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00今日阅读:11今日分享:19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5大辐射谣言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5大辐射谣言
方法/步骤
1

流言1手机上网会产生比平时多5-6万倍的电磁波。据世卫组织调查,长期暴露在电磁波下,约3%-5%的人会患上电磁波敏感症。专家提醒,电磁波与塑化剂都属于2B级可能致癌物,应尽量远离。真相:手机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很小,正规厂商出品的手机,即使“数万倍”也依然在安全范围内。电磁波敏感症是一种“心病”。2B类(可能)致癌物也没有那么可怕,泡菜,咖啡都属于此级别,致癌可能性很低。

2

流言2经常出现在火车站、机场、地铁站的这种安检机器,内部辐射十分强大,很多乘客为了赶时间,包还没出来就急着把手伸进去拿,这是十分危险的。真相:夸大事实。机场地铁所使用的X光安检仪,内部辐射并不“十分强大”,剂量远远小于医疗诊断用的X光机,而机器周围的辐射更是非常微弱,即便全职操作人员也可以无需防护,安全工作。虽然将手伸进遮挡条拿包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所接受的辐射量,应当尽量避免,但也并不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3

流言3连续三次使用家用电吹风的辐射累积量等于医院照一次X光的辐射量。而且电吹风主要是吹头发的,长时间近距离作用于头部,刚在网上求证了,相比也经常在头部附近作业的手机,电吹风杀伤力的确更大。电吹风的工作功率比较大,可以辐射出比较强的电磁场。但是电吹风的辐射属于低频率的电磁场,X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强度比电吹风的辐射强度要大得多。把电吹风说成是高辐射的杀手,更多的是危言耸听。

4

流言4手机具有强大的手机信号辐射。手机信号辐射平时对人体伤害不大。但可以通过耳机进入耳朵内部,对人体大脑就有会产生巨大的伤害。因为当耳机带着信号辐射进入人的耳朵,信号也可以通过耳膜传播直接进入人的大脑。真相手机的电磁波强度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如何也不会对人体造成辐射伤害,即使戴着耳机听歌也一样,但是睡觉时确实不建议戴着耳机。

5

流言5孕妇需要穿防辐射服保护胎儿。真相:这条谣言故意歪曲了一些二十多年前的研究结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日常非电离辐射会导致孕妇流产率、胎儿畸形率的提高,也不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体重过低。孕妇无需特别防护。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