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10今日阅读:91今日分享:37

脆弱拟杆菌bf839功能以及作用

抗癌,防癌,放化疗增效减毒
功能介绍
1

一、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    放化放疗除了能杀死癌细胞外,还会对正常组织器官造成伤害。造成免疫力低下、疼痛、腹泻、食欲下降、头疼、恶心呕吐、发烧、白细胞下降等毒副作用。1.提高免疫力,恢复体力,改善睡眠和精神状况。    放化疗药物会损伤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能力下降。脆弱拟杆菌BF839能增加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增强巨噬免疫细胞等的活性。通过重建完善的免疫系统,提高人体免疫力,恢复体力,改善睡眠和精神状况。脆弱拟杆菌BF839细胞壁完整肽聚糖和细菌裂解物呈现免疫原性,刺激宿主细胞上特异的TLR,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其中IL-10、IL-6和β转化生长因子,可促进Th0细胞向Th1增强免疫球蛋白的转化,产生IgA(免疫球蛋白A )。    脆弱拟杆菌BF839还能激活T细胞的非特异性功能,从而抵抗感染、细胞突变、肿瘤,并能增加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ature killer, N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特别是能增加血液中白细胞的含量,从而增强体液免疫应答,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并诱导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通过淋巴循环活化全身的免疫防御系统,增强机体抑制癌细胞增殖的能力。2.缓解肿瘤和放化疗引起的疼痛脆弱拟杆菌BF839能阻断肿瘤细胞对神经组织的破坏,抑制肿瘤细胞代谢中的毒素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并能减轻放化疗引起的炎症,缓解疼痛。肿瘤细胞一般呈膨胀性或者浸润性生长,易形成肿块而压迫周围组织引发疼痛。浸润性生长也可能侵犯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胸腹膜等而导致疼痛。另外,肿瘤细胞的高代谢和乏氧易造成组织代谢产物增加,特别是一些致痛物质如氢离子的增加,从而引起疼痛。脆弱拟杆菌BF839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使肿块变小,从而减少肿瘤细胞对各种组织及神经的压迫和侵犯,有效减轻疼痛。放化疗会引起静脉炎、黏膜炎、便秘而产生疼痛。脆弱拟杆菌BF839能有效的预防放化疗产生的各种炎症,并能调节胃肠消除便秘,以达到缓解、消除疼痛的效果。3.减轻腹泻、腹痛    化疗药物会损伤肠粘膜的完整性,引起肠胀气、肠痉挛,最终导致腹泻。腹泻约占化疗病人75%。CID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加速黏膜修复并预防继发性感染。脆弱拟杆菌BF839通过抑制致病性肠细菌、改善上皮屏障功能及调节免疫等方式,对腹泻进行控制,减轻对胃肠道的损伤。1.拮抗致病菌   化疗会破坏机体内正常菌群,形成致病菌易定植生长的外部环境,如合并肠道渗透性增加和免疫功能受损,导致黏膜易感染,造成腹泻、腹疼。脆弱拟杆菌BF839可与胃肠道上皮细胞和黏液层结合,竞争性抑制多种致病菌株,防止病原体定植,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免疫功能和防御屏障,进而防治腹泻、腹疼。2.维持屏障作用    肠道上皮渗透性增加后,有害病原体可进入到外围组织内,进而导致肠道功能的整体丧失。BF839可改善上皮的完整性,恢复肠道屏障作用,维持其正常功能。    黏蛋白在胃肠道内可发挥多种至关重要的作用,如防止细菌在黏膜内过度生长,为肠道菌群提供附着点及保护上皮细胞。化疗可改变黏蛋白动力学,降低肠道的屏障功能。脆弱拟杆菌BF839可通过维持肠上皮细胞的黏蛋白分泌功能,减轻化疗诱发性损伤的严重程度。3.抗炎效应    炎症反应在CID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抗肿瘤药物治疗可激活转录因子,进而激活大量促炎细胞因子。脆弱拟杆菌BF839具有强抗炎特性,可单一抑制促炎因子生成,并促进抗炎因子释放,从而有效对抗CID发病过程中炎症反应。4.预防氧化损伤    BF839具有抗氧化效应,可降低氧化损伤标志物的表达,能有效减少初期的组织损伤,进而减轻宿主炎症反应。    BF839可作用于CI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多个方面,即炎症反应、渗透性增加、病原体、黏蛋白和氧化应激。BF839可使依立替康处理大鼠小肠和大肠内的隐窝增殖显著增加,抑制细胞凋亡,同时还可预防依立替康诱发的空肠隐窝内杯状细胞增加,减少黏蛋白渗出,从而有效预防化疗导致的严重腹泻。    综上,BF839可通过多种机制预防和治疗CID,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减轻症状、缩短腹泻时间等,且耐受性良好。4.修复肠屏障,缓解恶心呕吐,增加食欲和营养吸收    放化疗后,肠屏障功能和营养吸收功能受到损伤。细菌、毒素、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导致人体的抵抗力较弱。脆弱拟杆菌BF839能调节结肠蛋白的结合能力,修复肠屏障,以缓解恶心呕吐症状,增加食欲和营养吸收。    (1)脆弱拟杆菌BF839维持离子泵的活性和紧密连接的完整性、激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热休克蛋白激酶70等,可使紧密连接蛋白ZO-2和蛋白激酶Cζ的表达上调并重新分布,重建连接复合体,启动屏障功能的修复。脆弱拟杆菌BF839通过竞争上皮结合位点,阻止有害病菌、毒素在胃肠道定植。同时可通过菌体表面的成分和分泌型胞外粘附因子,与胃黏膜肠道粘膜的上皮细胞结合,调节人类胃肠与结肠蛋白结合的能力,从而修复胃肠的损伤。(2)脆弱拟杆菌BF839能调整肠道菌群,使肠道微生态系统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活化肠黏膜内的相关淋巴组织,使SlgA抗体分泌增强,提高免疫识别力,并诱导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产生细胞因子,通过淋巴细胞再循环而活化全身免疫系统,从而加快肠屏障的恢复。    (3)脆弱拟杆菌BF839可以合成多种酶,增加机体对养分的消化利用,降低血氨、促进蛋白质代谢和乳糖吸收,且能提高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此外可以合成维生素B1、B2、B6、B12、烟酸和叶酸,抑制某些维生素分解菌,从而保障机体所需维生素的供应。5.提升白血球(WBC),改善化验指标    脆弱拟杆菌BF839在代谢过程中释放的元素经过一系列作用后,能缩短成熟粒细胞进入循环池的周期,增加白细胞数量。    化疗药物可损伤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免疫功能指标如E-玫瑰结试验、CH50、C3补体、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白介素II…等,在化疗后均可不同程度地较化疗前下降。尤其是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的降低危害巨大,轻则会造成口腔感染、急性肛周脓肿;重则会引发败血症,致死率高达30%~40%。大部分抗肿瘤化疗药物都有有免疫抑制作用。脆弱拟杆菌BF839在代谢过程中能释放的元素包含TNF-α,与内毒素、IFN-γ可活化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共同作用产生人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一种糖蛋白,含有174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20000)。它可诱导嗜中性粒细胞产生大量的循环嗜中性粒细胞,增加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正常情况下,新产生的成熟粒细胞5d进入循环池,而应用脆弱拟杆菌BF839后约2-3d进入循环池。使用脆弱拟杆菌BF839,患者WBC恢复正常平均需3-7d。

