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04今日阅读:11今日分享:15

有效避免信用卡风险的方法

什么是信用卡风险,如何有效避免信用卡风险呢?小编指出卡友们了解这些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有效避免信用卡风险的方法。  在芯片卡推行以前,银行信用卡多为磁条卡,磁条卡的安全性低,刷卡后信息容易被测录。最常见的卡片复制骗术是利用银行ATM或商户POS机测录卡片信息,再从旁偷窥持卡人输入密码,从而复制卡片。  还有一种相当于用户信息被动泄露,许多用户会选择在常用的第三方支付网站上保留自己的卡片信息,这并不安全,信息被售卖的情况时有发生。  银行监控异常交易  “陈先生,您好,请问在2点多的时候,您是否用过建 行信用卡在境外的网站进行了4000多港元的交易?如果是的话,没问题,只是和您确认一下。”在建 行信用卡中心听到监控人员正在通过电话核实信息。  在使用信用卡消费后,可能接到过类似的核实电话,它属于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常规操作之一。  在银行的后台,有一个进行风险监测的决策引擎。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消费习惯,这些历史交易习惯会被电脑记录下来,一旦发生大的变化,引擎就会发出警示信号。看到报警后,监控人员便会通过时间、地点等进行二次判断,确认异常就会拨打电话向持卡人核实。“以建 行为例,我们一年监控到的潜在风险大概有10万条,但这些并不全部指非本人交易等欺诈行为,许多都是本人刷卡,只是偶尔违背了惯有交易习惯。”建 行总行市场部经理周捷表示:“如果卡片交易确实非本人进行,我们会停止此笔交易,同时为用户更换新卡。”  据了解,除建 行外,工 行、招 行等都有类似的高风险动作干预系统,以及时干预或终止欺诈交易。  持卡人要保护个人信息  “防范风险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那就是保护好个人信息。”建 行信用卡中心风险处负责人建议:“最好个人信息只有自己知道,喜欢在网络上晒小物件的持卡人,一定注意不要将带有卡片信息的照片发入网络。”  另外,刷卡时不要让卡片脱离自己的视线,而喜欢网上支付的消费者一定要小心甄别钓鱼网站。招 行信用卡部工作人员建议,如果自己的亲人要使用信用卡,可以办一张附卡,最好不要直接将自己的卡给予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通常银行会为持卡人提供失卡盗刷保障,此保障多限定为没有设置密码的用户。这项同名业务几乎全部银行都有开通,保障时间(48-72小时)和额度(普卡多为5000元,金卡1元不等)各行会有不同。但周捷认为,盗刷保障并非万无一失,“还是设定并使用密码比较安全。”招 行工作人员则认为,两者各有利弊,如果卡片丢失,设定密码的能有效避免财产损失风险,但平时刷卡时则要注意保护密码安全。  目前,国内新发行的信用卡都兼有芯片和磁条,相对磁条卡,芯片卡不易被测录复制,比使用磁条安全性提升许多。持卡人使用芯片卡时需要提供PIN码,某种意义上表明信用卡使用密码将成为未来趋势。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