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50今日阅读:11今日分享:15

业余朋友常常困扰的一个问题——发力

业余朋友常常困扰的一个问题就是发力。其实发力这个问题说深也深说浅也浅。业余朋友学习发力应该沿着这样的轨迹学——学会正确发力——>学会发大力——>学会控制力。如果你这个过程走过来,那么你的相持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zhang5728
工具/原料
1

乒乓球拍

2

乒乓球台

3

乒乓球

方法/步骤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一个初学者,选择一副合适的武器是很重要的,尤其在学习正确发力的阶段。简而言之,不论你是弧快还是快弧,都要选一款比较容易发力的配置——也就是发小力心中有数,发大力又不会太暴力。好比马力有限的摩托车,油门加到底也只有30km/h。一 学会正确发力阶段。 这个阶段是最难的阶段,也是最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初学者往往会走很多弯路,这有可能是器材上的问题也有可能是指导思想上的问题。

2

这个阶段是动力定型的阶段,要学会两件事步法、正反手攻球。 首先要学会基本步法——站姿。怎么站各位都会,我说说手吧。不论你反手打正手打,打完之后手都要保持在两腿之间,即回到初始状态,好习惯要养成。这时眼睛也不能闲着要看对方等着下一板球。至于交叉步、并步、碎步、跳步满大街上随便抓一个10个有9个会做的。 关键各位的腿都好像生根了一样。其实腿的问题并不是腿的问题,而是眼睛的问题。每种步法都对应着每种位置的球,动不动关键要看你看不看球了。所谓看球就是你将球击过去后处于初始状态后看对方击球,在对方击球的一瞬间判断球的方向以及纵深度。  初学者常犯的毛病是击球后目光并未随着球移到对方,以至于自己接球时总有种来不及的感觉。脚不如手快,感觉来不及了自然手先动。先动脚后动手这也是个好习惯,要培养。 脚步的意识植入脑子后,我们再聊聊正反手攻球。攻球的动作要领相信各位都已经从书本上、论坛上、录像里滚熟于胸。可是为什么初学的时候总是做不好呢?首先从器材上找原因,这不是为自己开脱,认识不到这个问题你会一直在入门阶段徘徊。初学时一定不能用脱板过快的配置。过快了则击球时的轻微振动所传递的手感就很模糊,为了取得手感,各位就会不自觉加大力气吃进底板,而这往往会导致动作变形、球质过强。目前阶段我们所考虑是动作的顺,而不是力气。球质过强必然回合就少,不适合练球。器材讲完了该说说动作了。

3

其实动作的问题并不是动作的问题,而是节奏的问题。“啪”——对方击球,我们判断、移位;“啪”——球落台,我们找球;“啪”——我们击球。啪啪啪,再快也是这个节奏。第一个节奏已经说得很详细了,简单谈谈第二个节奏。找球也就是我们将目光渐渐聚焦在球上的过程,拉开架势准备击球的动作也是同时完成的。找球我们可能是在空中完成,也可能是在平移中完成,还可能是在不动中完成。第三个节奏是击球,这个节奏很容易出问题。初学往往太紧张出手太快,以至于吞了这个节奏甚至上一个节奏。结果往往是下网多于出界。放心,高手也是人,我们来得及。球跳起来时,我们的目光已渐渐聚焦在球上,这为我们击球时盯球做了铺垫。击球不盯球,学球一场空。各位只要到菜鸟比较多的球场上你就会发现经常会有些狂徒暴抡后——“啊~~~”,空枪。这是典型的击球不盯球。反手击球在触球前是可以看到弧线的,但是在触球时(由于生理的限制眼睛看不到球)则是要靠先前的判断及手感将球回过去,搓球例外。由于生理的关系反手是很难漏球的。  击球盯球是个好习惯,有助于培养身前击球的好习惯。 讲了这么久各位肯定急了,还没讲到发力?你想发力?请先碰到球!以上讲的都是乒乓的精华,如果碰不到球所有的一切免谈。初学者往往从快攻学起,这是个很好的开端——从击打开始。这个动作不用很大,拍子较竖直,击球时要培养兜住球的感觉。何谓兜住球呢?这好比是书法,运笔时要求逆势——阻力。运笔宜涩不宜滑,打球也是这个道理。各位向前挥拍时一定要体会这个阻力,这也是你手感的来源。兜得住球也就吃得住球,那么恭喜你已经掌握初步的发力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