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81今日阅读:3今日分享:40

繁体国字如何写

繁体国字如何写
方法/步骤
1

国(拼音:guó)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本义指疆域,地域。这个意思后来写作“域”。引申指地区,区域。又引申指分封的诸侯国。后泛指国家。也指国都。

2

“国”的初文是“或”,也是“域”的古字。左图A、右图1-5是周代中期金文,就是较早的“国”。字本义是“邦国”“封邑”。字的构形,有土地(“一”),有保卫城池土地的武力“戈”。右图2中,“囗”的四方都有一横,这四横可能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到了周代晚期的金文(左图B;右图5、8 亦有秦汉以后之说),“或”因借用为或然之“或”及疑惑之“或”,外面加了个“囗(wéi)”,表示疆土地域的范围,读guó。秦代的小篆(左图C)继承了晚周金文的形体,后隶变为左图D和楷化为图E。便把“国”变成定型的方块字了。

3

洪秀全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后,具有浓郁帝土思想的他也在“国”字上用了一番心思。在他看来,他所建立的“国家”的“国”字中,不应与一个表示大概或可能等“疑惑”之意的“或”字谐音,要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就得将“国”字改一下。于是在1853年,诏令将“国”字中的“或”字改为“王”字,即左图F的字形,这样才与他自称的“天王”二字相符,同时也与他一心要代替上帝主宰一切的思想相吻合。洪秀全将“国”字改为“囯”后,使之成为自己国家政权的专用字,立即颁诏天下,遵照执行,并规定凡是其他国名、地名不得用“国”字,只能用“郭”的字替代。不过洪秀全颁行的这个“囯”也只用了十多年。 [5]  魏晋六朝时代,在镜铭刻文里又出现了左图G的“囗”里从“民”的“囻”字。可能有“国以民为本”之意。反映了春秋时代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并且与“国”字形成强烈的对比。

4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代中期对汉字进行规范简化。据统计,“国”的异体有40多种,除上述形体外,还有“囗”中加“氏”、加“戈”、加“方”、加“主”字等和三个秦代表“国”字等。在选择规范字时,起了争议。“囯”历史悠久,容易书写,太平天国时期曾广泛使用,但是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囯”并不符合时代潮流;“囻”符合当时现状,也曾使用于民国时期,但因为过于生僻,没有广泛使用。“囗”也曾被用来做“国”的简化字,但极易与“口”混淆,最终也没有被采用。时任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的郭沫若提议,“囯”里面再加一个点,成为“国(左图H)”,既便于书写,又有“祖国美好如玉”的意思,于是全体通过。有资料显示,在宋元时代的话本、唱词等民间文学作品里也出现了今天通用的简化“国”字。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