2

二、克服肿瘤的多重耐药性化疗期间,肿瘤细胞先天或者后天获得性对药物的抗药性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对多种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药物的耐受现象被称为多重耐药性。多重耐药性的存在,导致化疗的效果越来越差,临床通常用调换化疗药来规避。脆弱拟杆菌BF839能竞争性抑制P-GP与化疗药物的结合,减少细胞内药物的外流,从而增加肿瘤细胞内药物的聚集与滞留,抑制肿瘤细胞的多重耐药性。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分子杂交技术,已在许多人体肿瘤标本中检测到P-GP糖蛋白以及其编码MDR1和mRNA的表达。P-GP(P-Glyeo-protein)糖蛋白分子量为170kDa,又名PG-170,是一种能量依赖性的“药物泵”,能降低细胞膜对药物的通透性,并能将药物泵出细胞外,使细胞内药物聚集减少而耐药。    脆弱拟杆菌BF839能竞争性抑制P-GP与化疗药物的结合,减少细胞内药物的外流,从而增加肿瘤细胞内药物的聚集与滞留,抑制肿瘤细胞的多重耐药性。与P-GP其他抑制物——非离子去垢剂吐温80、奎尼丁、三氟拉嗪、生物碱类、双氢吡啶类的较大毒性相比,脆弱拟杆菌BF839作为没有毒副作用的自体菌优势明显。

