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71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注重考前的心理自我平衡

紧张和谐的气氛与劳逸结合的拼搏有效配合。 越临近考试,越觉得知识生疏了;越拼命复习,越觉得掌握不扎实了……这是大部分毕业生心态紊乱的具体表现,也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更不能因此而自暴自弃。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疲劳战术的“恶作剧”,必须缓和绷得太紧的心弦。具体方法应为:多参加文体活动,但不能过于剧烈;一旦感觉到学习得特别疲劳了,立即放下书本,休息锻炼。
步骤/方法
1

(2)心理设计考场、模拟考试过程以减轻恐惧忧虑心理。 具体方法是:设计进考场、发试卷、答试卷、交卷前的全部考试过程。 ①进考场。心理设计一教室为考场,想象进场前,要完成一切杂事(包括检查答卷用具、大小便等)。发试卷前,不要眼睛紧盯监考老师,应该回忆平时轻松愉快的趣事,想象暂置考场之外,以缓和气氛、平衡心态、放松心弦。 ②发试卷。试卷到手后,切勿抢答试卷,要先涂卡,填好姓名,报考号等,立即审阅试卷共几页几题,是否有漏页漏题或印刷模糊分辨不清的地方,如有,则立即声明换卷。倘不及时检查,答卷中间再发现时,就来不及了。然后反复审题一至二遍,正好答卷铃声响起。这样,做到心中有数,难易程度和掌握时间都心中有底了,可使考试超常发挥。 ③答试卷。切勿按顺序号做题,应该先大后小,先易后难,先分多后分少,先选择填空后论述辨析题。因选择题涂卡占用时间多且必须仔细认真,故先做涂卡题。 ④交试卷。切勿做完即交,应仔细检查,包括错别字改正、卷面、顺序、姓名、考号等。 心理模拟考试过程数次,自然就轻松多了,即使同学议论考试时,自己会觉得坦然平静,也减轻了恐惧心理。

2

(3)考前的扎实训练与时常提醒考场大忌有机融合,提高心理素质。 首先要综合知识,强化记忆,以点带面,提纲挈领。考前将全部知识在心里复习数遍,用适合自己特长的科学方法,以基础知识为中心,课文内容为主线,横向纵向联系为辅线,带动全部知识内容,更能平衡高度紧张的心态。 同时,要特别注意提醒自己考场大忌: 一忌抢答试卷。应先审题。做到四审:一审题意,即中心内容问什么;二审题型,即属何类题;三审题注,即括号内的具体要求;四审题分,即各题给分比率,以确定先答何题并掌握时间。 二忌顺序做题。其最大的弊病就是一旦中间一道生疏难题阻隔时,会影响整个答卷的正常发挥,应该先易后难。 三忌红笔做题或标注涂抹。有的考生复习功课时有用红笔涂注的习惯,如果考试时不以大忌为戒,会导致临场忽视而影响成绩,甚至造成试卷作废的后果。 四忌多动症。有的考生学习不错,也无作弊动机,但时常偷窥主监考或东张西望,造成误会,使主监考紧盯之而导致心情骤然紧张。 五忌考前不排便。考试中间发生了“问题”,导致既耽误时间又心情紧张。 六忌助人作弊。有的考生自己学习好,但为了“哥们义气”助人作弊,以致造成考场中高度紧张,不仅自己发挥失常,甚至导致助人作弊者和作弊者试卷同时作废的恶果。 4. 克服影响迎考心态的六大病症 症状一:少数考生胸中无把握, 对考试信心不足,甚至悲观失望,使得大脑活动大大降低,以至发呆发愣。 药方:正确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期望值不要定得太高,要正视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大。不妨调整一下自己的目标,说不定就能从困境中得到解脱。 症状二:经过一年的复习,心理的疲惫使部分考生对复习和高考都产生厌倦情绪,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抱着一种“无所谓”态度,甚至对高考产生排斥心理。 药方:倾诉治疗。产生上述症状的考生往往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爱透露情感和心事,由于精神长时间集中在高考一件事上,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惰性。专家建议他们多找朋友、同学或老师等信任的人聊聊天,可以说说自己的感觉,也可以谈一些平时自己喜欢的话题,通过倾诉来转移情绪。 症状三:由于长时间用同一种方法复习同一门功课,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形成保护性抑制,影响记忆效果。 药方:复习方法多样化。考生在复习时,应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文、理合理搭配,阅、读、听、写有机结合,避免枯燥、单一的复习方法,这样会提高记忆效果。 症状四:有些考生只顾拼命复习功课,放弃了正常的睡眠和必要的文体活动时间,长期打“疲劳战”,结果整天头昏脑胀,学习效果很差。 药方:劳逸结合巧用脑。要充分利用大脑的“最佳时限”,学习和休息巧安排。当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时,要抓紧学习;当头脑疲劳时,可睡觉休息或做适当的户外活动,以使脑神经细胞恢复正常。那种考前通宵达旦复习的方法,绝非良策,往往会前功尽弃。 症状五:家长期望过大,同学间竞争激烈,使得考生花费很多心思去考虑“如何达到父母的期望”、“如何去超过同学”等一系列问题,最后想得越多越使自己心烦,甚至会因为觉得自己不行而自卑。 药方:建立独立稳定的心态。放松心态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忽视外界的任何干扰,要相信自己可以办得到,建立独立稳定的心理环境,不灰心,不放弃,坚持到底。 症状六:考生无法说清原因,但在复习过程中忽然产生一种莫名其妙而又难以言明的焦躁和不安,心慌、胸闷、气短,容易出汗,看不进书、饭吃得不香、觉睡得不好,对一切都不感兴趣。 药方:体能练习。心慌的主要生理表现是心跳加快,并随着心跳恢复正常而减轻或消除。因此,进行强心锻炼可从生理上减轻或预防心慌导致的脑缺氧体征。 具体方法:晨炼时练习100米快速跑,体能较差者可选择60米快速跑,每跑一次待心跳、呼吸正常后再进行下一次,运动量视各自情况而定,以运动后不感到疲惫不影响学习为准。晚饭前进行5—10分钟深呼吸练习,即以鼻吸气时尽量深长并充分张开胸廓,张口呼气时尽量放慢拉长。注意事项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