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92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写作投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名家是全国各地的编辑找上门,不胜其烦,而对于没有名气的作者来说,尤其是第一次创作的作者,费尽心力,写完一本书,大凡都有过向出版社邮箱广散书稿,却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的经历,或者人家说“先发过来,我看看”,然后就没一点消息,不说用,也不说不用!在做策划编辑之前,我也是一个作者,这种情况起初我也碰到过,弄得偶非常郁闷:我日,全国的编辑都有眼无珠吗?这么伟大和作品都看不出来?偶从一开始信心满满,然后到垂头丧气,甚至严重怀疑自己稿子水平的地步:一两个编辑有眼无珠,难道全天下编辑都有眼无珠?是不是真不行啊?不过,我的几本书稿后来都出版了,而且有在港台大陆同时出版的畅销书。说明并不是书稿差。为什么后来投稿容易成功呢?在于我做了一个动作,在好菜鸟出版推荐论坛看了很多关于出版的帖子后:“颠倒过来想”,编辑需要了解什么,我应该提供哪些资讯,以利于编辑的判断,加速决策的进度?
工具/原料
1

需要有书稿

2

需要投稿邮箱和地址

3

如果没有出版社投稿邮箱,就注册好菜鸟出版论坛。自己去找……

方法/步骤
1

有关书稿除了个别老出版社以外,已经不要求投纸质稿,投稿更多的是电子稿。因为是电子稿,很容易排版印刷,因而,为保护版权计,建议不投整个书稿,而是目录、样章,样章一般两章、创作进度如何、总的字数或预计字数即可。事实上,即使一开始投整个书稿,也没用,因为没人看完。如果有出版意向,才给整个书稿。而且给整个书稿时,先问编辑真实姓名,公司名称、电话,并声明你有聊天记录,或有邮件发送记录,你对于所发书稿都有登记,很容易追溯,要求其保证书稿不外流。这个要求,我认为有职业操守的编辑应该会理解的。

2

关于你的介绍有的作者非常不注意自我介绍。这是重要部分。因为通过你的自我出版简介,可以了解到你的经验,以及你写此书是凭空编出来的,还是有心得。不是名家,如果靠书的品质取胜,作者的经历非常重要,有时更是书的“炒作点”,是市场推广的重要方面。如果你出版过作品,更请记得写上。如果你同时是培训师,如果是经管及心理励志类书籍,你的得分无疑会提高。

3

于作品卖点与读者定位“我只管写,你只管出版、贩卖”,很多作者只管写书,而不管自己的作品有没有卖点,读者群是哪些人?这是初学者常有的误区。出版社拿到你的作品,会首先衡量这些因素,这本书同类书多不多?是否是竞争的“红海”?在同类书中,这本书是否有卖点或曰竞争的区隔,定位是哪些人而不管自己的作品有没有卖点,读者群是哪些人?这是初学者常有的误区。出版社拿到你的作品,会首先衡量这些因素,这本书同类书多不多?是否是竞争的“红海”?在同类书中,这本书是否有卖点或曰竞争的区隔,定位是哪些人读,读者群大不大?读者购买力如何?不说民营出版,就是传统出版社改制后,都为生存、活得更好而努力。出一本肯定赔钱的书,风险大的书,愿意的人你说多不多吧?所以,作者如果能够写之前了解这些(如何写畅销书,将另外开题目,此处不表,呵呵),写的时候写完之后能够清楚的明白这些,无疑跟出版社的沟通更顺畅,因而,我建议你可以写上读者群的定位,核心读者是哪些,外延读者是哪些?大概统计数据。跟你同类的书有哪些?你的书在这些书中间有什么卖点?看到这儿,也许你会说,编辑真懒啊?这不是你们往上报选题该做的功课吗?为什么也让作者做?太欺负我辈小作者了,名家你们敢这样吗?我想说的是,名家不须这样,等你哪天成为名家也不用这样,不过,有很多名家已经形成了这样做的习惯。他们不用这样做,他们却一直在做,他们写书之前为这些问题考虑得非常清楚。菜鸟和老手,有时分别就在这个地方。还有的作者不服气,卖点?你们炒作一下,包装作者出名就有卖点啊。闻听此言,编辑先生只能无语,除了无语还是无语。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