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28今日阅读:82今日分享:48

教育孩子出行短视心理该咋办?

从孩子出生起,有不少家长就还是给孩子规划未来。可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尤其是经历了幼升小过后,不少家长开始焦虑起来,原来的长远规划荡然无存,目光紧紧锁定在孩子目前状态。家长焦虑,只顾当前,孩子自然也跟着焦虑起来,真的是“活在当下”。家长与孩子的对话局限在考试成绩上,温馨的家庭气氛也变得很紧张,家长也知道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但是没法摆脱,好像跳出水面的缺氧鱼儿一般挣扎,如何规避这种短视教育呢?
方法/步骤
1

郑渊洁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不少家长的座右铭。其实,孩子一出生,我们平常百姓的孩子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多数人出生在山脚,少数出生在山腰,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孩子有大把的资源,求学、创业、仕途资源多了去。可普通的孩子将来还得为了一套房子奋斗一生。所以,请心平气和接受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的事实。

2

孩子成长过程中机会、资源存在地域差异。比如北京孩子可以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小学生给国际友人表演节目,出国访问等,北大、清华的学子中1/3以上是北京户口的学生,还有其他北京高等院校,招生的生源中,北京户口比例更高,而且北京高中毕业生在全国占比很少。所以其他地方的孩子怎么与北京户口的孩子相比?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也不小哪。

3

不少家长看见孩子的同学在外上补习班,或学奥数,或学艺体等,也不管自己孩子是否愿意,有无兴趣,赶紧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不管三七二十一,学了再说。上辅导班未必全是坏事,但起码应该考虑孩子的兴趣所在吧。如果孩子喜欢画画,逼着他学奥数,因为小升初奥赛奖是上重点初中的通行证。或者孩子讨厌练琴,逼着他学钢琴,仅为了升初中艺体加分。这种功利性极强的学习会不会适得其反?

4

更有家长私下给教孩子的老师送礼。想到老师收了礼,对孩子自然多关照,在班上当个小干部。有没有考虑到:老师收了礼,在家长和孩子面前全是表扬孩子,不说孩子半点缺点,将来孩子抗挫折能力不好说;或者孩子当小干部,肆意利用老师关照和职权指挥其他同学,与同学关系紧张。我们说一个人的智商、情商、财商、逆商是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送礼对孩子的情商、逆商培养不好吧。

5

国人基本接受了成绩不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孩子小学时成绩不够理想,家长心里着急很正常。但是不能病急乱投医,抓紧时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孩子克服困难。比如孩子在家里写作业,家长在一旁看书学习,让孩子感觉有家长陪着他一块儿努力学习,自己不是孤军奋战就行。周末、节假日,带着孩子参观画展、博物馆、听音乐会等,发现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加以培养。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

6

把时间放长远点,从人生百十年来看,孩子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很短暂的,只要有进步、孩子努力就行,不用非要孩子每次考试满分,或者奥赛获奖等。因为,人的学习是终生的,不是只有学校里才学习,本科、硕士、博士毕业了,依然要学习,工作中不停学习才能提高效率。学会纵向比较孩子,有进步就好,请勿横向比较,别人家的孩子永远优秀。

注意事项

文中图片均来源百度图片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