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40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从71分到142分!我的高考数学经验谈

从71分到142分!我的高考数学经验谈     起这个题目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学习能力有多强,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多过人,而是作为今年高考的过来人,想对那些因为曾经没有学好数学而对数学从此失望甚至想到放弃的学弟学妹们打打气,还有1年的时间可以学习,一切皆有可能!
方法/步骤
2

经历了这次打击,我痛定思痛在高三越发的重视起了数学。但凡事并非你努力了就一定会获得一个良好的结果,虽然我把教科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书上的习题做到看了题目基本就能背出最终的答案(一点都不夸张),可学期初的几次模拟考试中我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分数依旧在100分上下徘徊。

3

但是我并不甘于就如此放弃数学转而专攻别的科目,因为我知道现在越是低的分数代表越有潜力可挖,而相对文科则上升空间有限最多也就再提高10分,那还要耗费自己所有的精力(这里要提醒偏科的XDJM,自己的弱点才要狠抓啊)。接下来我做了一件对自己学好数学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事,那就是——把自己错误的信息分类。

4

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抄写之错”是在草稿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如角的单位混用等。   第二类问题———似非之错。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   第三类问题———无为之错。由于不会,因而答错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

5

我分析了近期的几张试卷后发现,这几类错误的比例是2:7:1,得出这个结论事情就好办了,因为我知道一点做不出和因粗心做错的并不是太多,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对概念理解的并不深刻,这是光靠背诵、练习所无法解决的,并且时间有限自己也不能在短期内完全依靠自己独立解决所以我又做了第二个影响我数学成败的重要决定,求助于家教,希望通过他们的经验来帮我弥补这个缺陷。   由于本人处在一个二级城市,虽然向往北京、上海等地名校的一流师资力量,可总不见得为了请个好点的家教特意去那里读书吧,这也让我确实苦恼了一阵。偶然一次机会,听同学说起他在网络上找到一个交通大学的家教,并且可以每个星期定期对他进行单独的家庭辅导。看着他短短一两个月,成绩明显有了提升,我也考虑是否也该仿效同学的做法在网上请一个家教?   回家和父母商量之后,他们开始明显不同意我的做法在他们的概念中网络就是用来娱乐的,做不了什么“正事”,在我再三摆出同学的例子说明网上更有机会接触一流的师资和承诺“只要自觉上网一样是用来学习的”,父母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让我在网上学习了一次。马上打电话向同学问来了网站的名称“天天—学习”,下载了客户端“天天学习通”就开始寻找老师了。

6

既然是远程教育,想必网站对老师的质量还是很有信心的(当时这个用这个平台找到的老师很多都是免费的,但是老师的质量我接触下来的几个都比我们这的老师水平高上很多)。浏览了几个页面之后看到一个北大数学系的数学老师评价不错,想必能考进北大这样的一流名校还是具备一定实力,而且从学生对他的评价更坚定我的信心(后来知道,这位老师当年是他们学校数学分数最高的到了148这样的“非人类”的分数)。   网络远程教育也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只播放老师的课堂录像,而是隔着网络能真正感受到老师对我有针对性的指导,除了看不见对方和面对面地教学几乎毫无区别,并且多媒体的引用让我对很多概念理解更深刻了。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第一堂课老师就教于我:数学虽然比较难,但是只要你努力,相信还是可以学好的,首要的一点就是自己对自己要有信心,否则,走不出自己心理的束缚,很难有所成就。学习数学应该要在宏观上对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总的来说,数学可以分为8大部分: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排列组合、不等式、平面向量、二项式定理以及统计。其中,尤其以函数和几何较为难学,同时也是重点知识内容,要弄清楚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对课本上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了如指掌,用的时候才能从容不迫,信手拈来。

7

但是,这些知识也许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大家都忙着做一道又一道的习题,买一本又一本厚厚的习题书,哪有时间去看课本?有些同学可能会想,数学又不是政治、历史,书上的习题又大都极简单,何必看课本呢?殊不知,课本对于数学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高考数学有20%的基础题目,只要你花上一点点时间把课本好好看看,要拿下这些题易如反掌;反之,要是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定理都含混不清,不但基础题会失分,难题也不可能做得很好,毕竟这些都是基础啊。数学的逻辑性、分析性极强,可以说是一种纯理性的科学,要求你的思维一定要清晰明了,是不太可能出现做出题目却不知是如何做对的情况的,因而基础知识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数学不是特别好的同学来说。    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把基础题目又进行了反复练习,把所谓80%的基础题目反复吃透,深刻理解以后基本也没有出过什么太大的闪失。就这么过了几个月,我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已经稳步有升,到了高三下半学期初,基本已经稳定在了120分上下了。

8

由于题目做的多了,我也得出一个结论,好多题其实大同小异,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通过对上百份试卷的细致归纳总结,使我在接下来的数学综合考试中有一种'轻车熟路'的感觉,而且每次考试我都十分自信,也不再像以前考数学那样紧张慌乱了。我的数学成绩也由原来的120多分上到了140多分,有几次还是满分。   最终的高考成绩出来了142,算发挥的比较不错的,但也算在我的预料之中,有了数学的高分做保障再加上我原本不错的文科成绩,也如愿地考入南方一所知名的文科类院校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在学习过程中我除了要感谢老师细心教导和“感谢自己”明智的选择了一流师资进而获得一流的成绩之外,也要勉励数学暂时没有学好的同学,千万不要放弃从最小的基本点开始抓起,努力做到抓住细节吃透细节,这样一来高考数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了,,最后祝大家能在今年的高考过程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