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28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日常养生好习惯(林晓芸推荐)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然而林晓芸(Andrea)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起居有规律,“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这些对于我们的健康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可见只有注重科学的养生方法才能让我们更加健康幸福。
方法/步骤
1

每天快走半小时久坐是健康的大敌。报告显示,缺乏运动会使人的寿命减少3~5年,癌症、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升高25%~50%,而每天只需走路20分钟,每年就能帮助3.7万人远离慢病导致的过早死亡。走路适合大多数人,每次20~30分钟,每周2~3次。最好稍微加快速度,配合手臂摆动,拍打肩﹑胸﹑腹﹑腰等部位,有舒筋活络﹑缓解紧张﹑消除疲劳的效果。周迎春建议,还可以一边走一边逆时针揉腹部,坚持“食后即以热手摩腹”,认为“能除百病”。

2

多吃果蔬少吃肉WHO报告指出,遏制糖尿病和肥胖的上升趋势可减少早亡风险,这主要与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有关。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发现,50岁左右的中年人,每日摄取的热量有20%来自动物蛋白(主要是肉类或乳制品),其死于癌症或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4倍,在接下来的18年里死亡的风险增加近2倍,而植物性蛋白(如豆制品等)摄入较多的中年人不存在早亡风险。果蔬中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质,可延缓酒精、烟草、肥胖带来的危害。欧洲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果蔬摄入量超过569克的人,比摄入量少于249克的人早亡风险降低10%,寿命延长1年多;假如日均再多吃200克果蔬,早亡风险再降6%。经常喝酒吸烟的人,每日食用560克以上果蔬,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降低15%。

3

警惕盘中隐形盐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因高盐饮食导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约为160万。WHO建议,各国要通过政府干预,把高血压患者减少25%,平均食盐摄入量减少30%。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是6克,但饮食中的隐形盐也要引起注意,比如一瓶酱油的含盐量最低也在15%以上;每100克味精中含盐量为20.7克;汉堡、薯条、方便面、罐头、腌制食品也是藏盐大户;奶酪、面包、饼干等发酵前需要抹上一层盐,也要少吃。

4

饮酒不超过一杯早在2006年,WHO就将中国列为酒精“重灾区”,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高于吸烟。研究发现,有60种疾病是酗酒造成的,其中包括引起早亡的肝硬化、肝癌等。马上要到春节了,周迎春建议大家在聚餐时,能不喝酒就不喝,提前想好“拒酒词”,即使喝也最好不要超过一杯,更不要空腹喝或“一口闷”。

5

每口饭嚼20次以色列研究发现,胃口不好的老人易早亡。周迎春指出,中医有“人以胃气为本,以及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说法。胃不仅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还参与调节几乎全身所有器官的活动。建议中老年人吃饭要定时定量,少吃多餐,细嚼慢咽,每口咀嚼不低于20次,以减轻肠胃负担。平时多按摩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盖下面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也能提高脾胃功能。

6

经常笑出声来笑声能促使人体发生变化,改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因此小编要给的长寿处方是,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事,笑出声来,并把这快乐传递给别人。

7

周末回归大自然多去户外,重回大自然,有助于提升情绪和自信心。经常接触自然界的人更少生气、抑郁和紧张。户外散步和骑自行车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可降低心脏病风险。快走、钓鱼、划船和种花种菜等都是很好的户外运动方式。不用担心居住的附近没有山脉或者海洋,利用周末去当地公园、植物园等“绿色地带”也有同样的效果。

8

每周花2小时热心帮助别人研究发现,与从来不帮助别人的老人相比,经常帮助朋友、亲戚或邻居的老人明显感觉更快乐,身体也更健康。70岁以上老人每年参加志愿活动100小时(每周只需2小时)就可获得多种保健受益,包括缓解抑郁、减轻体重、减少失眠和增强免疫力等。

9

多接触动物宠物提供给老人友谊和温暖,让老人拥有倾诉对象,从而释放压力,多接触宠物的人,能拥有稳定的血压、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除了猫和狗,在家中设立水族箱、养一只小鹦鹉等都有帮助。如不愿在家中养宠物,去动物园、水族馆多接触小动物,做动物收容所的志愿者,或者经常遛遛邻居家的狗,也有同样的效果。

10

每天必听音乐听音乐有助于缓解焦虑,帮助睡眠、增强记忆,还能促进伤口愈合,降低与压力有关的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从而增强免疫力。对老人来说,每天听音乐,还可以降低血压、缓解关节炎疼痛和加速中风后康复,甚至能抑制认知障碍症的病情发展。音乐能唤起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尤其在清晨,选择快节奏的、愉悦的音乐能让你维持一天的好心情。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