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95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怎么培养宝宝的能力?(7~9月)

育儿的话题是父母最关注的,那么对于初为人父母的年轻父母来说,是不是不知该从何下手呢?让我们一起看看7~9个月的宝宝,该怎么培养才好呢?
方法/步骤
1

探索事物7个月的宝宝,运动能力和好奇心很强。由于能够移动自己的身体,过去只能远远看着的东西,现在就近在咫尺,伸手就能抓到,并能放在嘴巴里品尝,这对于宝宝来说,该是多么令人激动、愉快的事情。8个月的宝宝,像许多幼小的哺乳动物,正经历着好奇心极强的,也是极其重要的早期探索时期。好奇心,既是宝宝学习并取得成就的动力,也往往是发生不幸事故的原因,因此你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担心宝宝的安危,就限制宝宝的活动,对宝宝的发展是得不偿失的。美国著名早教专家怀特教授在进行长达数十年的研究指出,8个月是大脑发展开始出现分化的时期,只有大约不到10%的宝宝是从他最佳起点出发得到了应有的发展。期主要的原因是在宝宝发展这一关键时期,大部分年轻的父母们,缺乏应有的知识,担心安全而限制宝宝的探索活动以及缺少实际的帮助。以致到了2岁,这两类宝宝的差异就日益明显起来了。8个月的宝宝的确是个小小的“探险者”。要为他准备一个“百宝箱”。让他专心致志在干净的地上玩那些他特别感兴趣的小东西,不厌其烦地把他们一样样的拿出来,又一件件的放进去,或者悄悄地将一个小东西放到另一个物品中去,或者把一件东西反反复复地打开、合上而乐此不疲。实际上他在给自己出“智力测验”题呢!在这些大量的探索活动中,如果宝宝因为玩得开心而对你大笑,或者遇到某种困难感到兴奋而发出求助的声音,这就说明他是有明确目的的宝宝,这恰恰就是最好的教育机会。

2

怯生与现代素质的培养怯生,怕与父母尤其是妈妈分离,是8个月宝宝的正常心理现象,说明宝宝已经能够敏锐地辨别熟人和生人。因而怯生标志着父母子女依恋的开始。同时,他也说明宝宝需要在依恋父母的基础上,建立更为复杂的社会情感、性格和能力。陌生人突然到来,用眼睛盯着他看,走到跟前要从妈妈怀里抱走他——这对8个月的宝宝来说是一种心理刺激,将使他感到不安和恐惧。因此,你必须注意不要随便让陌生人突然靠近、抱走宝宝,也不要在生人到来的时候马上离开宝宝,就像1~3岁宝宝不要用“狼来了,还哭!”去吓唬宝宝一样,加重宝宝的恐惧心理,这样不利于宝宝的心理卫生。正确的方法是:当陌生人到来时,你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不要急于走近客人要用你对客人的热情和友好的气氛去感染宝宝,使他学习“信任”客人;让客人逐渐接近宝宝,使宝宝逐渐适应,再靠近。怯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自然过程,通常会在短期内自然消失。研究表明,怯生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教育方式有关。在这以前的几个月里,经常让宝宝看电视、逛大街、上公园,到客人家去。宝宝熟悉的大人越多,而且习惯体验新奇的视听刺激,那么,怯生的程度就越轻,时间也就越短。要注意,今后的几个月,是宝宝与你形成巩固的亲子关系的关键期。不要长期离开自己的宝宝,同时要拓展他的接触面,尤其是让他及早步入“同龄小社会”,鼓励他与年龄相仿的宝宝多多接触,叫一些小朋友。

