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91今日阅读:3今日分享:40

你们之间是真正的爱,还是只是一段施受虐关系?

受虐现象的存在一直令许多人费解:大多数人都觉得,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那为什么还有人会主动迎向痛苦,甚至以此为乐呢?生活中常见一个人,深爱着情绪上让自己持续痛苦的人;也常见反复陷入自我伤害的故事。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在情绪上虐待别人?又是为什么人们不离开让自己痛苦的人?社会学家Erich Fromm(1941)曾对人的受虐倾向作出解释。他将受虐倾向和施虐倾向放在一起,认为施虐和受虐看似对立,却都源于同一种需求。他指出,虽然人们可以从施虐-受虐中获得满足,但是这种满足只是暂时的,因为施虐-受虐倾向走在一起的人们,最终还是会面临分离的结局。我们今天就来用Fromm的理论谈谈,受虐和施虐背后的需求是什么?一个人会在关系中始终是个受虐者吗?如果施虐-受虐只能带来虚假的安全感,那么在Fromm看来,什么是能让我们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的爱呢?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导读Fromm的经典著作《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的第四和第五章。
方法/步骤

受虐与施虐:一体两面的共生关系在阐述施虐-受虐的关系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下它们的定义。1. 什么是受虐倾向?什么是施虐倾向?受虐倾向指的是一个人通过主动地追求痛苦来感到愉悦的倾向。在日常生活中,受虐者往往会表现得极度依赖于他人。受虐者总会自我贬低,觉得自己比起别人来渺小得不值一提,并认为他们无力为自己做出选择。因此受虐者迫不及待地希望能找到一个比自己强大的人,好把自己交出去,让对方来主宰自己、折磨自己,并在这个臣服的过程中感到快乐(p.108)。受虐倾向有多种形式。有些受虐者喜欢在性行为中受虐,这些人被称为虐恋者(“受虐倒错”),他们能通过被施加痛苦来感受到性愉悦。还有些人只有精神受虐倾向,他们不会将受虐和性联系在一起,被虐也不会引起性快感(p.110)。与受虐倾向相对应的是施虐倾向。施虐倾向指的是一个人通过对他人施加痛苦来感到愉悦的倾向。Fromm认为存在不同类型的施虐倾向。第一种是统治型施虐,即使用自己的权力去统治和驱使他人,让他人仅仅成为自己手中的工具,剥削他人的物质、情感和精神,让他人感到痛苦和耗竭。第二种是折磨型施虐,施虐者会主动对别人施加折磨,或者是观赏他人经受磨难,并且会因为看到他人狼狈不堪而感到欣喜(p.102)。Fromm认为施虐者往往会同时表达出两种类型的施虐倾向:Ta既想利用他人,又会因为折磨他人而高兴。人们往往将施虐和破坏欲(destructiveness)混为一谈,认为施虐就是要彻底地毁坏他人。但实际上它们是不同的。破坏欲的目的是让自己免于被伤害,于是为了避免任何受伤的可能,破坏者选择毁灭一切他们认为有威胁的人;而施虐的目的是通过主宰别人,来证明自己比别人强、来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因此施虐者不会希望彻底消灭对象,他们希望保留那些受虐者。不然,施虐者就失去了让自己感到有力的途径(p.128)。2. 受虐与施虐互为表里、一体两面受虐倾向于施虐倾向看起来是截然相反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共同点:施虐者和受虐者在关系中,都放弃了各自的独立性,变得依赖彼此。此外,受虐倾向和施虐倾向不可分割,它们总是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如果一个人是受虐者,那么在一些情况下Ta必然表现出施虐倾向,反之亦然。a. 施虐与受虐存在共同点:双方都放弃了独立性施虐者与受虐者在关系中都丧失了自由和独立性,彼此依赖和需要。受虐者依赖于施虐者里为自己做出决定。他们舍弃了自己的自由,依附于施虐者。从此由施虐者来决定受虐者的快乐、痛苦、目标等等(p.111)。