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98今日阅读:61今日分享:18

SWU留学:[347]谁配为中国建筑界的北斗

“ 一九四七年梁思成先生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时,曾遇到过柯布。照片上四十六岁的梁先生面带微笑与巴西首府的规划及设计得尼迈耶并坐在主席台当中,六十岁的柯布瘦削的身影立在梁的左侧漠视前方。  梁先生出身于大家,在现代建筑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时,曾分别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及哈佛研究生院。隔了十年,同样出身大家的贝聿铭同样在这两所学校读过书.不同的是梁先生学成后回了国,创办了东北大学及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成为中国建筑学的奠基人.而贝则加入了美国籍,投身于现代建筑运动,并成为西方著名的现代大师  梁从气质上近乎于拉斯金的.  当他在朱启钤先生创办的营造学社里,含辛茹苦地对散布于全国的古建进行勘探测绘时,便渐渐深醉于大屋顶的美丽.与同时代留洋归国的建筑师一样,他也试图把西方的现代技术与中国的古典形式相融合,想必不成功.据林洙女士回忆,梁对解放后所盖的大屋顶越来越灰心,从而对现代建筑戴大帽子的造型产生了质疑.这本是梁自觉地转向现代建筑的一次契机,然而政治的大帽子随后落在他头上.  ……  正是这个时候,在中国开始了对梁的批判.一九五三年梁的大屋顶被认为是:再次向党反扑,搞资本主义复辟,栖于中南海大屋顶下的某些人把标志着封建王朝的大屋顶认定是资本主义复辟,又把赫鲁晓夫时期的苏式建筑形式当成是中国社会主义形象,这无疑是双重的荒谬.那是个错把荒谬当奇迹的时代.那是个创造了一大批奇迹的时代.这种如今各大部院的老主楼就是这种奇迹的石头的史书.到后来苏联老大哥成了苏修,由于国内经济的崩溃,无力对业已耸立的大批苏修式的建筑形象进行修正.再后来一切皆纳入阶级斗争的主题中.  在斗争中梁日渐缄默.  一九七二年,梁思成先生永久地缄默了.  一九七二年,著名建筑评论家詹克斯宣称现代建筑于这一年死亡.  一九七二年,尼克松访华,为西方与锁闭的中国之间撕开一线互窥的小孔.  也是这一年,被誉为对政治具有声纳般敏感的贝聿铭已嗅出中国将面临变化的气味,随后他以访问团成员的名义到中国触探风声.这位被称是除邓小平以外在西方声名最为显赫的亚裔,尽管在西方学术界口碑不佳,却以其杰出的建筑能力以及更为杰出的政治手段成为第二代现代主义大师.在现代主义遭受后现代猛烈抨击的年代,贝一直以现代建筑最后的中坚卫士自居.恰逢其时,贝接手了香山饭店的设计.  中国开放的初期,确实需要这样的现代大师作指导.因为历史不曾造就出中国的现代大师,我们就轻易忘记了贝的美国籍,把他当成是中国自己的北斗加以拱仰.贝心底却不曾把自己看作中国人,尽管在政治口吻上他如是表白过他的中国心.  据《贝聿铭传》的作者迈克尔介绍,在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二年承建香山饭店期间,贝可能从来没有像那段时间那样感到自己是那么美国化.贝最大效率地运用他的美籍与华人的双重身份.后来密特朗总统钦点贝为卢浮宫扩建的建筑师,也是看中了他的这种双重身份,此举一方面讨好了美国,一方面又避开了法国人对本土美国人武断的厌恶感.贝聿铭在西方一直以中国满清贵族的持久耐心及优雅的举止消除了他们对华裔的鄙视,在中国又以强权的背景表现出他作为美国人的武断.在卢浮宫扩建遭致整个巴黎人的反对时,贝走在巴黎大街上遭人唾面仍保持着他满清贵族的笑容,而在香山工程上面对中国官员却失去耐心.贝破天荒地起桌子.事后贝得意地说:中国的官僚们吓呆了,但突然之间,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  “中国的官僚们”从不曾给予过此前梁思成那一代或此后“夺回古都风貌”时期的中国建筑师如贝万分之一的权力与信任,就算对贝聿铭自己的建筑生涯来说,恐怕在香山设计上获得的权力也是罕见的。贝断然拒绝了共和国为他提供的在紫禁城周围的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场地而自择了香山这块敏感地带,“官僚们”同意了;贝仅仅为给饭店里一个小型水泥广场增姿而提出将云南石林的二百三十吨尖柱形岩石横穿大半个中国运到香山,中方两位官员也首肯了。贝在卢浮宫扩建工程模型遭致反对时,曾特制了足尺模型以消除敌意。而在香山饭店,从构思到设计至模型制作意是在连中国的主管官员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完成的。  一九七九年复活节,模型终于运到北京,展现在五十多位中国官员们面前的是座意外而又熟悉的南方园林与民居的杂和体。这一天贝在香山寄托了他对业已充公的苏州贝家私园的哀思;这一天贝首次复活了他建筑生涯中一直抗争的后现代主义。随后,仅仅跨过半条国界,贝就在香港中银大厦设计中恢复了他现代主义中坚卫士的面貌。到贝退休为止,香山饭店成了他整个建筑生涯中唯一的非现代建筑。  事后在国际建筑界他称:“记住我,但不是把我当成一位后现代主义者,而是给现代主义带来新的生命力,并把它在原先位置上提高了一级。”事实上,香山饭店大大讨好了当时美国最具权威的后现代主义大师约翰逊,最终使他获得饱含后现代主义水分的一项金奖。  对中国建筑界他又宣称:香山饭店“将是一种能被全国各地的建筑师以多种途径加以再现的方式”,那是形成一种崭新的中国本土建筑风格的唯一手段,这就是中国建筑复兴的开端。”十几年过去了,中国的建筑师们或是没有能力如贝聿铭所号召的“以多种途径”复兴中国建筑,一些头脑敏锐的人不失时机地转向早已正名的梁思成先生。  在梁对现代建筑加上大屋顶的做法产生质颖的时间过去了三十年之后,中国建筑界的佼佼者们仍然能够跨过漫长的政治岁月,各自挑选恩师梁思成先生更早时期的片断口碑,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以钢筋混凝土铸飞檐斗拱的现代大病竟赛,最优秀的几位理所当然地被誉为建筑大师。至于建筑大师之前应冠以怎样的定义成了难题,幸而也无人追究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