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43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16

我和艾里斯眼中的“精神分析”

在我国,“精神分析”还是相当有市场的。许多有名的咨询师介绍自己的简历时,会以参加过中德高级精神分析培训班为荣,著名的李子勋、杨凤池老师就是中德班的学员。不过,这也说明了中国心理咨询事业与美英的差距,台湾萧文教授说大陆心理咨询平均水平与美英相差20年,其中一个重要的论据就是在中国,大多数咨询师还停留在谈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上边,而这些在美国恰恰已经不是很受重视了。举了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美国有60%的心理咨询师以精神分析为主要治疗方法,但到了90年代末,以精神分析为治疗方法的比例已为20%不到,而且基本上是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在用。”(参见目前中国大陆的心理咨询状况与国际相差20年)。精神分析在美国已经不是一个主流的流派,这其实是一个实践检验的结果,效果不好的疗法自然逐渐被越来越少地应用。当然,精神分析作为一个长久生存的流派,自然有其精华之处,如同有其糟粕一样。而且心理咨询整合的趋势也意味着需要对各个流派进行扬弃。那么应该如何批判地吸收精神分析的理论呢?前段时间看合理情绪疗法创始人,心理学大师亚伯.艾里斯的《理情行为治疗》,其中大师对精神分析的看法与我不谋而合,所以在这里结合我的体会与大家分享!欢迎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以理性的精神拍砖。一、精神分析有效吗?1953年,艾里斯就开始摒弃精神分析治疗方法了。他说:我使用精神分析已有6年了,可是我发现这套治疗方法相当无效。最好的情况是,我能够帮助当事人看清他们情绪障碍背后的一些心理动力过程,却无法改变他们的思考、情绪和行为。由此推测,他们可以了解自己如何走到这一步.....却不知道如何改变。解释一下,精神分析的核心方法就是找到被压抑的潜意识,这通常是童年的创伤,它认为,找到了这个根源,心理问题马上就化解了。艾里斯的实践以及我自己的实践都证明,这仅仅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后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精神分析去寻找创伤性事件的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创伤性事件如果没有进行认知重建,只是通过防御被隐藏、遗忘,那它还是一个“痛”,有时会影响人的心理。但是把它找到,去面对,释放因此而产生的情绪,去重新认识它,进行认知重建,那么它就不再是影响人心理的一个“痛”了。二、潜意识、不合理信念与压抑精神分析很强调一点,就是人的思想、感觉和行动有“意识”和“潜意识”之别,而他们受潜意识的困扰,如果想减轻症状的话,就必须将意识底下的动机找出来。艾里斯特别认同的一点是,来访者常常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某些不合理信念(相当于潜意识),但同时太注意某些信念的存在了(相当于意识)。在我看来,没有意识到并不是来访者在压抑这些信念,而是因为形成了习惯性思维或直觉思维从而不易察觉它的存在。所以认知疗法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帮助来访者找到这些不易被意识到的核心思维、自动思维、直觉思维的存在。参见谈谈家长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认知疗法三、关于“防御”艾里斯部分认同弗洛伊德的防御系统:事实上,所有的人在意识到自己的“不良”或错误行为时,很容易进入防御状态。尤其当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做却没有做到时,通常他们会借由忘记、合理化、投射或采取其他方式防卫自己。这种方式暂时好像有效,但是因为没有面对创伤,对之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认知,只是被压抑了,所以以后还会对心理有负面的影响。另外,可能如果承认自己做错,他们绝对会谴责自己。这也许是人之本性吧。艾里斯的方法是改变人们思维的方式,让他们学会对自己无条件接纳——承认自己错误的举止、行为,却不必责备自己的人格。因为很多看似错误的行为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单纯由人格问题造成的只占较少的一部分,换句话来说,这就是学会理解自己。学会这种思维方式,就会较少防御或压抑自己,会更多地审视行为而不是自己本身。因为很多情绪障碍来自“不是对行为本身责备,而是对自己责备”。四、关注的重点精神分析重点分析当事人童年经验的长远影响,这在某些情况下是适合的。某些强迫症如反复洗手,与童年时父母过强的卫生观念相关。其实青春期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比童年要更有力,因为此时正是一个人核心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艾里斯的理情行为疗法不会花太多功夫去分析童年的长远影响,而是把大部分焦点放在目前的困扰上。不过为了让来访者了解目前的不合理信念,咨询师通常会帮助他们分析这些信念是如何形成的,他们又如何未经筛选而保留至今。同时,咨询师也和来访者一同回顾,他们的自我挫败情绪和行为反应是如何在早期的生活里形成的,并且(有时出于潜意识状态)活跃至今。总之,也许精神分析不是一种很有效的疗法,但是某些概念和思想方法还是可取的。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