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47今日阅读:75今日分享:44

中国“孝道”文化影响肿瘤治疗 ----邓运宗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在中国有深厚的孝道价值观影响,情况比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当亲人不幸被诊断为晚期癌症,患者及家属都痛苦万分,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一切代价尝试各种的抗肿瘤治疗方法,以求挽留患者的生命。事实上,我国有大量的晚期癌症患者有意或善意的被迫接受着超过疾病治疗需要的“过度治疗”,有时反而因为“过度治疗”加剧病情,出现治疗相关并发症。最终仍然痛苦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面对现实,如何选择“舒适治疗”,提高生活质量,让亲人尽量平静愉快地渡过有限而珍贵的余生,是一个重要、但又十分艰难选择的问题。有的家庭尽力购买高价药延长患者寿命。但这在许多医务人员看来,相当部分治疗无必要,占用了医疗资源。业内对此有句俗话:“人生一半的医疗费用都花在最后半年”。肿瘤学科临床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常常看到传统中国人的孝道观,影响并导致患者被过度医疗。当然,让患者远离过度医疗和骗局的最好办法是及时提供合理、恰当、适度的治疗方案,让具有孝道文化影响的家属做出理性选择。特丽萨·布朗(Theresa Brown)《关键护理:护士面对的生活,死亡和人生》一书的作者这样评论到:“我不认同对重症病人描绘美好的治疗前景是正确的做法。病人不是上战场,治病过程也不是一场战争。病人需要的是细心体贴的照料,我们的所谓积极治疗看上去更像是战场带给病人无尽痛苦的机关枪。”这些不能治愈的患者应得到进一步的姑息性治疗和合理的医疗照顾,但由于人们传统观念对癌症和死亡存在偏见,致使大量晚期癌症患者得不到合理的治疗和妥善的安置,相当多的晚期癌症仍然是无休止地手术、放疗、化疗中。不仅徒费财力,还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有部分晚期肿瘤病人不治疗或轻信广告和他人,自己买“药”吃,结果更造成了病人极大的身心痛苦、经济损失。系统的舒适治疗可让患者有所寄托而非错信秘方,这点上中国还有很长路要走。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姑息医学定义为: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包括躯体、社会心理和宗教的(心灵的)困扰,来预防和缓解身心痛苦,从而改善面临威胁生命疾病的病人及其亲人的生命质量。姑息治疗的延伸和终极形式是临终关怀(Hospice),指的是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症状、延缓疾病发展、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使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的医疗护理。可见,系统的舒适治疗和过度医疗相比,更注重为病人提供舒适和尊严感,让他们能安然度过最后的日子。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发现,生活在临终护理所的终末期病人比患有同样疾病但积极寻求治疗的病人活得更久。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