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72今日阅读:126今日分享:42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是什么?如何降压?

老年人指年龄≥65岁的人群,至 2017年末,我国≥65 周岁人口有1.5亿人以上,占总人口的 11. 4%。在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在医学上老年人高血压指年龄≥65岁的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老年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 高血压有其自己的特点,降压策略同普通高血压患者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差别。
一、老年人血压为什么高的不一样?
1

老年人的动脉壁弹力纤维减少,大动脉弹性下降,动脉要比年轻人“硬”,因而 容易出现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2

小动脉硬化,使外周血管阻力显著增高。

4

血压调节作用下降,容易受各种因素如体位、进餐、情绪、季节或温度等影响。END

二、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1

收缩压升高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高血压最常见的类型,占老年高血压的60%~80%,大于70岁高血压人群中,可达80%~90%。

2

脉压增大      定义为脉压>40mmHg。若脉压过大,收缩压明显升高且舒张压水平<50 mmHg,应注意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可能性。

3

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指由卧位转为直立位时收缩压下降≥2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10mmHg。

4

昼夜节律异常     根据夜间血压(22:00~8:00)较白天血压(8:00~22:00)的下降率,把血压的昼夜节律分为:     杓型:10%~20%     非杓型:<10%     超杓型:>20%     反杓型:夜间血压>白天血压≥60岁的老年人中,非杓型血压的发生率可高达69%。非杓型(<10%)或反杓型(夜间血压>白天血压):需要降低夜间血压。      可于晚间(17:00~19:00)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大约30min),有助于纠正血压节律异常。      药物治疗首选24h平稳降压的长效降压药物。若夜间血压控制仍不理想,可改为晚间或睡前服用。超杓型(>20%):需要降低白天血压。      清晨服用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等),避免夜间服用降压药,否则会加重超杓型血压模式。

5

餐后低血压       指餐后2h内收缩压较餐前下降20mmHg以上;或餐前收缩压≥100mmHg,而餐后<90mmHg。在我国住院老年患者中发生率可高达80.1%。药物治疗: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50mg,适用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非药物治疗:饮水疗法: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餐前饮水350~480ml可使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减少20mmHg,并有效减少症状的发生。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与蛋白质和脂肪相比,碳水化合物在胃中的排空最快,诱导胰岛素释放作用最强,因此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更容易导致餐后血压迅速下降。

6

血 压 波动大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易随情绪、季节和体位的变化明显波动,鉴于老年人动脉硬化程度较重,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多发生清晨高血压。

7

易出现诊室高血压(又称白大衣性高血压)      就诊时由医生或护士在诊室内所测收缩压≥140 和(或)舒张压≥90 mmHg,而在家中自测血压或者动态血压监测血压不高的现象。

8

其他:     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     继发性高血压容易漏诊     清晨血压升高

三、老年高血压血压降到多少合适?

一般血压降至至<140/90 mmHg   对于年龄<80岁且一般状况好、能耐受降压的老年患者,可降至<130/80mmHg   年龄80岁以上患者,可以降至150/90mmHg   目前,对于不同年龄段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下限暂无明确界定,应以不引起患者不适为前提,可采取相对宽松的降压策略。

四、如何降压?
1

非药物治疗      健康饮食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摄盐量 应<6 g,多摄入多种新鲜蔬菜、水果、鱼类、豆制品、粗粮、脱脂 奶及其他富含钾、钙、膳食纤维的食物。每周不少于5 天、每天不低于 30分钟的有氧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和游泳等。     戒烟酒,控制体重,但老年人应该避免体重下降过快。     改善睡眠保证充足睡眠并改善睡眠质量对提高生活质量、控制血压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注意保暖 血压往往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老年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和对血压的调控 能力差,常出现天气变冷血压升高现象。应保持室内温暖,经常通风换气; 骤冷和大风低温时减少外出; 适量增添衣物。

2

药物治疗      老年人的降压药物没有特殊,也同样是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等。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小剂量 开始降压,尽可能使用能够24小时持续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联合药物治疗,个体化原则。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