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37今日阅读:84今日分享:32

地震要注意什么

防震当发现房屋开始摇晃时,第一时间就能确知去哪儿躲避非常重要。如果在地震发生前就做好了准备和演习,你和家人就能在察觉震感的第一时间及时、正确地作出反应。防震演习可以让每个家庭成员知道如何应对地震。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知道各个房间的安全及危险地点在哪里:  (1) 安全地点:最佳安全点是坚固的家具下面或旁边,例如书桌或其他硬质桌子之下;有支撑的拱廊下,紧贴内部承重墙的地方也较安全;  (2) 危险地点:窗户、悬挂物件、镜子、壁炉以及较高的未固定家具边。  通过亲身体验如何在安全地点安身来巩固这些知识,对儿童尤其重要。  在进行以上演练后的几天或几周内,进行紧急演练,以巩固知识。  做好应付震后受灾情况的身心准备。  逃生事先进行准备,可以减少地震带来的冲击。做一些适当的应急储备,并告诉你的家人在灾难中和灾难之后该做些什么。  当灾难发生时,你很可能在72小时之内得不到任何救助。因此,至少要学会如何撑过这72个小时。  地震中地面的运动一般不会造成直接伤亡。大多数伤亡是由建筑物的坍塌以及次生灾害造成。  第一节 日常准备从细从精  物资储备  为突发状况准备趁手的应急物品。  1. 水  每人每天至少需储备3.8升的水,并按此标准一次备够72小时之用。一般情况下,一个活跃的正常人,光饮用水每天就需要消耗1.9升。为了保证足够的量,应考虑以下因素:  (1) 个体需求量因年龄、体质、活动量、饮食、气候等而有差异;  (2) 儿童、哺乳期妇女、病人需水量更大;  (3) 高温天气会使需水量成倍增加;  (4) 医疗紧急情况会需要更多的水。  建议你购买一些瓶装水。要注意保质期。  如果你准备用自己的容器装水,你应该从军用品或者野营用品专门店购买那种不漏气的、专门储存食品的盛水容器。在装水之前,要用餐具专用洗涤剂和水清洗容器,并用水冲净,以免洗涤剂残留。容器内的水必须定期更换。除了水之外,还需要一些净化用的药片,比如哈拉宗(Halazone)、高碘甘氨酸 (Globaline),但在使用这些药片之前,一定要先看看瓶子上的标签。请向专业人士或医护人员咨询上述药品的使用!  2. 食品  准备足够72小时之用的听装食品或脱水食品、奶粉以及听装果汁。干麦片、水果和无盐干果是很好的营养源。  请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选择那些让你容易口渴的食品。选择无盐饼干、全麦麦片和富含流质的罐装食品。  (2) 只储备无需冷藏、烹饪或特殊处理的食品,类似食品可供选择的有很多。  (3) 别忘了应包括婴儿和特殊饮食需要者的食品。你还应该准备一些厨房用具和炊具,尤其是手动开罐器。  3. 应急灯和备用电池  在你的床边、工作地点以及车里放一盏应急灯。不要在地震后使用火柴或蜡烛,除非你能确定没有瓦斯泄漏。  4. 便携式收音机等  大多数电话将会无法使用或只能供紧急用途, 所以收音机将会是你最好的信息来源。如有可能,你还应当准备电池供电的无线对讲机。  5. 急救箱和急救手册  在家里和车里准备一个急救箱,同时,备一本由本国红十字会制作的《标准急救和个人安全手册》或类似手册。让你的家人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和人工呼吸课程。  6. 灭火器  在你的家里和车里都要配备灭火器。一些灭火器仅适用于特定的火源——电引发的火灾、油脂引发的火灾,或者煤气引发的火灾等。ABC(多用途干粉)灭火器可安全使用于任何种类的火源。当地消防部门可以教你如何正确地使用灭火器。  7. 特殊用品  准备必要的特殊用品,比如药品、备用眼镜、隐形眼镜护理液、助听器电池、婴儿物品(婴儿食品、尿布、奶瓶和奶嘴)、卫生用品(小湿巾和手纸)等家人所需的物品。  8. 重要文件和现金  确保在自动取款机、银行和信用卡系统瘫痪时,有足够的现金可用。同时,保留信用证明、身份证和一些重要文件的复印件,比如存折、保险单和财务记录等。  9. 工具  除了准备一个管钳和一个可调扳手(用来关闭气阀和水管),你要有一个打火机、一盒装在防水盒子里的火柴和一个用来呼叫援救人员的哨子。  10. 衣服  如果你所处的地区天气寒冷,必须要考虑保暖。地震过后你可能无法取暖,要考虑到御寒衣服和睡觉用品。确保每个人有一整套换洗的衣服和鞋子,这包括夹克衫或外衣、长裤、长袖衫、结实的鞋、帽子、手套和围巾、睡袋或暖毯(每人一件)。  11. 宠物用品  为你的宠物寻找一个安全的地点,准备一些必需品,确保你的宠物有准确的身份证明以及最新的兽医登记,同时准备好一个宠物笼和一条皮带。   