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00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31

青少儿语言表达要遵循四个标准(上)

青少儿语言表达要遵循四个标准(上)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 原晶  青少儿的语言表达是否优秀,通常我们会以其语音、词汇、语法的表达规范程度以及自然、流畅的表述水平来加以评判。这不仅是对青少儿语言水平的考查,同时也是对青少儿心理素质的测评。大多数孩子在面向他人讲话时,会由于紧张或忙于寻找主题、组织词句而顾此失彼,暴露出许多缺点。所以,要想语言表达流畅自然,青少儿在日常的语言表达训练时,就要格外注意语言表达的自然度,还要注意遣词造句的快速思维能力。从而达到语音自然、用词恰当、语句流畅、谋篇得法这四个青少儿良好语言表达的标准。那么这四种标准的具体要求又是什么呢?
方法/步骤

一、语音自然,避免“朗诵腔”  所谓“语音自然”简单地说就是,能按照日常口语的语音、语调来说话,不要带着朗诵或背诵的腔调。有人可能会问了:这也不算是问题呀,谁会在日常生活中和自己身边的人朗诵着说话呢?的确,通常我们不会这样,但这里我们所指的是,在方言区,不少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是讲方言的,只有背书、读报时才会用到普通话。这就导致了很多孩子平时是用朗诵的形式来作为学习普通话的主要手段。再加上多数方言区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听到规范的日常口语,久而久之,就会把戏剧、朗诵的发音当作了范本来效仿,这就造成了很多青少儿在说话时容易带着“朗诵腔”。  其实,说话不外乎就是一种交际手段。人与人交往时,最希望听到的是亲切、自然、朴实无华的语音。而朗诵则是一种艺术表演,由于表演的特殊环境(如场地大、观众多、表演者与听众距离远等),它需要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也允许美化和夸张。所以朗诵和自然的语言表达这两种语音,在发声、共鸣甚至于吐字、节奏等等方面都是各有特点的,它们各有各的用途,不能相互混淆和代替。  二、用词恰当,规避不当语  1.说普通话,少说方言  说到用词恰当,首先是要注意用词的规范,不用方言词语。例如有的南方人会把“用抹布擦擦桌子”说成“用揩布揩揩台子”,把“自行车”说成“脚踏车”;有的北方人会把“好极了”,用“没治了”“震了”“盖了帽儿了”等词来代替。这都是用词的不规范,要尽量避免。  2.多用口语词,少用书面语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存在形式才是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所以在说话时,应该尽可能多用口语词,少用“之乎者也”之类的古语词,或“基本上”“一般说来”之类的书面语、公文用语。  汉语书面语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中的词语,这些词语很文雅,很精炼,使用这些古语词可以增加语言的庄重色彩,但同时也会使语句减少了几分生动和亲切,因此不适合在说话时使用。例如,“诸如”常用在公文里,口头上说的话就会显得不自然,最好改为“比方说……”;再比如“无须乎”可以改成“不必”,这样运用口语词可以使话语变得更加生动自然。  3.谨慎使用流行语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如今涌现了许多网络流行语,这些流行语一时间纷纷出现在人们的交流用语中。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对流行语的使用更是乐此不疲。虽然有些流行语的确形象地表现了客观事实,但这些流行语也出现了另一个弊端——庸俗化。例如:“拽啊”“我靠”“我晕”等等,这些语言在校园随处可闻。可这些语言一方面表现的是一种消极和烦躁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们的思想素质有待提高;同时一旦养成这样的语言习惯也很难改正过来。  实际上,这些流行语虽然可以风靡一时,但它们却是不规范的,因而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满口流行语不但会削弱语言的表现力,而且还可能暴露出说话人的知识含量和整体素质。当然,流行语的涌现和运用是无法避免的客观事实,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因势利导,把好的方面充分发挥出来,把不好的方面尽量规避。  4.避免同音词  与书面语表达不同的是,在口语中没有文字材料做依托,如果遇到同音现象,就容易造成误解。比如我们说“向前看”容易被误听为“向钱看”;“期中”也容易被误听为“期终”。因此我们在说话时,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有同音词的语词。  以上就是良好的青少儿语言表达四个标准中的语音自然和用词恰当这两部分的要求和方法。在后续的文章中,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委会的老师,将继续就青少儿语言表达四个标准中的另外两大标准进行讲解,请继续关注。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