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74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培养青少年100米跑的正确技术

运动员的各种能力从少年到成年是逐渐发展的,因而在少年时期,各项素质不可能发展到最高水平。基本的、合理的技术是通过教学掌握的。一个能掌握正确技术的运动员,尤其是少年运动员,将来发展可能性就大;一个运动员技术差,即使将来能力有所提高,但成绩增长的幅度也不会很大。    由此可见,在青少年训练时期,100米短跑运动员的正确技术是很关键的一项任务。    青少年模仿性强是一大特点,因此我们的训练工作,首先应给他们正确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通过实践逐步建立完整正确的技术概念,从而掌握正确技术动作,这是训练一个初级运动员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如何掌握正确短跑技术呢?有几个关键的动作必须掌握:
方法/步骤
1

要求髋、膝、踝三关节在一个平面上蹬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三个问题:   1、脚尖向正前方(八字脚的运动员踝关节稍向内扭)。   2、腿前摆方向要正,后摆也要正。   3、膝关节是否向前送与正确送髋动作有关系,一些人膝部    有外展动作是因为没有送髋动作,如能在抬腿时,同时 转髋,膝盖就能向前方送出。

2

要掌握大步幅的跑    我国短跑运动员过去都习惯用高频率的跑法,采用高频率跑法动作比较紧张,体力消耗较大。在目前的国内、外比赛中,短跑成绩较好的人往往步幅都大。世界短跑明星刘易斯身高    1.74米,体重较轻,100米步数为43步多,步幅大。袁国强身高1.62米,跑49步半,步幅也是比较大的。目前我国许多身材较高的运动员仍然跑48步,甚至50步以外,相对来说步长较小。我认为步幅大有以下几个好处:    1、步幅大,频率相对慢些,有利于肌肉的休息和放松。    2、步幅大,肌肉初长度被拉长,因牵张反射,肌肉的收缩 力量增大。运动员本身能感到比较轻松。   从运动成绩增长规律看,步频增加潜力较小,而步幅增长的潜力较大。少年时期成绩提高主要表现为步长的增加,因而在青少年时期要求掌握大步幅跑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迈佳步计时系统以全自动化方式工作,全程只需单人操作,计时误差值小于0.01秒,考核成绩实时显示,方便学生及时查看成绩。

3

要学会用脚掌来跑   100米短跑技术要求跑得富有弹性。跑的弹性好坏对步频步幅的增加有很大影响,因此少年运动员要多注意发展脚掌的力量。我们评价运动员跑的重心高低及弹性好坏,很重要的就是看其踝关节力量和脚掌落地技术。脚掌弹性高,避免了着地时的过份缓冲,跑的重心就高,反之则低。所以平时幔跑都应要求弹性跑,以发展脚掌的力量以及重视用力的感觉。

4

正确的摆臂与下肢的协调配合   短跑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一致,动作才能协调。作为一个短跑运动员,肩部力量要专门训练。过去我们不注意发展肩部力量是错误的。由于肩部力量差,高速跑中摆臂动作不能加大,会导致下肢的步幅小,这也是影响短跑成绩提高的因素之一。

5

掌握高速跑中的放松技术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也是最会放松的人。衡量短跑技术是以是否协调、是否放松为标准。短跑运动员发展到高水平后,成绩提高很大程度上是肌肉放松能力提高的结果,一个运动员跑出成绩时往往本身感觉较轻松和动作协调,并觉得劲还没有完,但下次再想用劲跑时,成绩就不理想了。    因此我们认为:短跑运动虽是最大强度的跑,但一个动作的完成并不是肌肉最大强度的用力,由于男子100米在47步左右,需要对抗肌放松,才能使主动肌作的功充分发挥出来。如果跑的过程中考虑了放松的因素,肌肉做功经济性提高,那么速度贮备就多了,因此教练员要鼓励运动员敢于放松跑,敢于用95%的力量去跑,拼命用力只会适得其反。

6

青少年掌握技术的好坏,是将来能否达到高水平的关键。如果青少年时期没有掌握正确的技术,将来要达到较高水平是不可能的。

注意事项
1

错误的技术形成动力定型后,改起来就很困难,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2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