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32今日阅读:60今日分享:41

杂交榛子发展战略

榛子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国外已有千年发展历史。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展榛子育种研究,现已培育出杂交榛子(也称平欧杂交榛子、大果榛子)[1],填补了我国榛子栽培品种的空白,促进了我国榛子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杂交榛子处在试栽向大面积推广阶段。杂交榛子将成为我国新兴、高效、优势产业。1 我国杂交榛子概况1.1品种选育情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在大连地区开展了欧洲榛子引种、平榛选优工作。为解决欧洲榛子抗寒力差的问题,于八十年代开展了平榛与欧榛杂交育种研究。现已选育出以达维(84—254)、辽榛3号(84—226)、辽榛4号(85—41)为代表的11个品种和10余个优良品系[1],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2品种特性杂交榛子是由我国原产野生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Fisch.)优株为母本,以欧榛(C. avellanaL.)为父本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选育而成,具有平榛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结果早和欧榛的果大、丰产、出仁率高等特点。据测定,杂交榛子坚果重2~4g,是平榛的2~4倍;出仁率40~50%,是平榛1.33~1.66倍;盛果期667m2产量可达200kg左右,是平榛的6~10倍,品质优于欧榛;抗寒力大大提高,可在北纬32°~42°(即:年均气温7℃~ 15℃,绝对低温在-35℃以上)地区栽培[1]。1.3发展现状我国杂交榛子发展时间较短,但产业优势已显现。目前在辽宁省中北部地区已成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经济林树种的首选树种[1]。由于人们对干果需求量的增加,榛子的供需矛盾较突出,发展杂交榛子应引起重视。我省已形成3333.3h m2[2]的栽培规模,已成为我国杂交榛子主栽区。河北、北京、山东、河南、山西、新疆、四川等10多个省市也引种栽培。我国将成为世界榛子的主产区之一。2产业优势2.1市场潜力大,国际竞争力强杂交榛子脂肪中含有50%的亚油酸,能降低胆固醇,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加强,人们对榛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由于我国杂交榛子的品质优良,在国际市场上将有很强的竞争力。2.2产值高,经济树龄长据测定,杂交榛子7~20年667 m2产量可达100~250kg,按目前市场价计算,产值可达3000~7500元。具有一次栽植多年受益的特点,经济树龄可达20~30年[1]。2.3耐贮性好,有利市场供应和产品加工据测定,榛子坚果在含水量5~7%,温度15~20℃以下,空气相对湿度60~70%,避光条件下可贮藏2年不变质[1],即可延长供应时间,又可增加生产者的定价话语权。榛子产业链长,可加工成多种产品,适合规模开发。2.4抗逆性强,适栽范围广,管理成本低,生态效益好杂交榛子除抗寒性强,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和耐瘠薄等特点,在我国发展杂交榛子无疑是一条新的致富门路。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土地面积广、立地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也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杂交榛子在栽培管理上具有省工、省时、减少投资等特点,与水果相比可减少40%左右的投入。由于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有利于绿色食品的生产。杂交榛子属于大灌木,树体较小,须根群较大,有很强的固地性,风吹不易落果,抗风力强,水土保持作用显著。3 存在问题3.1产业认识不到位,缺少科学规划杂交榛子在我国属新兴产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其产业优势仍未得到人们的广泛认识,有的适栽区在等待观望,持怀疑态度。