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14今日阅读:22今日分享:22

用慢慢等待融化逆反期孩子心中的坚冰

一、令人头痛的逆反困境我长期咨询的范围大部分是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孩子,孩子越小,家长改变越早,孩子的进步越容易,效果越好。不过近一两年,也做了一些中学阶段的咨询(目前也开展远离父母留学海外学子的长期网络心理支持工作)。有一些中学生的问题也是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善的,只要父母改变教育方式,亲子关系有了改善,孩子的改变也可能是立杆见影的。但是有一部分的确是很困难的,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长期不合理的教育方式的影响之下,孩子很逆反,亲子关系也僵硬,又有网瘾和不良少年的影响等问题。有的孩子死活不肯上学;有的孩子会把门锁上,一个星期都不出门玩游戏——孩子心中已经有厚厚的坚冰。此时家长叫苦不迭,但是拿孩子毫无办法。以前管用的打骂等方法此时全部失效,而且越是严厉孩子的反抗越大,结果越糟糕。此时孩子真是“豆腐掉灰里,打不得,拍不得”。后悔吗?那是必须的。但是有什么用?我只是期望父母们引以为戒,及早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因为高压政策暂时有效就沾沾自喜,万一等到陷入这种困境之后再寻求我的帮助,那时我也觉得困难啊。二、只要肯慢慢等待就有希望但是没有希望了吗?不是,只要肯慢慢等待,孩子的改变还是可以期望的。破解僵局的第一把钥匙就是抛开一切纠结,把亲子关系的改善放在第一位,别去在很多事情上较真儿,慢慢等孩子心中的坚冰融化。1、打破自我封闭的僵局半年前一位妈妈找到我,她的孩子上初中,由于家长从小的高标准严要求,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格培养,不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到了初中因为与老师和同学发生冲突而厌学。多次将自己反锁在家里,谁也不见,妈妈不得不翻窗户进房间跟他谈心。后来玩PSP掌上电脑变得更不喜欢与人交往,整天沉浸在那虚拟的世界。最后他不去学校了,还将房门反锁了,爷爷、奶奶、外婆谁都进不了。有时奶奶将饭菜放在门外方凳上,他等奶奶走了取来吃了再拿出来,又将房门反锁了——就是不上学。我和妈妈交谈了几次,我认为此时最主要的思路是先顺乎孩子的心理,不要逼他上学,不硬性限制他玩游戏,先着眼长远改善亲子关系,等孩子愿意和父母交流了,再慢慢帮他缓解内心的压力,利用我博文中讲到的方法提高承受能力。具备了这些条件之后,再去慢慢促使他改变。我此时也是黔驴技穷,没有立刻奏效的办法。妈妈认同我的建议,她也感到唯有如此才有改变的希望。我也帮助父母放低期望,放松心态,慢慢来,这样才能保证和孩子处理好亲子关系。我比较关注建议的效果,所以后来短信回访了几次。9月份,妈妈高兴地打来了电话,经过半年的耐心等待,孩子终于又愿意上学了。我也感到很高兴,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可行的。2、挽救于混乱的边缘还有一位高中的孩子,小学时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但是由于父母从小对孩子过于严厉,不考虑孩子的心理,再加上学校风气不好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近两年多非常叛逆,初三的时候经常和一些社会上的孩子来往密切,逃学,吸烟,去网吧......,还一度辍学,到了高中甚至有了很多打架,甚至类似犯罪的行为。几次送到特训学校,都没有效果。妈妈苦恼极了,一年之前找到我。开始她甚至不想见孩子了,提起孩子就愤恨难平。我帮她分析了自己的问题,指出孩子本来是一个好孩子,妈妈许多错误的做法对孩子的现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她恍然大悟,非常后悔,不再怨恨孩子了。我给妈妈的建议同样是先放低对孩子的要求,对很多事情不去较真儿,先多顺乎孩子的心理,着力处理好亲子关系,力争自己能对孩子有影响力。过了半个多月,妈妈说:“这段时间我和孩子的关系有了较大的改善,之前的敌对戒备的情绪消退了,有时,儿子差不多能够和初二以前一样和我交流,只是很多意见我们还不能达成共识。但在遇到问题时,我和儿子反复商量无效,我还是不能控制自己焦虑急躁的情绪.”初期妈妈的习惯性思维还存在,经常为一些事情而较真,经过反反复复多次,在我的劝说之下终于体验到不较真儿的好处。慢慢地,亲子关系好多了,孩子也愿意和她说话,也比较懂事了。但是还是经常逃课,说是去学校老师却没见到。后来因为卷入一些事情较深而不得不到外地去躲避,打过工,终于体验到打工的不易,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样轻松自由。这期间,我给父母唯一的建议就是不要逼孩子,而是多理解他,顺着他的心理来,始终把处理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现在和父母沟通交流得不错,和父母吐露了很多真实的想法。