抗震准备  地震发生时,你应该关闭家中的水电设施来降低灾害风险。平时要教会能担负起责任的家庭成员如何关闭燃气阀门、电闸以及水阀。如果你需要更多关于水电设备的信息,请向当地供电、供水和燃气供应部门咨询。  一定要确保:  (1) 切断保险丝或跳闸;  (2) 关闭煤气阀门;  (3) 关闭自来水阀门。   隐患排查  你可以通过在家中进行“地震隐患排查”来寻找地震中可能出现的隐患。你需要做的只是巡视你的房间,设想地震时房中会发生什么,用你的常识来进行预测,找出隐患。  一些可能的隐患有:  (1) 在地震中可能会倒塌的又高又重的家具,比如书架、橱柜,或是定制的组合柜,应当设法固定;  (2) 可能会从管道上脱离并碎裂的热水器;  (3) 可能发生移动、扯坏煤气管道或电线的物品;  (4) 悬挂在高处较重的盆栽植物,有可能脱钩坠落;  (5) 挂在床上方较重的相框或镜子,有可能在地震中坠落;  (6) 橱柜或别的柜子剧烈晃动时,柜子的插销可能会松动打开;  (7) 放置在开放式储物架上的易碎品或重物可能会坠落摔碎;  (8) 石制烟囱可能压垮无支撑的房顶并崩塌;  (9) 易燃液体,如油漆及清洁剂,应储存于车库或是室外储物室中(而不是室内)。  请设法逐个排除这些隐患,妥善安置各种重物,把不妥的重物重新放置。防疫人们常常会误解自然灾害与传染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人们会从尸体联想到传染病,从而引发恐惧并常常认为“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然而,灾后疫情暴发的风险主要与是否有安全的水源和卫生设施、人群密度、人群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医疗服务等相关,与当地的疫病生态相互作用,并最终影响传播性疾病暴发风险的大小以及感染人群的死亡率。第一节 灾后卫生指南水源安全、卫生条件、场所持续提供安全饮用水的保障,是大灾后最重要的一项防疫措施。氯化物是可以广泛获得、廉价易用的药品,用它可以有效抑制水中的大多数病原菌。人员安置计划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水源,保证卫生条件以及每个人都需要有相应的空间。基础医疗护理条件最基本的医疗护理条件对于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常见病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提供进入二级和三级医护设施的渠道。以下一些措施可以减轻传染病的影响:(1) 尽早诊断和治疗腹泻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特别是那些5岁以下的幼儿;(2) 在疟疾高发区尽早诊断和治疗疟疾,发烧24小时内,用青霉素为主的综合疗法来治疗恶性疟疾;(3) 针对主要传染性疾病的医护和防治措施;(4) 正确的伤口清洁和护理,伴随灾后的伤口处理,应予以注射破伤风疫苗(适当选择有或没有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疫苗) ;(5) 提供必要的药品,设置一个医疗应急箱,例如处理腹泻病的口服补液盐、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抗菌素等。因此,在传播卫生知识时,宣教重点在于:(1) 好的洗手习惯;(2) 安全的食物准备方式;(3) 煮沸水或氯化处理水;(4) 发烧的早期诊治;(5) 在疟疾高发区,使用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6) 与当地疾病流行情况相适应的传病媒介控制。第二节 灾 后 防 疫监测和早期预警系统尽早发现有流行倾向的病例是保证迅速控制疫情的关键。监测和早期预警系统应及早建立,以发现疾病的暴发并监控当地重要的流行病。监测系统是否应包括某种重点疾病,应基于对该传染病危险性的系统评估。医疗工作者应该训练识别重点疾病,并且迅速向上级卫生部门汇报。为应对疾病暴发,需要有迅速进行化验采样、储存和运输样本的手段,以便进一步监测研究。免疫在之前没有进行广泛接种的地区,大规模麻疹免疫和补充维生素A非常重要。对于那些在15岁以下人群中接种覆盖率低于90%的区域里,应该尽快进行大面积地接种麻疹疫苗。接种的优先年龄段应该在6个月到5岁,如果资源足够的话,可上至15岁。目前不推荐伤寒疫苗用于大面积预防伤寒病。根据当地的情况,可以把接种疫苗与其他预防手段结合, 防止伤寒在灾区的暴发。