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81今日阅读:82今日分享:48

苹果干腐病防治

苹果干腐病是苹果枝、干重要病害之一,也为害苹果属的其它果树及蔷薇科的十多种植物。分布北方各苹果产区,以老、弱树及管理不好的幼树受害较重,有些果农此病防治不得法,随之放任不管,致使染病不断发生。可造成树势衰弱、枝条枯死。【苹果干腐病症状】 苹果于腐病为害枝干初期症状苹果干腐病主要为害主枝和侧枝,也可为害果实。枝干受害,有两种类型:①溃疡型:发生在成株的主枝、侧枝或主干上。一般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红褐色圆形小斑,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常数块乃至数十块聚生一起,病部皮层稍隆起,表皮易剥离,皮下组织较软,颜色较浅。病斑表面常湿润,并溢出茶褐色粘液。后期病部干缩凹陷,呈暗褐色,病部与健部之间裂开,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点。潮湿时顶端溢出灰白色的团状物。②干腐型:成株、幼树均可发生。成株:主枝发生较多。病斑多在阴面,尤其在遭受冻害的部位。初生淡紫色病斑,沿枝干纵向扩展,组织干枯,稍凹陷,较坚硬,表面粗糙,龟裂,病部与健部之间裂开,表面亦密生黑色小粒点。严重时亦可侵及形成层,使木质部变黑。幼树:幼树定植后、初于嫁接口或砧木剪口附近形成不整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沿枝干逐渐向上(或向下)扩展,使幼树迅速枯死。以后病部失水,凹陷皱缩,表皮呈纸膜状剥离。病部表面亦密生黑色小粒点,散生或轮状排列。被害果实,初期果面产生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同心轮纹状病斑。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很快,数天整果即可腐烂。【病原与发生规律】有性世代为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称贝氏葡萄座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枝干发病部位越冬,第二年春季病菌产生孢子进行侵染。病菌孢子随风雨传播,经伤口侵入,也能从死亡的枯芽和皮孔侵入。病菌先在伤口死组织上生长一段时间,再侵染活组织。在干旱季节发病重,6—7月发病重,7月中旬雨季来临时病势减轻。果园管理水平低,地势低洼,肥水不足,偏施氮肥,结果过多,导致树势衰弱时发病重;土壤板结瘠薄、根系发育不良病重;伤口较多,愈合不良时病重。对于苗木,如果出圃时受伤过重或运输过程中受旱害和冻害的病害严重。【防治方法】培养壮苗,加强栽培管理,苗圃不可施大肥大水,尤其不能偏施速效性氮肥催苗,防止苗木徒长,提高树体抗病力为中心。改良土壤,提高保水能力,旱季灌溉,雨季防涝。秋季加强对大青叶蝉的防治,防止在枝条上产卵而造成伤口,减少冬季枝条散失水分,减轻发病。保护树体,防止冻害及虫害,对已出现的枝干伤口,涂药保护,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侵入。1.剪除花果。凡是发病树一般长势都比较弱。对进入结果期的病株,可根据树势情况尽早部分或全部剪除树上花果,以减少树体营养消耗,有利树势恢复。2. 刮除病斑。首先,刮开树的根部仔细进行检查,若发现有病根,应彻底剪除。其次,时发生在枝干上的病斑,向四周扩带O.5cm为皮进行利除,刀口要平滑,皮层要切透。刮除病斑,适宜在果树生长期进行,这样有利于伤口愈合。3.伤口消毒。刮除枝子上的病斑后,可用大蒜对全部伤口反复擦抹,或用其他杀菌剂进行喷涂:第一次涂抹后,间隔10天再进行一次即可。4.药液灌根。对根部染病的树,一经剪除病根后,可用药水比例为1:250的双效灵和7:100的高锰酸钾进行土壤浇灌,以达渗透病根部位。灌药量可根据树龄大小和发病轻重确定,一般成龄树每株浇灌药液60kg为宜。灌根时间,全年进行两次最佳,即3月下旬到4月上旬一次,7月下旬到8月上旬一次。若情况不允许时,也可在果树生长期随时进行。5.配施土肥。灌后回填土时,每株树应结合施入5kg草木灰或其他适量优质土肥,将土、肥调和均匀回填耙平,以利养根,促进营养根,促进营养生长。常用药剂有1%硫酸铜,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1%—3%五氯酚钠盐等。喷药保护:大树可在发芽前喷1:2:240倍式波尔多液2次。在病菌孢子大量散布的5—8月间,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喷布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药剂3—4次,保护枝干、果实和叶片。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