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96今日阅读:148今日分享:21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方法:论吞忍型人格形成的缘起

在深度探讨强迫症的自我治疗方法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们常见人格类型:吞忍型 在笔者心理学中常见的人格模式有七种:分裂型 控制型 反社会型 极端型 口腔型 刻板型 吞忍型 罹患强迫,恐惧的个案中有一大部分都有吞忍型人格特征。为了更好的认识自我,笔者根据过去所学在此简单明了的阐述这个人格模式的一些特征。首先韩非有个大胆的推论,后天会罹患强迫性神经症的伙伴,在童年时期恰恰都是属于有强烈独立自主的需求。正因为这种独立自主的需求被强烈剥夺,才导致压力内化,习惯吞忍,习惯外顺内逆。 简而言之,7成以上都有一个强势,专制的父亲或母亲,打从学会走路开始,家长们就用他们固有的一套自是没有错误的方式导引教育孩子,并时常出现过度控制孩子的想法及行为。 所谓的强势,并不光光指凶巴巴的压迫型管教,也包括温柔万千的强势关怀或甜言蜜语的强势控制,总之本意动机可能都是为孩子好,但是行为上总是过度,忽略了孩子本身向外探索的自主需求,许多时候因为一些负性的否定及破坏性批评更是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敏感的情绪或灵性发展,长此以往,导致孩子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埋下自卑的种子,而自卑恰恰是诱发许多心理疾病的一大关键因素) 在生活中不乏有一部分家长视子女为自己的一部分,许多事情必须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执行,甚至是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去触碰探索这个世界的一些事物,但是立刻会遭到父母的阻止,并且经常说类似唬弄孩子的话:你要动,我就打你,不动我就疼你。。。。。。。(长大后的对他人及自我的过度要求,完美主义等也都是在此期播下的种子。) 总之,在小孩子世界父母就是他的上帝,如果对父母说不,就如同担心天会塌下来一样。因此孩子开始很害怕生活中一些行为不符合他们的要求,违背他们的旨意,经常把自己的想法“忍”下来“吞”回 总之,一些父母的强势干预在生活上是无处不在,不经意间就全面埋没了孩子的创造性,能动性。 根据易经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理论,很快就发展出了较强的想象力,也就是内在思绪十分丰富,这个本来也是一个优点,但是在青春期以前,内在思绪太过丰富,就会造成多愁善感,喜欢忧虑,喜欢籍着幻想来逃避压力。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孩子一天天长大了,日常生活里(家庭,学校,社会)的“no越积越多,不断发酵,产生了许多的怒气,嗔气。这些忍气吞声的怒气,越压越实,但表面上却一点也看不出来。” 表面上“吞忍型”的低层我会跑出来协作,尽量表象好的一面,把不好的一些东西统统扫起来。他们表面上都被老师,家长称为“乖乖子”“三好生” 比较顺臣,但不知道孩子心中的满腔怒火如同活火山一样,随时会爆发出来。由于这些怒火没有正确的导引掉,而且继续采取“吞忍”的策略, 终于有一天,自己潜意识为了自救,发明了一个关于症状的故事,随着这个症状把这些负能量喷出来,这就是最初出现症状的那一天。 很多其他人格模式的孩子在青春期同样会遇到压力,甚至遇到的考验比吞忍型还多,但是他们平安的度过了青春期,没有出现强迫,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 这一切都只因为“吞忍” ,因为这是极其不爱护自己的生活技巧。 吞忍型的朋友满腹的愤怒无从向外宣泄,反而回头向内先伤自己:“我恨我自己”“我为什么这么傻” “我恨他人压迫我”“我恨他们” 久而久之,对人对己的愤怒不能向外表达,就形成了外顺内逆的特质。根据自然法则:压抑久了,迟早会有一天因为负能量太多导致气场,能量场紊乱,爆破。 吞忍型人格参与工作后,其潜意识低层我消极处事哲学:我会在你消灭我之前,先把自己消灭,我会在你否定我之前,我先否定自己。 各位好好想想这句话!。。。。。。 吞忍型的人格在外彬彬有礼,容易讨人喜欢,懂得顺人意,也懂得照顾别人,这本来是极好的品质,但是他发现自己活得很辛苦,因为很多时候都是为了避免他人否定,而取悦他人,内心经常自责自己没有自主权,无法畅通的宣泄自己的负能量。同时,表面喜欢自我奉献的同理心,在生活中也往往很容易被一些喜欢贪便宜的人给算计,然后越来越觉得自己“活得很累,不值得”!如何解决这个人格问题?---------答:唯有唤醒“大我” 别无他路。 吞忍型的“大我”一旦被唤醒,将是所有人格形态中最具光辉的本质,这个大我不去争取别人的爱,因为他本身就具足了一定的能量,他能毫不迟疑,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自由和感受,他对别人的痛苦有深刻的感受力,他很能在危机中生存,也十分擅长在危险中发现机会。他有时能窥见到一些超感能力,他能相对较轻松的转动那些卡住多年一直不流动的负能量(条件反射的病灶),他当下时常能感受到自由的生命力,并充满感恩,这是一种不受任何世俗,宗教,政治,学校约束的纯真之心,并且能够捕捉到过去从来没有觉察到的一些真相。 在笔者心理学工具箱中大概会使用这些针对顽固症状,反复优化的修心术:主动式内观导引,气场振觉疗愈,意念体次元能量满灌,打通脉轮能量场,持续的认知改造以及结合精妙的禅观术)整个突破的过程需要一段循序渐进的过程与耐心。[更多原创修心随笔,可登录作者主页随喜参考:www.hanfei120.com]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