3

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防止复发和转移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复发几率脆弱拟杆菌BF839能增强凋亡基因的表达,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肿瘤细胞含有强大的抗凋亡因子,并且通过自体端粒酶(Telomerase)RNA转录,获得无限增殖能力,且生命力极强,较难被完全杀灭。脆弱拟杆菌BF839能瓦解抗凋亡因子,抑制端粒酶的活性,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    恶性肿瘤细胞含有强大的BCL-2蛋白家族,在凋亡调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的成员BCL-2,BCL-XL,BCL-w,MCL-1,和A1有抗凋亡的作用,而BAX,BAK,和BAD却具有促凋亡功能。    脆弱拟杆菌BF839能增强凋亡促进基因bad 和Caspase家族中Caspase-3基因的表达,是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Caspase-3是各种凋亡刺激因子激活Caspase家族中的关键蛋白酶,活化后能使多种细胞骨架蛋白发生裂解,导致肿瘤细胞从所黏附的基质上脱落和细胞形态异常而出现凋亡。另一方面,活化的Caspase-3也可直接激活内源性核酸酶,最终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结果发现,在电镜下,脆弱拟杆菌BF839组中可见多处处于凋亡不同时期的癌细胞,呈灶状或弥散分布,而对照组凋亡细胞数量极少。脆弱拟杆菌BF839组和肿瘤对照组中的大肠癌移植瘤组织BCL-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0%和90%,bax基因的表达率分别为100%和40%。说明脆弱拟杆菌BF839可调节肿瘤细胞中bc1-2及bax基因的表达,最终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2.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阻断复发和转移    脆弱拟杆菌BF839能抑制肿瘤细胞新生血管形成,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以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恶变的肿瘤组织需要通过大量的新生血管来维持超高的营养供应。而放化疗并不能阻止血管的形成,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    原发肿瘤具有诱导新生血管生成的能力,重要的血管生成正调节因子包括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PD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等20余种,主要功能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活化,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形成管腔,稳定成熟的新生血管。    1.抑制血管生成正调节因子作用。    脆弱拟杆菌脆弱拟杆菌BF839能直接吸收正血管生成调节因子,作为自体营养,从而减弱其作用。    2.竞争性掠夺血管生成时的营养。    血管在生长时需要氨基酸、磷脂、线粒体、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脆弱拟杆菌脆弱拟杆菌BF839在生存繁殖过程中,掠夺血管生成的营养物质,从而降低血管的生成速度。    3.阻断血管内皮细胞生成。    内皮细胞是血管生成的重要原料。脆弱拟杆菌脆弱拟杆菌BF839在代谢过程中释放的元素(如IL-10、TNF-α等)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成。3.能阻断致癌物,防止肿瘤细胞生成    脆弱拟杆菌BF839能通过多种途径阻断致癌物对正常细胞的作用,破坏致癌环境,有效防止肿瘤细胞在机体内的生成。    1.BF839通过竞争上皮结合点,可以阻止致病菌在肠道定植,发挥竞争性排斥作用。同时,与有害菌竞争营养物质,并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造成不利于有害菌的环境。    2.BF839在肠道内产生的乳酸,能降低局部PH,抑制对酸敏感的肠道致病菌的生长。同时产生过氧化氢,也具有抑菌作用。    3.通过对细胞因子进行调节,可产生特异的抗菌肽或抗微生物因子,即所谓的细菌素。这些抗菌物质可以破坏细胞膜,干扰酶的合成,从而杀死易感细菌。    4.降低粪便酶活力,预防结肠癌。    5.酸化肠道,调节肠道菌群,从而减少有害菌的数量和改变胆汁溶解性,减少胆汁向致癌物二次胆汁酸的转化。    6.促进肠道蠕动,加快对粪便中有害的致癌物的排出。 4.阻断细胞恶变的诱导因素, 防止肿瘤细胞生成    脆弱拟杆菌BF839能维持体内微环境平衡,防止ras基因被激活,以阻断诱癌蛋白的产生,防止肿瘤细胞的生成。    ras基因(cKi-ras,c-Ha-ras和N-ras)的组成是能够编码一个21kd蛋白质(ras-p21)的具有高度保守性的基因家族,这个蛋白锚定在浆膜的胞质面,结合GTP和GDP,而且被认为能够传导控制细胞生长及分化的信号。ras基因稳定不被激活是人体细胞不发生变异的重要条件。ras基因激活构成癌基因,其表达产物Ras蛋白发生构型改变,功能也随之改变,与GDP的结合能力减弱,和GTP结合后不需外界生长信号的刺激便自身活化。此时Ras蛋白内在的GTP酶活性降低,或影响了GTP的活性,使Ras蛋白和GTP解离减少,失去了GTP与GDP的有节制的调节,活化状态的Ras蛋白持续地激活PLC产生第二信使,造成细胞不可控制地增殖,恶变。同时细胞凋亡减少,细胞间接触抑制增强也加速了这一过程。    通过对照组实验,体内脆弱拟杆菌BF839含量正常时,ras基因表现稳定;而脆弱拟杆菌BF839含量是正常含量的60%时,致癌蛋白ras-p21生成几率提高30%。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