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37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新婚回门有哪些注意事项?

回门是新婚夫妇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回娘家省亲,夫妇二人要出双入对的参拜女方父母,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婚俗礼节。如果你不了解结婚回门到底有哪些习俗讲究?那么就来看看这十三个新婚回门的注意事项。
方法/步骤
1

什么是回门回门又称“归宁”,亦即“回娘家”。旧时汉民族婚姻风俗。即女儿携女婿回女家认门拜亲。回门又称归宁,汉族传统婚俗。是指女子出嫁后首次回娘家探亲。新婚夫妇新婚的第三天后回岳父母家,对于新娘来说,则是初为人妇后回到自己的娘家。

2

回门时间结婚回门的时间各地不一,古时是结婚第三日、第六日或七、八、九日,也有满月回门省亲的。春秋时期就有回门之俗,后代沿袭至今。由于“回门”是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故称“双回门”,取成双成对的吉祥意。具体时间: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

3

结婚回门前的准备新娘家老人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好印象。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并根据各地不同,带上不同的礼品。有的带一只公鸡,取“吉祥如意”之意;有的带上些肉、鸡蛋、面等礼品;而更常见的还是奉橘子、苹果、香蕉、酒等,样式多不固定,但切忌回门礼为单,必须是双数,意为夫妻成双,合好百年,单数则不吉利。

4

回门装扮婚后回门时,新郎新娘都应像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如女方需要隆重举办回门宴,新郎新娘应精心挑选回门礼服。

5

新娘回门穿什么每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穿的衣服也有所不一样。但总体上还是有些相似之处的,首先是要新的,颜色要以喜气为主。比如大红色,因为现在这种纯的大红色衣服在平时不怎么能穿的出来,而我们的服装总不能穿这么一次就浪费掉,所以,为了平时也能够穿着,我们在色调上的选择要注意些,像是淡些的粉色,粉红,粉紫,或者深些的红色,像是铁锈红,暗红,反正只要围绕着这个鲜明些的色调就好。但是,要避免黑白灰蓝这几种颜色,毕竟看起来不喜庆。有些地方结婚那天穿了大红衣服,回娘家就不能再穿大红色,不过现在也没那么多的讲究。衣服的样式,可以选择衣服长裤,或者小套裙连衣裙之类的,衣服长裙看起来很有气质,小套裙看起来稳重端庄,连衣裙看起来清爽明媚,都是最佳的回门服饰。但要注意,裙子的话到膝长度就可以了,不宜过短。也也可以选择穿旗袍。服装也要根据一年四季的气温进行选择,春、秋天可以选择小毛衫、小套裙,夏季选择连衣裙,冬季的话选择漂亮的羽绒服就好。

6

结婚回门时具体人情世故的做法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饭后,不要急于回家,应再陪父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辞回家。并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

7

回门时应注意哪些回门时,旧俗规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时,新郎走在前面。因为这次回门是女儿新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称“走头趟”。在“双回门”后,一般不准在岳家过宿,必须当日返回男家,因为旧时有新婚一个月内不空房的风俗。

8

回门宴一般,新人结婚回门时,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女亲家广设华宴,款待新婿,这就是回门宴。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饭后,不要急于回家,应再陪父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辞回家。并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很多新人不懂回门宴的一些知识,经常弄出很多笑话,下面就来看看如何办好回门宴。

9

回门宴什么时间办对于回门宴的时间,有风俗说,需要在新人完婚之后的三天之内举办,不过,也有说,如果说大办的话,只要在同一年就可以了!不过,如果是同城,最好还是在三天之内完成,不然的话,总觉得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完,会有心理负担的!

10

回门宴邀请什么人回门宴,邀请的宾客,多半就是娘家的亲友,一般情况,就是因为婚宴的地方比较远,亲戚朋友不方便到场的;还有一种,就是因为婚宴的人数比较多,有一部分没有能够邀请到婚宴现场的,就在回门的时候,再邀请参加的。不过,无论是那种情况,这样的回门宴,规模都不会小也不会太大。毕竟仅仅是亲戚的话,人数是有限的,但是如果说算上娘家亲戚的朋友,这样的话,人数还是不少的!

11

回门宴仪式有很多回门宴严格意义上讲根本不能叫回门答谢宴(归宁大典)仪式,倒是很像又重演了一般结婚典礼,其实归宁是中国传统结婚仪式中最后一个步骤,如果真弄的和婚礼仪式一样就失去了真正的文化内涵和意义。1、回门答谢宴席必不可少的要突出一个主题那就是答谢,那么答谢谁?怎样答谢?这些要有专门的仪式配合来完成,礼是规矩,仪是表现,首先要谢谢天,谢谢地,(三拜),然后谢谢父母(三拜),还要谢谢来宾(三拜),姑爷与姑娘发喜糖仪式。2、回门宴上还要有例如,新娘给父母的赠礼;新郎与岳父岳母的互动;丈母娘总结出新郎的几个优点,以及丈母娘对新郎有什么要交待的。新郎做出承诺,并献花给父母,让翁婿之间的情谊表达铺展开来。3、回门仪式上,还要让新郎官致答谢辞,并展示自己的才华(暗合过去归宁之旅夸官之意),最后提示大家,这些环节就可以不再出现了:交换信物、交杯酒、拜堂!因为这些仪式只能做一次,这是给对方的承诺,一诺千金,代表一生一世,不必再许诺一次。但是,香槟仪式代表了庆祝、蛋糕仪式代表旺盛的生育、拥吻代表亲密恩爱;可以在回门仪式上再次体现。4、回门宴侧重于欢快、团圆,的气氛,整个仪式宴席要体现出来,这里有更多的民族民俗的东西可以展示,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戏剧表演可以在婚宴中穿插。并且在宴席的布置上也要豪华、喜庆。大红纱曼背景、灯光舞美、水晶T台、追光灯、泡泡机、彩虹机都可以用上,张灯结彩也可以,鲜花堆砌也可以,但尽量红色粉红为主,尽显豪华气派,但是一些过于西式的道具就免了。

12

不同地域间结婚回门的差异后世各地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

13

历史典故近代通常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一般,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留住时,则不同宿一室。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有力能趣办,次日即往,谓之复面拜门。不然三日、七日皆可,赏贺亦如女家之礼。”宋吴自牧《梦粱录·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鹅蛋,以金银缸儿盛油蜜,顿于盘中......并以茶饼鹅羊果物等合送去婿家,谓之‘送三朝礼’也。其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记,女亲家广设华宴,款待新婿,名曰会郎。”《再生缘》第七五回:“迅速光阴无几日,姑娘满月要回门。”钟毓龙《说杭州.婚姻.回郎》:“女家邀请亲之喜帖曰:某月某日小女于归,小婿即日庭谒。此即所友谓庭谒也。也名回郎。有单回郎与双回郎、灯彩回郎与不用灯彩之分......双回郎者,新娘亦去。”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