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61今日阅读:113今日分享:31

当今家长应警惕的五种爱的误区

爱是神圣而美好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更因为无私、伟大而被世人所赞颂,但是即便如此,这种爱也会不小心“以爱之名”步入误区。广观世间种种家长之爱,有以下几大误区,希望大家要细心谨慎,小心莫入。1、牺牲型的爱。这种爱是为了孩子牺牲自己,而且是主动且心甘情愿的当起了“孩奴”。奴隶是什么?是会说话的工具,意即这类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工具,将孩子当成是其人生的终极意义,以孩子喜怒哀乐为自己的情感表现,没有自我,只有主人(也就是孩子),没有自我利益,只有孩子利益,没有自我追求,只有孩子的发展,这种奴性其实是很可悲的。也和现代社会张扬自我,活出自己,女性价值凸显的时代特征不相符合。这种爱这不仅对提高育儿效果无甚益处,导致育儿空间的狭隘化,甚至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压力,也易于表现出一种极致的控制和占有。2、非理性之爱。这种爱通常以非理性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家长对孩子的盲目崇拜,认为自己的孩子最聪明,久而久之就将这种爱泛化到生活中去,易导致溺爱。这种爱通常不讲原则,一切不符合原则和要求的行为也在爱的幌子下找到了合理性,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是非不分,行为暴戾,品格不良,甚至可能蕴藏着一些反社会的种子。我国最有名的家训——《颜氏家训》(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作)当中有这样一段话: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败德”的根源就在于无教而有爱,实质上就是一种非理性之爱,对于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甚至给孩子超越了经济承受能力的物质享受,这并不是真爱而是延误孩子成长的溺爱。3、占有型之爱。这种爱通常表现为对孩子的占有和控制。我们和爷爷奶奶共同带孩子,孩子和爷爷奶奶很亲,有的时候甚至对奶奶的依恋超过了我,我对此耿耿于怀,一方面认为有点失落,另一方面也有点自责觉得这是我母亲没有做好的表现。点爸说我的想法是自私的,对于幼子成长中至关重要的是爱,孩子获得很多的爱并且会爱别人我们应该为他感到高兴。点妈思考后深以为是,我们对于孩子不应该是一种狭隘的自私型的爱,不要以占有孩子为要义,而是应该思考孩子自身的情感,给他自由,如此的爱和自由才能并列成为孩子情感健康成长的基石。4、纯理性之爱。纯理性的爱通常较为严厉,这利于孩子纪律、规矩规则等的养成,但这种爱不是孩子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强烈的情感之爱,不利于孩子情感的健康成长。“打是亲骂是爱”通常是纯理性爱的执行方式,貌似合理,过滥其实危害很大。偶见于报端的“父亲或者母亲失手打死自己的孩子”非常令人震惊,虎毒尚且不食子,致人死亡是一种多么大的仇恨,更可怖的是这种行为通常“以爱之名”。完全可以想见,即使这个孩子没有被打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是不会得到健康成长的,永远无法达成父母的要求,更遑论幸福感了。5、功利性的爱。你爱你的孩子是因为什么?你是爱现实中的孩子还是理想中的孩子,你是爱延续后的你自己还是另一个个体?功利性的爱分歧就在不同答案间。有的家长爱的是理想中的孩子,将完美的标准直接扣在孩子的身上,如果孩子做的不好,便对孩子失望乃至厌恶,久而久之这种负面情绪本身就成为孩子发展的障碍。著名演员王姬在拍摄人生的巅峰之作《北京人在纽约》之后,诞下一子,但此子确实先天性智障,一个智障的孩子赢得母亲的喜爱?但是王姬以母亲特有的执着,一边拼命拍戏攒钱给孩子治疗,一边怀着石头也会唱歌的坚定信念,对孩子进行充分的智力开发,最大程度上弥补了先天孩子的不足,演绎了可歌可泣的母爱传奇。这才是真正的母亲。就是一种无论孩子是什么样的,父母都会爱,就爱那个本来的他,无论聪明或愚钝,无论是位高权重还是土里刨食,不以外在功利标准来确定对孩子的爱以及爱的程度。育儿无小事,更何况关乎到爱这一课题,这几大误区你曾经踏入过吗?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