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3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3

清明节的习俗是什么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极其传统的节日之一,由古人纪念介子推而来,通常是在每年的4月5号前后,2007年12月7日我国把它正式列为法定节假日。那么,清明节都有哪些习俗呢?
工具/原料

清明节

方法/步骤
1

不生烟火煮东西,扫墓祭祖,这是清明节这一天最主要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里面打扫先人的墓地,备上贡品拜祭先人,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同时不生烟火,就是不煮东西吃,吃昨天或者之前准备好的食物。

2

放风筝习俗,去拜祭先人以后,一般会选择放风筝,将风筝写上自己倒霉的事情,放到一定高度以后剪掉线让风筝自己飘走。因为古人认为放风筝可以带走霉运,给自己带来好的运气。

3

荡秋千习俗,为什么要在清明节荡秋千,目前还无从考究,只是相关记载荡秋千是清明节的古代习俗。

4

踏青习俗,因为古代的妇女一般都是不出门的,由于在清明节这天要出来扫墓祭祖,因此妇女们可以趁此出来玩。又因为是春天,万物复苏,春意嫣然,所以踏青也是古代清明节的习俗。

5

插柳习俗,就是折下杨柳插在自己的头上,相传是为了纪念尝百草神农氏,也有民间传说是认为插柳可以辟邪。

6

蹴鞠习俗,也就是现在的踢足球,是古代官方在清明节这一天为了与民同乐举行的活动。

7

牵钩习俗,就是现在的拔河比赛。是因为在唐代的时候,在清明节举行拔河比赛,由此就变成了习俗流传。

8

射柳习俗,是古时候清明节的一种练习射箭的游戏,已经失传。

9

斗鸡习俗,是古代清明节民间娱乐的一种游戏,就是让两只鸡一起打架。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