3

给宝宝开辟一个“运动场”8个月的宝宝不仅爬行的本领与日俱增,而且能够扶着东西站起来了。刚学会站立的宝宝,还不会自己坐下。你可以教他向前弯一下腰再坐下,这样他就不会摔倒。一旦学会站立,他的本领就越开越大了。他可以用一只手扶着沙发站立或者干脆用背靠着腾出手来拿玩具。他还可以把一只脚放在一只脚前面,用一条腿支持全身重量,想试着迈出他人生的第一步。当宝宝更喜欢的运动是学爬行——从匍性到爬行 。如果学爬时,宝宝的腹部不能离开床铺,你可以用一条毛巾放在他的腹下,然后提起臀部,使体重落在手和膝上,开始膝爬行。小腿肌肉结实、能支撑体重后,就会渐渐变成手足爬行。练习爬行不但轮流锻炼了四肢的耐力,而且能增强的平衡与反应联系,这种联系对宝宝日后学习语言和阅读有良好的影响。学会爬行最好的玩具是各种色彩鲜艳、大小不同的皮球。皮球之所以受到宝宝的信赖,是因为无须宝宝用多大的劲,皮球就能滚得老远。此外每次皮球滚动的方向是无法预料的,而且可能失而复得,这就增加了玩耍的新奇性和趣味性。要给宝宝开辟一个“运动场”,任他“摸爬滚打”。你可以用沙发围出一块宽敞的活动场地,再在地上铺上席子、垫子或棉垫之类的东西,是他可以练习扶着站立、移动身体,并在上面玩耍,有不易磕着碰着。当然给他的玩具也是安全卫生,不要让他够着剪刀、扣子、能套在头上的塑料袋等危险品。不要总是抱着宝宝,这样会限制他的活动,减少锻炼的机会,也不要轻易打断他的活动,哪怕他不厌其烦地用积木敲打着桌面,而要给宝宝提供自己活动与锻炼的机会,这样他的能力就能得到迅速发展。

4

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学拿小勺,用杯子喝水不仅是一种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对外界兴趣的培养,过去宝宝只依靠妈妈的乳房、奶瓶。而现在却要让他知道杯碗中的世界是更丰富多彩的。当然宝宝不可能一下子学会用手、用杯碗等。大人可以循序渐进,一开始可让宝宝玩些塑料杯、碗等,并教他学着大人的样子喝水。之后可在杯子里倒入牛奶,鼓励他喝,一段时间后,为了增加宝宝的兴趣课改换一些形状颜色不同的杯子,并变换着杯中的食物,如牛奶、果汁、菜汁等。长期使用奶瓶会改变宝宝的口型,影响牙齿生长。所以应尽早给宝宝用杯子喝水、喝奶。开始有大人帮助扶着杯子或碗,再有宝宝和大人一起扶。吃饭时,宝宝有可能来夺勺子,这正是学用勺子吃饭的契机。开始时他还分不清凹凸面,快到1岁时就会装满勺子、自己喂食。学用勺子的方法如下:总两把勺到一把:先让宝宝右手持勺学吃,妈妈用另一把勺喂饭。可左右手用勺:开始宝宝持勺不分左右手,没有必要迫使他纠正,两手同时并用有助于左右大脑发育。要有耐心,宝宝开始用勺子不够熟练,会弄到手、脸、衣服,到处都是饭,甚至摔碎碗杯,这时不要斥责,更不能因此让他失去兴趣。一定要多给宝宝机会,相信宝宝的能力,相信宝宝会逐渐熟悉并掌握这些技巧。

5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宝宝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懂事,许多习惯也就慢慢形成,而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首先应做到定时、定量、定场所,这有利于宝宝生理节律的稳定、有规律,有利于形成内在条件反射,利于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应注意卫生习惯的培养,进餐前应给宝宝洗净小手,带上围嘴或小手帕,掉到地上的东西不要再吃等。还有就是吃完饭再玩,不要边吃边玩或吃几口去玩,玩会儿再吃,这样可使宝宝集中注意力,尝到食物的美味,增进食欲。最后进餐时应创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可放一些轻松的音乐。

6

语言训练宝宝7个月时,有50%~70%的宝宝会自动发出“爸爸”、“妈妈”等音。尽管他们还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但这却说明他们已进入学习语言的敏感期,这是一个语言教育的契机,父母一定要珍惜,让宝宝多听多练。只要能抓住了机会,不久便会感到宝宝主动叫“爸爸”、“妈妈”时的激动心情了。这多时间,妈妈应该给宝宝买一些构图简单,色彩鲜艳,故事情节单一,内容有趣的宝宝画报。在宝宝有兴趣时,指点画册上的图像,一边翻看,一边用清晰、缓慢、准确、悠扬的语调给他讲故事,同一故事,应反复地讲。给宝宝讲故事,是促进宝宝语言发展与智力开发的好办法,是否宝宝能够听懂,妈妈一有时间就应声情并茂地讲给宝宝听,培养他爱听故事,热爱读书的习惯。但也有的小宝宝,无论妈妈怎么讲,他都不愿意听,也不爱看画册,这时,大人也无须着急,过一段时间再试试看。END

注意事项
1

觉得有用就把它收起来吧!

2

本文仅供参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