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64今日阅读:11今日分享:15

社会学习是吸烟原因的一个重要环节

社会学习又包含简单条件反射和父母、同伴以及公众偶像的示范影响。简单条件反射是指吸烟行为和它所带来的快感体验之间形成了联结。这一解释显然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吸烟行为的早期,特别是第一次吸烟时,人体会到的往往是恶心、呕吐、咳嗽、头痛等不愉快的体验,可是一些尝试者依然会继续吸烟。因此,简单条件反射解释需要一些附加的理论解释的支持,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的环境的示范作用为初学吸烟者提供了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刺激,它们包括:希望尽快获得像父母那样的成年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同伴的接纳以及偶像的替代性强化等等。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无论什么样的生理反应或条件反射维持了成瘾行为,吸烟行为的起源总是与认知期望以及和价值判断相关的社会性强化和替代性强化相联系的。Ajzzen和Fishbein的合理化行为理论将这些认知的和社会性的成分较好地整合为吸烟行为发生的原始动机。这一理论认为,一个人将要采取某个行为时,会对其他人的反应具有某种期望,如果他人的反应符合他的预期,那么他的行为将会获得强化;反之,如果他人的反应不符合预期,那么他将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适应这种预期。比如,如果一个人预计如果他自己学着吸烟,将会获得同伴的认可,如果他的同伴的反应果真如此,那么即使他一开始吸烟时感到难受,依然会继续吸烟。相反,如果他的同伴并没有对他的吸烟行为作出积极反应,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停止吸烟。  这种理论对于青少年开始吸烟行为的解释很有成效,来自国内的研究者对中学到大学阶段青少年的吸烟和戒烟行为的调查结果支持了以上理论。比如一项有关高中生吸烟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显示,最要好的朋友吸烟、周围的同龄人吸烟、认为拒绝别人递烟是不礼貌的、认为给客人递烟是一种礼节等因素和个人的吸烟行为高度相关。来自大学生的吸烟行为研究也显示,对吸烟行为的主要社会性影响包括父母亲友吸烟、好朋友吸烟、好朋友对待吸烟的态度等。另一项关于青少年开始吸烟的影响因素研究也显示,家庭、同伴、烟草广告以及影视中的吸烟镜头等是促使青少年开始吸烟的主要社会性影响因素。而在青少年个体特征方面,遵从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吸烟行为的个体因素,遵从动机强、自我效能感低的青少年更容易染上吸烟行为。  有关青少年的戒烟行为研究也显示出同样的规律。“有人劝说戒烟”、“父母不允许吸烟”、“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等是促进青少年戒烟的主要影响因素。  归纳起来,青少年开始吸烟行为和以下六种因素有密切关系:  1.有家庭成员吸烟或朋友中有人吸烟;  2.对同伴的吸烟行为持欣赏态度;  3.认为吸烟是成熟、独立、坚强的表现;  4.社会支持系统缺乏和对事业成功的期望较低;5.具有冒险和叛逆的个性;  6.喜欢吸烟带来的情绪体验和药理反应。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