一般来说,不推荐使用甲型肝炎疫苗用于防止该病在灾区的暴发。霍乱疫苗的后勤相关工作的复杂性限制了它的广泛适用。尽管它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有帮助的,但并不能替代足量水和好的卫生条件。相对于其他公共卫生条件的重要性,霍乱疫苗的有效性还未在灾难波及地区得到评估。预防疟疾和登革热对疟疾需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这应该建立于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广泛评估的基础上,主要包括寄生虫类别和病菌携带源等。灾后的大水可能推迟蚊子数量的滋长,这就给我们时间来实施预防措施,比如在室内喷洒杀虫剂,或者重新处理和安置经杀虫剂处理过的捕蚊网,特别是在那些之前已经在使用长效杀虫剂的地区。在恶性疟疾发病的地区,应该提供免费的青霉素为主的综合治疗。而且尽快发现发烧的病例对减少死亡人数也很必要。对于登革热,主要的预防措施应该集中于对病原携带源的控制。在社区里,应该重点动员民众消除蚊子的滋生地并进行卫生教育,具体来说:(1) 保证所有储水的器皿随时用盖子封闭;(2) 清除和破坏有可能存水的器皿或残骸,比如瓶子、轮胎、罐子。 心理恢复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遭受打击,目睹死亡和毁灭,会造成焦虑、紧张、恐惧等急性心理创伤,甚至留下无法弥补的长久心理伤害。灾难发生后及时进行心理援助,可以帮助灾难亲历者最大限度地利用积极应对技能,面对和走出可能的心理阴影。抢险救援人员的心理疏导也不能忽视。满目疮痍的灾难现场会带给他们极大的心理压力。本章摘选美国民间救援组织社区紧急搜救队(CERT)的灾后心理救助课程,仅供参考。  第一节 灾后心理反应简述  遭遇灾难后,人通常会经历一系列心理反应,以下是一些较为普遍的反应:  (1) 兴奋或生气,拒绝他人帮助,没有食欲;  (2) 自责或责备他人,情绪不稳,伴有头部或胸部疼痛;  (3) 拒绝与他人沟通,将自己封闭起来,拉肚子、胃疼、恶心;  (4) 惧怕回忆,极度活跃,感到头晕、麻木或不知所措;  (5) 大量饮酒和服用药物,感觉无助;  (6) 常做噩梦,难以集中精神,记忆力减退;  (7) 失眠、抑郁;  (8) 疲劳、无力。  第二节 援助生还者  生还者阶段心理反应  从灾难发生到灾后,当事人会经历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反应,这些反应的强度和类别因人而异,与当事人是否有过相同的经历、被困时间的长短以及生存所需是否得到满足等因素都有关联。一些研究显示,随着灾难的发生,当事人的情绪会经历几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1. 受冲击阶段  灾难发生的一刹那,很多人并不会感到害怕,有人甚至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此时,人的活动只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2. 整理阶段  生还者在评估自己的损失后,立即开始搜索其余的幸存者。此时,人们会自发地组成搜索、营救以及紧急医疗救助等应急救援组织。  3. 营救阶段  救援小组开始指挥营救工作,此时,生还者对于救助人员均报以绝对信任,并且会无条件服从,跟从他们迅速地聚集在安全地带,因此,救援人员最好穿着标志醒目的衣服,以便生还者迅速找到他们。  4. 恢复阶段  此时,有些人可能会抱怨救援工作进展得不够迅速,甚至联合起来抵制救援人员,这种反应可能和幸存者接下来要面临寻找临时住所、交涉赔付等问题引发的紧张情绪有关。  应对  1. 自我缓解心理压力要诀  面对如此大的冲击,在灾难发生后,尽快让我们回复日常的生活状态是最重要的。以下就是一些简便的方法可以用来帮助自己。  1) 我们要  (1) 保证睡眠与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做一些放松和锻炼的活动;  (2) 保证基本饮食,食物和营养是我们战胜疾病创伤和康复的保证;  (3) 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人员表达。  