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95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0-1岁宝宝喂养5个误区

喂养是家长最关注的育儿问题之一,很多宝妈对于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问题都有一定的认知偏差。熟悉育儿知识,让你再育儿路上少走弯路。0~1岁宝宝常见的5个喂养误区,你犯了几个?
工具/原料

宝宝喂养

方法/步骤
1

误区1:感冒时不能喂母乳

2

很多家长认为,妈妈感冒了千万不要母乳喂养,以免把病毒传染给宝宝。但实际上病毒不是通过母乳传给宝宝的,而是通过空气中的唾液传播传给宝宝的。而且这个时候,母乳中含有抗体,在这个时候摄取母乳其实有利于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但要注意的是,感冒的妈妈要注意勤换衣物,勤洗手,减少与宝宝的面对面接触,在喂养时戴上口罩。

3

误区2:辅食越“烂”越好

4

宝妈们认为宝宝口腔发育不完全,辅食要完全打成泥状,宝宝才能吃地更香,而且能避宝宝噎着。但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在最初给宝宝添加辅食时,确实应该让食物达到非常细腻的状态,但在宝宝长牙以后,特别是吃了2~3个月辅食之后,就应该适当调整辅食的稀稠度,从细腻的泥状逐渐调整过渡到颗粒状辅食。10个月以后甚至还可以给宝宝一些胡萝卜条来磨牙,可以促进宝宝口腔发育。

5

误区3:宝宝辅食可以使用调味料

6

有些宝宝刚吃辅食的时候,是会表现出强烈的抗拒反应的。爸爸妈妈以为是辅食没有味道,宝宝才不爱吃。总想着加一点点调味料宝宝就会爱吃。但其实调料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宝宝还小,肾脏功能较弱,调味料中的钠会给宝宝肾脏和心脏带来负担,影响对钙和锌的吸收,还会埋下成人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隐患。另外还会损害宝宝的味蕾服,变成重口味宝宝,养成挑食的坏习惯。

7

误区4:6个月内宝宝也要喝水

8

有的妈妈认为喝配方奶容易上火,或者天气干燥,就会给6个月内的宝宝喂水喝。但其实宝宝喝奶的过程中就会摄入水分,而且喂水会减少宝宝的饥饿感,使喝奶量减少,导致宝宝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早起的生长发育。6个月内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喝水,6~12个月的婴儿按期意愿顺其自然的喝水。

9

误区5:到点叫醒宝宝喂奶

10

很多宝妈等到宝宝夜里一醒,就马上喂奶,甚至会定时把宝宝叫醒喂奶。其实宝宝睡觉的时候才是身体生长最快的时候,若强行把宝宝叫醒,不但会扰乱睡眠,加重肠胃负担,还会影响生长发育。其实宝宝喝奶的依据不是按照时间,而是根据宝宝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夜里10点到凌晨3点之间,处于褪黑色素和生长激素分泌高峰,优质的睡眠对宝宝的发育很重要。END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