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0今日阅读:126今日分享:42

“中国式补钙”背后的故事【原创】

文/圆融一笑 图/网络麦子出生以后,医院就嘱咐要给孩子吃伊可新和补钙的药,当时医院就给开了不少。后来吃完之后,我们又去妇幼保健院买了一些。大概在麦子10个月的时候,这两样东西就没有吃了。原因是我和麦子妈妈都比较懒,原来的吃完了就没有再去买。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就觉得很愧疚,在心里提醒自己要赶紧去买,结果还是没有买。时间长了,我还产生了一点点恐慌情绪:这么久没吃了,会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不过现在看起来我的担心完全是杞人忧天。麦子现在17个月,身高、体重一切正常,也很少生病。我忽然想到:我妈妈怀我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有叶酸,生了我之后,也不知道有什么伊可新、补钙颗粒和DHA等名目繁多的药品。总之,从前到后,妈妈和孩子就只是吃五谷杂粮、蔬菜搭配一些肉食。就这样生养成长起来的人,现在也不见身体有什么问题。由此可见,补这补那的规定固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肯定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需按照规定去做的。既然没有强制规定,那为什么给婴儿吃补钙药物的行为这么普遍呢?表面看来,是医院的提倡起了最主要的推动作用。我们总是对医生有一种盲目的信任。要是往深里看,这里面应该更多的是牵涉到很多利益方。药品生产、销售整个系统就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中国有多少孕妇?一年能出生多少新生儿?据悉,中国平均每年的新生儿数量约为两千万。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每一个新生儿都补钙一直补到上小学,那么一个孩子花在补钙上的开销最少也得几千上万块钱。这就是一个大生意,医药代表肯定会紧紧地抓住医生,医生就一定会好好地忽悠大众。不是说补钙就不好,有时候补充钙和其他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都是必须的。关键是补充的方式是否科学?如果孕妇或者婴儿很缺某种元素,那么就有必要通过药物来补充。要是可以通过食物可以摄取到这些营养元素,就不一定非得再吃药物来补充。“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心补”是中国的一句老话。这句话把人体的保健原则说得很明白: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人应该尽量少吃药或者不吃药。饮食调理、适当运动加愉快的心情足以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正如防辐射服一样,各种补钙药品都不是孕妇和婴儿必须的。我们可以适量吃一点,却没有必要非得坚持年复一年地吃。本来很多事情我们以为是从西方学来的先进经验,实际上有些只是我们国人自以为是的做法。我们要理性对待“中国式补钙”。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