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21今日阅读:61今日分享:18

从乔任梁自杀,看妈妈教会孩子这样的能力

中秋假期,被乔任梁少年维特般自杀的消息所震惊。我一直没有发文,不想无根据的揣测他的心理问题,直到今天看到经纪人发声,确认为抑郁而自杀。    抑郁不等于要自杀,医学和心理学都越来越重视它,都在与它搏斗。今天我不想探讨抑郁的成因和可怕的后果,作为妈妈,我们能做的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原生家庭,引导他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他们成年后与外界的摩擦小一些。  一位北师大博士好友,研究方向是儿童心理学,他曾跟我说:让孩子拥有管理情绪的能力,是跟身体健康一样重要的事情。艺人承担的惊人压力我们常人无法想象,可是生活中有多少人像乔任梁一样,光鲜外表下有你看不到的伤痕累累?我有一位媒体朋友,曾写出无数有巨大影响力的调查报道,有一天,他突然从楼上跃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有一位在北京最顶尖医院急诊科工作的医生朋友,即便再累也难以入睡,他还有一位同事住进了精神病院。而我身边有许多新妈妈,都难以逃脱产后抑郁的怪圈。    给孩子肯定的回应  许多成年后产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婴儿时期不受关注、不被回应引起的。这些忽视会在成年后形成严重后果。  一项实验在育儿路上曾带给我巨大的影响,它是一项由哈佛大学爱德华·特罗尼克博士持续了35年的实验,名为“静止脸”。关于儿童情绪管理是一个说几天都说不完的话题,今天来说说几个简单的步骤。  首先管理好妈妈自己的情绪  曾经看过一部实验短片,小婴儿的妈妈坐在她旁边看电视,看着看着妈妈就哭了,小婴儿一直盯着妈妈,过一会也哭了起来。这个实验说的是宝宝有很强的共情能力,他们可以感知妈妈情绪的变化。  常处在“战争状态”的家庭,家长向孩子传递了焦虑与痛苦的情绪,让宝宝缺乏安全感。  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在摩擦发生前,可以大事化小,如果实在避免不了开战,也尽量去其他房间,不让孩子目睹惨烈的车祸现场。  但是我并不主张妈妈太过压抑自己的情绪,我们偶尔的情绪爆发,对自己、对孩子都是有益的。事后,我们跟孩子坦承自己为什么生气,是哪里出错了(哪怕他还是小婴儿)。告诉孩子,情绪是可以爆发和宣泄的。  实验开始时,妈妈和宝宝做着正常的亲子互动,妈妈用笑脸回应孩子,孩子的情绪很好,继而开始东指指西看看,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索欲。  妈妈转而用冷漠的“静止脸”回应孩子,孩子一开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做着刚才游戏的动作想唤起妈妈的回应,无果后她用尖锐的声音大叫了起来,这样的努力持续了两分钟左右,孩子开始注意力分散,情绪很低落得哭了起来。  直到妈妈再次用笑脸和爱抚安慰宝宝,宝宝才恢复了正常。  我们成年后常有一种绝望的心理,好像自己怎样努力都无法得到别人的肯定。这种感觉,追溯渊源到童年,是不是你对父母表达开心、难过、害怕,似乎经常被挡回来?让我们体会不到价值,长久下去就会压抑自己的情绪。  可当母亲的眼中闪着愉快的光芒时,宝宝看到了什么?看到了自己有价值,看到了自己被喜爱。这样的人际互动,是非常动人的。通过积极肯定的回应,我们亲子连结才能得到增强。  教孩子认识情绪  在Jo妈的另一篇文章《孩子哭时,别再用这句话伤他了》中,就讲到,孩子有负面情绪时,父母最不该做的就是说:“不疼不疼,别哭!”跟他们的情绪作对。  在我们感受到孩子的情绪时,要用“共情”的方法,帮他们为情绪贴上标签,比如:害怕、痛苦、嫉妒、担心、伤心、生气……用这些词语帮助孩子把模糊不清、不适的感觉变成了有形的、可以被定义的事物,这些情绪是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  每天你都要给宝宝讲讲你的情绪是怎样的,这一天是疲倦的,还是高兴的,有什么可以分享的事情都不妨告诉孩子,都是有益的亲子交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