这种依赖的程度越严重,受虐者就越发将施虐者变为自己生活的中心。受虐者的生活目标变成了如何留住施虐者、以免失去一个依靠的对象;或是试图操纵施虐者,让对方继续心甘情愿地为自己承担责任(p.125)。另一方面,施虐者同样在关系中丧失了独立性。虽然表面上施虐者很强大,主宰着受虐者,但实际上,他们依赖于受虐者。施虐者需要他们施虐的对象,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对受虐者施虐,来证明自己优于受虐者,感受到控制和力量。如果失去了受虐者,施虐者失去了证明自己的途径,变得好像什么都不是。施虐者可能自己都意识不到对受虐者的依赖,但在两人的纽带濒临断裂时,依赖感会突然爆发,施虐者会千方百计地试图挽留对方。比如在一段关系中,丈夫恶劣地对待伴侣,并总是恐吓抛弃伴侣、逼迫伴侣离开,但是当伴侣有一天真的决定离开时,丈夫又会表示“离开你我没法活”,哀求伴侣留下(p.104)。b. 施虐和受虐倾向会体现在同一个人身上Fromm指出,人并不可能是一个完全的施虐者或者受虐者,而是常常摇摆于两者之间,“很难确定某一时刻究竟是受虐面还是施虐面在起作用”(p.113)。一个人在关系中,可能大部分时间觉得自己是受虐者,但有时也会感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去操纵对方;一个人也有可能大部分时间认为自己是施虐者,但偶尔也会在关系中意识到自己对受虐者的依赖。如果受虐者仔细地去体察自己的感受,会发现自己的内心中潜伏着强大的控制欲;同样地,如果施虐者用心地发掘自己的感受,也会发现内心深处浓厚的无力感。施虐倾向和受虐倾向,实质上是互为表里、一体两面的关系。3. 施虐-受虐关系≠爱的关系Fromm认为施虐-受虐关系并不是真正的爱,他将施虐者和受虐者缔结的纽带称为“共生性结合”,认为施虐-受虐的双方只是生活在一起(共生现象),在关系中彼此依赖,互相需要。“共生性结合”与爱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首先,爱的关系中,双方不止是关注自己的利益,也会真心地关注和理解伴侣的需求,支持对方实现自我。而施虐-受虐双方在关系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望和需要。一旦对方不再能满足自己的期待,他们就会选择离开。比如受虐者往往将自己的伴侣理想化为一个“全能的帮助者”,期待对方满足自己的一切需要。然而,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是无比强大的,所以施虐者终究会让受虐者失望。等幻灭之后,受虐者会离开自己的伴侣、去寻找下一个“全能的帮助者”(p.126)。其次,施虐-受虐中双方都丧失了独立性,而爱的关系中,双方依然保持了个人的完整性。爱人们在关系中允许对方保留自己的个性、拥有自己的空间,他们在关系中依然可以做到独立地追求快乐,不会要求对方来为自己的快乐和满足负责。不过,在爱的关系中,依然可以有施虐-受虐的元素:如果施虐和受虐的欲望只在性的过程中体现的话,双方依然可以是一段安全、平等、自愿的关系。因为伴侣们可以通过事前约定等方式,确保两人在过程中不受到非自愿的伤害,而在沟通过程中,两人依然是平等的。这时,施虐-受虐只是关系中追求性快乐的一种情趣。人为什么会选择施虐-受虐关系?1. 个人因素:满足个人需求人们为什么会依赖于施虐-受虐关系呢?Fromm认为,施虐者和受虐者在互相依赖中满足了他们各自的需求。a. 受虐者通过交出自己逃避了责任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索夫兄弟》中写到,“最迫切的需要是找到一个可以(向Ta)投降的人,尽快地把他这个不幸地受造物与生俱来的自由交给那个人。”它精准地指出了受虐者试图用自由为代价,换来对责任的逃避(p.108)。受虐者在内心深处往往觉得自己微不足道,不能也不愿意去为自己承担责任。他们时常怀疑自己的选择,焦虑于选择可能带来后果。受虐者意识到,如果他们能将自己贬低得十分渺小,如果能放弃个人的独立,就可以把自己从责任带来的恐惧与自我怀疑中解脱出来。因为一旦他们交出自我,他们就不用再承担责任的重负,无需再去思考自己需要做什么、自己是谁,Ta自己的痛苦与欢乐都将由Ta依附的对象来决定(p.111)。b. 施虐者利用受虐者来逃避无能为力感Fromm指出施虐者对主宰他人的追求源于自身的无能为力感。正因为觉得自己很软弱,施虐者才迫切地希望证明自己的力量。