今年九月份就上学了,下决心好好读书,各方面也比较懂事,上课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只是由于确实两三年没有好好学习了,暂时遇到了不少困难。3、从倒数开始救赎有一位妈妈在我这里做长期咨询,妈妈说了她家的亲身经历,改变是由爸爸妈妈完成的,但是这个例子会给很多陷入网瘾泥潭的家庭给予启发和信心。孩子现在上初三,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网络游戏,小学成一直处在中上水平。初中后孩子住校,周末想把玩的时间延长,父母觉得也算合理,所以就答应了。可是孩子经常不守时,妈妈说:“我当时如果能象您说的那样有个弹性就好了,我只知道一味的让他下,和他发脾气,说一些不好的话,所以经常有冲突。老公也很生气,会训儿子,因而也就和儿子有了更大的冲突,在这期间曾动手打过儿子几次。到了初二上学期时我们对儿子就有些失控了,他在这时正处在发育期是最叛逆的时候,他会和同学去网吧,成绩也滑了下来,在这期间有一次,他父亲很晚回家看到他还在玩,很生气的说他,因为儿子顶嘴,他们俩争执起来,动起手来。后来我们也没有办法,不知怎么去做,到了期末孩子的成绩基本上是班级倒数了。” 后来家长慢慢地顺着孩子的心理来,允许他在家上网,虽然有时也会有玩得时间很长,但是亲子关系好多了。到了开学之后,只有周未回家玩,冲突也不那么多了,不过每次还是6个小时以上。孩子的成绩有了提高,他的学习有些兴趣了,成绩也一直在提高,进入良性循环,到初三成绩是中上水平了。孩子其实本意是想学好的,如果家长能够顺着孩子的心理来,让孩子心情愉快了,不有意和父母对着干,那么孩子自身的上进心可能会自然显现,就是一个进步的有利条件。4、理解和接纳的力量最近做了一例高三学生的咨询,这个孩子非常叛逆,厌学、暴躁,和父母从来不沟通。妈妈找到我,我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和孩子一次咨询下来,我没有和他讲任何道理,只是理解和接纳他的言论、行为,但是咨询之后妈妈说:孩子说与您谈后,他自己也要思考自己做错的地方,有反思自己的意识了。这就是理解和接纳的力量,即使这样一个孩子,在理解和接纳之下,也会融化胸中的冰川。三、关系放在第一位,不要去较真儿咨询中也有过一些很可惜的教训。父母总是忍不住去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去顺乎孩子的心理,结果好不容易看到亲子关系有了好转,又被殆尽,前功尽弃。有个孩子小学学习很好,初一成绩逐渐下滑,慢慢变成倒数的学生。孩子自己的、来自老师的压力很大,自残都不会觉得痛。终于压得他坚决不想上学了。妈妈找到我,他们的亲子关系以前很紧张。我同样建议把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先顺乎孩子的心理,去理解他,争取关系好了之后,再对他能有影响力。妈妈按照我的建议做了,我们也一起讨论应该如何具体去做,短期内亲子关系的确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可惜的是,妈妈总是忍不住禁止孩子去做什么事,忍不住去较真儿,结果发生剧烈的冲突,把前期努力破坏殆尽。上面提到的第4个例子也是如此。后来我又和孩子进行了第二次沟通,聊得比较顺畅,孩子虽然说不想和父母主动沟通,但是交流后主动把我们的一段聊天记录给妈妈看,没想到妈妈很生气地责怪他。孩子很生气,做出了出格的举动,当晚跑出去一夜未归。辛苦建立起来的一些沟通、关系就破坏了。还有一个咨询的孩子小学学习很好,初中之后不适应作业很多的情况,经常完不成,结果学习的压力很大。逐渐沉迷于网络,家长开始采取了一些所谓心理专家的建议,不考虑孩子的心理,就给孩子立规矩,然后采取强制措施坚决执行。结果冲突越来越大,孩子也越来逆反。后来妈妈反思,是否应该满足孩子的要求,让他玩个够,实行了一段时间显现了效果,孩子玩痛快了之后愿意和父母交流了。不过爸爸总是忍不住要去催促孩子,几次都是这样,结果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沟通破坏了,事情越来越难办。 最好预防为主,早早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如果实在没有及时开悟的运气,被孩子强烈的反抗折腾得无可奈何的时候,就要付出更多忍耐和克制,喝下自己酿造的苦酒,努力改善被自己破坏的亲子关系,慢慢等待自己一手缔造的坚冰融化,除此之外,我就黔驴技穷了。后记:2013年3月,一位妈妈告诉我她看了本文之后的变化。上初三的儿子因为不想上学校组织的假期补课而和我发生冲突,我俩吵了起来,他气愤地说:我就是不上学照样给你考上重点。然后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门也不和父母说话,不怎么吃饭睡觉,就是玩电脑游戏,这样持续了一个半月。当时我真的很着急,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维尼老师的博文,才恍然大悟:是我的教育方式不正确才导致这样的结果。我按照维尼老师的博文“慢慢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的方法去做,给他生活上的关心,这几天有了明显的变化,他和我说话了,也有乐模样了,能和同学出去玩,并且开始学习他喜欢的美术了。谢谢维尼老师帮我走出了困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