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19今日阅读:22今日分享:22

申请康奈尔MBA经验

今天很高兴邀请康奈尔大学MBA硕士Kevin来谈谈从职场过渡到MBA申请。随着中国留学生的大潮涌入美国,一直以来号称精英专属的MBA也不再那么遥不可及。各大留学网站甚至开辟出一块独立的区域来宣传,眼花缭乱的信息满天飞。然而即使如此,诸如“ MBA值得读吗?能带来什么帮助?”“要怎么从零开始准备?”“读MBA是否一定要出国”“我是否要先去工作几年?” “如何择校?”等问题依旧有如日经一般霸占各大论坛首页。Kevin He,男GPA:3.22|GMAT:760|TOEFL:111|毕业于国内985+211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后在上海国企从事工程咨询(建筑行业)2.5年Cornell Johnson Two-yearMBA (Class 2018)DIY申请君:当初为什么会想去申请?Kevin:最初申请,就是想要实现职业转换和自我提升。我在国企从事工程咨询近三年。感觉国企的氛围太过安逸,“温水煮青蛙”的生活不适合我的性格,所以想借助留学换个环境。再者国内建筑和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我在事业上很难有新的机会,我不想就这么浑浑噩噩下去,所以想换个工作。而且我所从事的工程咨询工作内容广度不够,比较狭窄。趁年轻,我想学习更多的金融,管理方面的知识,获得更多的国际曝光度。DIY申请君:为什么不选择和你本科专业更具相关性的?Kevin:我最开始是从Masterin Real Estate(房地产硕士)开始的,后来在做相关调查的时候,越来越觉得RE不是我想要的。而MBA则更符合和贴切我队未来的规划和目标。 ▵康奈尔校园一景DIY申请君:你现在已经收到了康奈尔的录取通知书了。当时是为什么会想要申请康奈尔的?或者更广泛一点,当时为什么选择美国?Kevin:首先选择美国,是因为将来无论是留美还是回国,北美MBA的认可度都很高。选择康奈尔的时候,其实我考虑了蛮多的。首先当然是冲着它常春藤的名气,再者就是其师生比例也不大,相对亲密,我觉得这样会更利于我学习。还有就是康奈尔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和我的目标方向也比较一致。总的来说,就是和我个人的背景,性格和未来规划都比较相符。DIY申请君:你刚刚也提到选择康奈尔的时候思考了很多。那么在择校这一块你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下吗?Kevin:我知道现在很多人申请学校的时候采用的是广撒网的方式。但我个人觉得这样是很不明智的。MBA的择校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去考虑师生比例,地理位置,就业方向,校园文化,奖学金等因素。因人而异,针对性的选校不仅可以节省申请成本,也会增大成功率。▵康奈尔校园一景DIY申请君:那备考和申请过程中,有什么你觉得需要特别注意的吗?Kevin:其实现在回过头去看,备考托福和GMAT其实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开心、自在的。因为你能看得见提高,会做就是会做,多练习分就会高。而申请其他部分就不是这样的,永远没有完美的申请方法,很多时候需要面对未知,去应对一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处理好这个心态问题,那MBA申请就已成功大半。我所理解的MBA申请和一般的Master申请的不同点在于,一般Master的申请最重要的部分可能在于写文章和考试,而MBA申请最重要的部分,是认识自己。从内在的角度看,申请者要先明白“我是谁,我做过什么,我独特在哪里,我未来想做些什么,MBA能帮到我什么,我能为学校提供什么“等等问题,这需要深刻的自我剖析和清醒的自我认知。最后把这些答案表现在简历和文章上面。用一份专业的简历(讲述过去)和几篇真挚的文书(描绘未来),来能完整真实的展现申请者的优点和规划。DIY申请君:关于文书和简历的撰写,你有什么建议吗?Kevin:文章和简历的措辞一定要由nativespeaker来修改,所以可以找符合资质的留学服务平台来帮忙修改。这点很重要,AdmissionOffice每年收到数百份来自中国的MBA申请,只录取20人左右。语言好的文章不会影响他们评估,但是语言不通、表达不畅则一定会减分,这点毋庸置疑。▵康奈尔校园一景Kevin:最后和大家说说面试的一些想法吧。每个学校都是需要面试的,有的甚至要小组群面,再进行单独面试。我觉得这和MBA的宗旨相关,因为就业率和薪资水平是MBA的一切。所以他们会想在一开始就找一个“毕业后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为学校就业率的平均工资做贡献”的候选人。所以准备MBA时,要牢记这一点,把自己作为一个职场人去申请,比把自己作为一个学生去申请要好。改简历、写文章、面试、社交,都想象自己在投行或是咨询从业,我觉得这是一个能申请成功的态度。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