有的适栽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未能把发展杂交榛子作为地区新兴优势产业来抓,产业定位不明确,发展不平衡,速度慢,规模小,信息不畅通,操作不规范,缺少科学规划。3.2对品种选择认识不足,主栽品种不明确由于品种的区域性差异和种间差异,各品种在各地的表现不一致,适应性、早果性、丰产性、出仁率、品质等都有很大差异。我国榛子发展较晚,人们对品种的了解不够,对品种的选择认识不足,表现在引种的盲目性、发展品种随意性;苗木选购时对品种纯度重视不够;产业规划上重规模轻品种,地区主栽品种不突出;这种在品种选择上的不严谨性,将严重影响榛子产业信心和发展后劲。3.3优良品种苗木严重不足,苗木市场混乱当前我国杂交榛子主要靠压条育苗,繁殖系数较低。由于优良品种,特别是近年来选育的优良品种,如:辽榛3号、辽榛4号等母树少、树龄小、产苗量少,加上我国杂交榛子处在试栽向推广的转性阶段,需苗量大,苗木供应严重不足,加上苗木管理不规范,苗木市场较混乱,苗木混杂,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现象较普遍。3.4资金不足由于当前杂交榛子苗木价格较高,每667 m2苗木成本在1000元左右,加上农药化肥等其它生产资料投资,前期投入较大,一般生产者难以承受,因此,资金不足也是制约杂交榛子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4 发展战略4.1搞好产业定位,科学规划,统一实施杂交榛子是新兴、高效、优势产业。适栽区决策者应有战略眼光,抓住机遇,以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支持为契机,以振兴地区经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目的,搞好产业定位,科学规划,统一组织实施。包括:组织建立、规模确定、阶段安排、实施步骤、主栽品种确定、苗木准备、示范推广、技术指导服务、产品加工、绿色食品生产等。4.2搞好示范园建设在原有示范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示范园定性、布局、布点工作。示范园要以生产而不是育苗为主,让群众尽快看到结果。布局上应根据气候特点和立地条件划分示范区,沈阳、抚顺以北应试栽与示范同步进行,筛选适合当地发展的抗寒品种。沈阳、抚顺以南,根据纬度可划分三个适栽区。各区根据立地条件可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以求相同气候条件下不同立地条件的示范效果。布点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主栽区最好每个乡镇(至少县区)设一处,面积不限,但品种选择要准确,搭配合理,管理规范,真正起到示范作用。4.3搞好品种选择,加快苗木繁殖品种选择是产业成功的基础。当前杂交榛子处在大发展初期,搞好品种选择尤为重要。应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不同需要选择最适合本地立地条件、气候特点、发育旺(可延长盛果期年限)、表现稳定、经济指标优良的品种重点发展,并配好授粉品种。现有的11个品种和10多个优良品系,各地经多年栽培实践,表现已趋于稳定,品种间差异已显现,为品种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与水果不同,杂交榛子在成熟期、品质、用途等方面要求较一致,所以在品种选择数量上宜精不宜多(地区重点发展品种3~4个,建园主裁品种2~3个,授粉品种2~3个),有利于集中品种优势,使产业效益最大化。 有利于管理,收获和加工。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苗木生产管理,加快优良苗木生产。应搞好地区入选品种母树和现有苗圃的调查确认。选择品种对路、信誉好的苗圃为地区的中心苗圃,统一规划,建档备案,规范管理。以合同育苗、意向育苗、以圃定苗等方式,确保苗木品种纯度和质量,保证苗木供应。苗木引进要慎重,最好采用在生长季节(有利于品种确认),实地考察以圃定苗。育苗方法上应打破单一的压条育苗,搞好其它育苗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嫁接育苗的研究推广,加快苗木繁殖速度,降低苗木成本,推动杂交榛子产业快速发展。4.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发展杂交榛子前期投入较大,各级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政策,搞好扶贫开发,加大资金投入。