶叶用方形布包裹,揉成球形状,并轻轻用手在布包外转动揉捻,并并将布球包放入「文火」的焙笼上慢慢烘焙,使茶叶形状逐渐弯曲紧结。如此反复进行焙揉,茶中成分藉焙火之温度转化其香与味,经多次冲泡仍芬香甘醇而有回韵。《制造流程:》茶菁-->日光委凋-->室内委凋及搅拌-->炒菁-->揉捻-->初干-->包布揉-->包布焙-->解块-->干燥-->拣剔-->烘焙-->铁观音茶

8

9

红茶红茶属全发酵茶,外型分条型及碎型,茶汤朱红,香味特殊,饮用时可酌加牛乳或柠檬等,具有多样口味之变化。主要生产于南投县埔里、鱼池及花莲县瑞穗、台东县鹿野等茶区。《条型红茶制造流程》《(1)流程:》委凋-->揉捻-->解块及筛分-->筛下-->发酵-->干燥《(2-1)流程:》委凋-->揉捻-->解块及筛分-->筛上-->揉捻-->解块及筛分-->筛上-->发酵-->干燥《(2-2)流程:》委凋-->揉捻-->解块及筛分-->筛上-->揉捻-->解块及筛分-->筛下-->发酵-->干燥

10

11

高山茶

13

《制造流程:》茶菁-->日光委凋或热风委凋-->室内委凋及搅拌-->炒菁-->揉捻-->初干或初焙-->团揉及复炒3~5回-->再干或复焙-->高山茶

14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