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47今日阅读:197今日分享:19

孩子为什么离父母越来越远

在这个信息极其发达的社会,我们的知识量与面达到前所未有的丰富,其丰富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是过去的N倍以上,但这并没给我们带来内心的快乐,甚至更多的是烦躁、压力、焦虑甚至不安。
工具/原料
1

教育

2

国学

方法/步骤
1

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吃饭,有一对夫妻带着女儿,16岁,读高二,夫妻坐两边,孩子坐中间,孩子很文静,席间这对夫妻不断的给这个孩子夹菜,孩子似乎并不高兴。聊天时,我问这对夫妻,这么大的孩子,为什么还给她夹菜,这时,妈妈竟流起泪来,哽咽着说不出话来,爸爸似乎一肚子想不通,他想不明白,他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现在的孩子,住着别墅,坐着豪车,穿着名牌,吃着山珍海味,还一天到晚不开心。十分想不明白。这时妈妈说,孩子小时候特别乘,懂事,可爱。这几年不知是怎么回事,感觉与她们越来越远,孩子身上像有一层厚厚的冰,把妈妈的心都冻凉了。他们不知怎么爱她,只能从物质上不断的给予。孩子就在眼前,却若在天边。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就像上了发条的齿轮,跟着不停的往前走,有时突然发现,身边的人和事一下子变了,明明乘乘的孩子,突然变的不可理喻。有的叛逆,有的自私,有的做什么都讲条件,有的沉迷游戏,离不开手机,甚至离家出走。说实话,这个女孩还算文静的那一种。这对夫妻还算关心孩子成长的,相对有些根本就不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要好多了。

2

不是说有些家长不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希望孩子成龙成凤是一回事,作为父母给了孩子什么?孩子才可能成长更优秀呢?除了物质的身体喂养,还需要精神思想上的喂养。那这位妈妈到底做了什么,会让唯一的孩子离她越来越远呢?首先物质上肯定是丰盛的,其实对孩子思想上的影响,不光是我们跟孩子说了什么,还有我们对她做了什么,更有我们自己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孩子的成长有三个方面起关键作用:一、我们面对孩子时,不管是什么事,我们的态度都对孩子有决定性的影响二、我们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对孩子三、孩子一生的成长计划从中医来讲,一个病了,肯定是不通,堵住了,堵肯定是不平衡,中医讲阴平阳密。如果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出现堵塞,也许爱不会变,但这种堵的感觉,会影响孩子一生,所以我们会发现在工作上,有的人就是懦弱,没有主见,在哪上班都被人欺负,有的人特别有主见,爱出风头到有些自大,有的人在哪都混的好,但却总一事无成,也有的人成功进步。所以第一个关键,我们如何面对孩子。

3

我小孩三岁,爱吃冰淇凌,很多小孩都爱吃,虽然不好,但有时也满足一下她的需求,但小孩爱动,吃不了几口,有时会掉到地上,我们该怎么办呢?一般有两种情况,我们可以想一下,我们是如何处理的。一种父母,很生气,父母花钱买的,叫她(他)不要乱动,不听,你看掉了吧,这种父母会把孩子训一顿。文静的孩子会低头听着训斥,调皮的孩子会大闹。不管哪种,孩子内心是压抑,不平衡的,情绪得不到宣泄,更不会正确面对这件事。另一种父母,很宽容,掉了算了,没关系,以后小心。文静的孩子会低头流泪,调皮的孩子会不依不侥。文静的孩子是伤心的,伤的心不被理解更伤心,慢慢会认为父母不太关注他(她),调皮的孩子非要再买一根,反正以后只要想要东西,哭闹是最好的武器。我们是如何面对孩子类似的问题的呢?其实这两者都是极端,前者过刚、过阳,文静的孩子会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调皮的孩子,会大闹,父母变成要么命令式,行不通时,甚至会冷嘲热讽。后者过柔、过阴,都不平衡。

5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细节非常多,一件一件的累积,形成孩子的性格。比如孩子有天早上实然不想上学。有的父母当时就非常生气,我这么辛苦养家,他居然不想上学,无法理解,有的打一顿,有的威胁恐吓,有的好话说了一箩筐,不行给奖励。其实孩子不想上学定有原因,最怕的有的学了平衡,知道打与哄都很极端,不对,问了原因,结果孩子刚一讲他的原因,然后又开始强行给孩子讲道理,你不喜欢小明就不想上学,小明有那么重要吗,上学是为了小明吗,其实他内心并没有被理解,当然不肯上学了,有的父母一急,还得用老方法,打一顿,买玩具了事。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还不会如何面对问题,要么盲目往前冲,盲目自信,要么盲目逃避,盲目自卑,这将影响他一生。平衡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做起来好像很不容易。为什么呢?孙扬在一次比赛后,被外国选手辱骂为骗子,孙扬很有礼仪的忍了,其实他内心还是非常愤怒的,但这样做真的就是礼仪之邦了吗?我们的孩子以后面对这样的情形该怎么办呢?我们该如何教孩子学会面对呢?早在两千年前,就有人问孔子这个问题,说一个以德报怨何如?孔子说:既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当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怨和以怨报怨,都是极端的行为呀。当然除了文化上的误传几千年,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让我们一不小心就不平衡了。在这个信息极其发达的社会,我们的知识量与面达到前所未有的丰富,其丰富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是过去的N倍以上,但这并没给我们带来内心的快乐,甚至更多的是烦躁、压力、焦虑甚至不安。点解呢?

6

古人认为要知行合一,现在反而是知的太多,行的太少,事后拍大腿也甚有。古人认为所有的知识都需要身体感受,如果身体没有体认,行为上做不出来,仅停在知的层面叫智,身体感受到并做出行为才叫仁,知道做错了,面对不足叫知耻近乎勇。所以道理上知道平衡,先要从身体平衡开始,身体平衡会形成一种本能习惯,人在面对问题时都是本能习惯而出,很难当时进行分析,再进行处理,所以身体先感受到平衡了,叫身体体认了平衡,行为上才可能形成习惯。比如传统武术的站桩,就是去感受身体从重心的平衡,太靠前了太阳,太靠后了太阴,去感受重心在中间的感觉,甚至腰部以及每一节脊椎,不前不后不左不右,如果能感觉到内藏与气血的平衡,那么整个生命都处于平衡,气血就会很通畅,气血通,营养就能送到各个器官,身体才能健康,就能形成习惯上的平衡,这时本能发。古人讲气度影响格局,性格决定命运,什么影响气度,什么影响性格呢?其实黄帝内经早有说明,各个内藏的健康程度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它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所以心与心经的运行通畅决定一个人的方向感,有的人一出门就迷路,方向感不好,做事方向不明,就是心有问题。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肝不好的人,没有谋略就只能跟别人发脾气或跟自己发脾气。大肠者,传道之官,运化出焉,消化系统是把猪肉变成人肉的,它不好,在身体上表现为干瘦或虚胖,性格容易出现一根筋。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它是生命能量的,所以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是能量不够的表现。其它不一一而足。所以精武盟国学达人认为:中国的武学是先让身体感受平衡,让各个器官能够平衡,才能从行为上平衡。文武之道,一阴一阳。这也是为什么孔子、墨子、曹操、王羲之、李白、岳飞、辛弃疾、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等练习中华武学的原因,这是大平衡。孩子教育是一个大工程,因为这决定孩子一生,孩子的人生我们无法代替,孩子的未来我们无法预知,我们能做点什么?我们该做点什么呢?敬请关注精武盟国学达人分享后续内容。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