如:科研经费、推广资金、苗木补助等。当前应重点扶持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和示范园建设。4.5进一步搞好科研工作发挥我省在榛子科研上的优势,搞好科研课题的选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育苗方法多样化研究与推广;嫁接苗的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栽培管理技术研究推广;病虫害防治;新品种培育;产品加工技术研究;栽培操作技术规程的制定等。5 有关技术问题探讨5.1关于嫁接苗的应用5.1.1问题提出嫁接苗在国外(美国)已得到应用[1],在我国则存在争议。我国嫁接采用的砧木以平榛为主,而平榛萌孽较强,采取常规栽植方法存在砧孽(砧木萌生的根孽)过多而影响树体发育问题。另外,杂交榛子属于嫁接较难成活的树种,我国杂交榛子嫁接育苗仍处在研究阶段,但就我国杂交榛子苗木严重短缺,苗木价格过高的现状,搞好杂交榛子嫁接苗的应用以促进嫁接育苗研究是我国杂交榛子发展中不可回避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地从2003年开始,从解决砧孽入手,采用深斜栽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1.2具体做法栽植坑为60cm×60cm×60cm,栽前剪除砧木根状茎和根芽,保留嫁接挷条,起横缢作用,苗木在栽植坑内斜放45度,栽植深度以嫁接口为准;接口低于地表10cm左右,第一次培土至接口下,二次培土前保留凹形穴,并随时除砧蘖;当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育弱时可于第二年春)进行第二次培土,培土前对嫁接口以上涂1000PPM吲哚丁酸溶液,宽度为5-10 cm,有条件时可对涂药部位培适量湿锯沫保湿,生根效果更佳,培成略高出地面的土堆;定干高度在10 cm左右,有利于萌生基生枝。5.1.3效果观察与分析第一,可有效控制砧孽。榛子根孽是由根状茎形成,主要产生在地表下20cm左右须根层中,深栽使砧木根系加深,根状茎难以形成,嫁接口以上根系的形成阻隔了地上养份的向下输送,可有效抑制砧孽,控制率达95%。第二,提高栽植成活率。由于压条苗在繁殖过程中密度较大,苗体营养较差,根系不够完整,根量不足,根系成熟度不够等原因,加上压条苗腋芽大,无隐芽,在起苗、贮运、栽植过程中,容易损伤腋芽,有栽后不萌发,憋死苗的现象,所以压条苗栽植成活率一直不够理想。而嫁接苗可有效避免以上问题,栽植成活率达95%。第三,有利树体形成和提高压条苗的前期产量。由于采用低定干,当年可萌发2~3个基生枝,有利于少干丛状形树形的尽早成形,由于基生枝条较多,短截后可在基部生成较多基生枝,可增加压条苗的前期产量。5.1.4注意事项:栽植深度是成功的基础;接口以上生根是成功的关键;低洼地不易采用此方法;二次培土前一定要深部除净根孽。5.2育苗方法探讨杂交榛子属于嫁接较难成活的树种,我国嫁接育苗仍处在试验研究阶段。我们从2002年开始对杂交榛子嫁接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平榛为砧木,先后采用春季、秋季带木质部嵌芽接;秋季一刀法带木质部长片芽接;室内舌接电热保温促进愈伤,再移到苗圃里;春季露地双舌接等方法。以秋季一刀法长片芽接和露地双舌接效果最佳,露地双舌接成活率最高可达80%左右,但受嫁接技术、春季气候和田间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成活率不够稳定。5.3品种推介5.3.1主要品种介绍达维(84—254):1999年命名,树势强壮,发育旺,萌芽早,树姿直立,树冠大,雄花序中等,早果性强,8月中下旬成熟,属早熟品种,坚果椭圆形,平均坚果重2.5g,出仁率44%,一序多果,丰产性强,抗寒性强,适应在年均气温7℃以上地区栽培,应重点发展。85—73:树势强壮,树体发育旺,树冠大,树姿直立,雄花序少,早果性强,平均坚果重2.38g,出仁率47%,品质优,丰产性强,结果均匀,但易感白粉病,适应在年均气温7.5℃以上地区栽培,应重点发展。81—21:树势中庸,树冠小,主干性弱,穗状串状结果性强,坚果圆锥形,平均坚果重2g,出仁率45%,丰产,但需加强管理,适应在年均气温7℃以上地区栽培,可作主栽或授粉品种发展。82—11:树势较旺,树姿半开张,坚果圆锥形,平均坚果重2.4g,出仁率41%,丰产,适应在年均气温7℃以上地区栽培,可作授粉品种发展。5.3.2推荐品种组合及品种配比5.3.3品种配比为充分发挥主裁品种的优势,主裁品种株数应占栽植总量的70%—80%,授粉品种占20%—30%。作者简介:林业工程师,现从事教育和杂交榛子相关技术研究。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