施虐者证明自己的方式是选择找到一个对象,通过折磨和统治对方,他们证明了自己的优越,摆脱了无能为力感(p.115)。c. 受虐者和施虐者都在施虐-受虐关系中逃避了孤独在施虐者与受虐者结成共生的纽带中,双方都将个人自我与另一个自我合为一体,逃避孤独。一方面,受虐者通过将自己交给对方的方式,在放弃了独立的同时,把自己融入自身之外的对象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受虐者摆脱了难以忍受的孤独,同时因为成为对方的一部分,而得以分享对方的力量。Ta分享到的力量,能帮助自己对抗孤独引发的无力感。另一方面,由于受虐者愿意交出自我,施虐者才有机会通过吞食他人的自我,来形成联结抵御孤独(p.113)。然而,施虐-受虐的结合带来的安全感与满足只是假象,它只能暂时掩盖人们的焦虑和恐惧。因为自我的产生是不可逆的:一旦出现,就不可能完全消除它,就像人们一旦出生,就不可能再回归子宫。因此,希望借由施虐-受虐关系来放弃自我是徒劳的。即使是看似完全放弃自我的受虐者,潜意识中也会因为个人被奴役而产生反抗与愤怒。虽然为了维持纽带,受虐者会压抑反抗,但愤怒积累到一定程度还是会爆发出来,提醒受虐者自我的存在(p.100, 126)。Fromm指出,既然人们不可能彻底消除自我,那么,要获得长久的安全感,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反其道行之:不是放弃自我,而是积极地实现自我。而一种实现自我的途径是在不放弃个人独立的前提下,与他人建立爱的联结(p.100)。我们将在下个部分谈论如何从施虐-受虐关系转向爱的联结。怎么样从受虐-施虐迈向真正的爱?1. 对伴侣:关注对方的需要,学会真诚地付出之前提到,施虐-受虐关系中,双方都出于自己的需要而向对方索取;而Fromm认为,真正的爱意味着对被爱者的肯定,意味着能关注被爱者的需要,去真诚地分享与付出,来帮助对方实现他们真实的自我(p.83, 114)。要做到这一点,人们首先要尊重对方的独立性,放弃自己奴役他人/被他人奴役的渴求,认识到他们和我们一样有自身的需求,并且会因为无法实现需求而遭到挫折。为了更好地从对方出发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需要在沟通中了解和倾听他们的需要,而不是凭借主观臆测来提供帮助。最后,关注需要不意味着纵容,而是支持对方通过积极、健康的方式来实现自我,如果发现对方使用不健康的方式来逃避痛苦,我们也应当有勇气去指出这点,力所能及地提供支持。2. 对自己:学会自爱Fromm指出,施虐-受虐源于人的自私,而真正的爱的基础是人的自爱:只有人们能做到爱自己,才代表他们能够去爱别人。许多人会排斥自爱,因为他们认为自爱就意味着自私,认为如果在关系中考虑了自己,那么他们的付出就显得不够纯粹。Fromm认为人们之所以会混淆自爱和自私,是因为人们搞错了爱的本质。人们往往认为爱是因为遇到“对的人”才产生的情感,在没遇到对的人之前,我们是不会有爱意的。同时,他们也认为爱是排他的:如果我爱一个人,我就没法去爱其他人;如果我选择了爱自己,我就没办法去爱别人。但是,Fromm将爱看作是一种人们内在的去欣赏和肯定对象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是依靠对象来实现。对象更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有爱的能力。自我和他人都能成为对象。如果一个人做得到去爱别人,证明Ta有支持和肯定的能力,那么Ta也一定可以用这种能力去爱自己;而一个人如果做不到自爱,那么也一定没有办法真正地爱别人(p.83)。自爱和自私的区分就在这里。爱是肯定和支持,自爱即是能做到自己肯定自己、去支持自我的发展和实现;而自私正是因为人们做不到自爱,没有办法进行自我支持,才会倾向于通过依赖他人来填补自身的需求。那么,怎么舍弃自私、做到自爱呢?自爱并不能通过伴侣给予爱来实现,而是要依靠自发的努力。去学着尊重自己的独立性,将自己视作一个有力量的个体,意识到我们需要为自己的需求负责,并尝试去承担责任。最后,可以从一些不那么重要的选择开始,试着为自己承担责任。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有承担责任的能力,而且这个过程也并不可怕。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