2) 我们  (1)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一同分担悲痛;  (2)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痛苦;  (3) 不要阻止亲友对伤痛的诉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是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之一;  (4) 不要勉强自己和他人去遗忘痛苦,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更好的方式是与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一起去分担痛苦。  2. 救援者对灾民心理援助  1) 心理援助的注意点  (1) 一定要满足他们基本的食物及避难场所的需要以及一些紧急医疗救护,最好能够不断提供关于如何简单、准确地取得这些资源的信息;  (2) 对愿意分享他们的故事和情感的生还者,一定要聆听,记住,在感受方式上没有对和错;  (3) 一定要友好和富有同情心,即使他们很难相处;  (4) 一定要给他们提供关于灾难、损失和救援努力的准确信息,这有助于他们了解目前的情况;  (5) 尽量帮助他们联系朋友及亲人;  (6) 尽量让一家人待在一起,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以及其他亲人在一起;  (7) 尽量给他们切实可行的建议,使他们可以帮助自己;  (8) 告诉他们目前所提供救援服务的种类及所在位置,引导他们得到可以获得的帮助;  (9) 如果你知道还有更多的帮助和救援力量正在赶来,一定要在他们表现出害怕和担心的时候进行提醒。  2) 心理援助的禁忌  (1) 一定不要强迫生还者向你诉说他们的经历,尤其是涉及隐私的细节;  (2) 一定不要只给简单的安慰,比如:“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或者“至少你还活着”等;  (3) 一定不要告诉他们你个人认为他们现在应该怎么感受、怎么想和如何去做,以及之前他们应该怎么做;  (4) 一定不要空许诺言;  (5) 一定不要在需要这些服务的人们面前抱怨现有的服务或是救助活动。  第三节 救援者减压  救援人员和受灾的当事人一样会产生情绪反应,这是我们应该记住的很重要的一点。  救援人员应该留意自己和身边的同事所发出的心理受创的信号,并采取措施缓解压力。比如多锻炼、注意休息和增加营养都是缓解压力的方法。对于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1. 无论生还者还是救援者,一旦他们的情绪波动有所显露,救援团队应该及时进行干预  心理学家鼓励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为了避免“情绪超负荷”,在不影响救援工作的前提下,应该鼓励生还者和救援者毫无隐瞒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旁人需要做的只是倾听,而不要试图左右别人的感受。  2. 打好心理预防针  救援小组应该对自己的成员负责,在救援工作开始前,团队管理者应该事先告知组员将会看到的景象以及他们由此会产生的情绪反应,让组员做好心理准备。  3. 强调团队合作  和其他组员互相分担工作量和倾诉心理压力,有助于缓解压抑情绪。  4. 人员轮换  为避免过度疲劳,应该督促营救队员进行休息、轮流上岗。  5. 督促队员休息  队员在救援过程中精力高度集中,往往连续工作数小时,顾不上休息。此时,救援小组的管理人员要督促队员到离受灾现场远些的地方休息,从而缓解他们因灾难现场而引发的紧张情绪。  6. 准备足够营养品  要督促他们暂停手中的工作,吃东西、饮水补充体力。最后准备一些电解质饮料,不要提供含咖啡因和糖分的饮料。  7. 鼓励互相倾诉  鼓励队员将自己的感受向身边的队友诉说。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8. 不要突然调离组员  当救援工作进入尾声时,团队管理者应该逐步调离组员。先将他们从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调往比较严重地区,之后再派往受灾相对轻微的地区。如果突然之间将他们调离,会对他们构成额外的心理负担。  此外,在每天的救援工作结束后,管理者应该组织任务报告会议,鼓励救援人员描述他们所见到的景象、遭遇的困难以及心理感受。富有经验的营救人员发现这些措施都很有助于缓解压力。如果必要,最好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的帮助。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