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92今日阅读:113今日分享:31

教师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人们经常把教师比做园丁,把学生比做祖国的花朵,做为教师,仅做一个优秀的园丁是不够的,因为你面对的是有思维、有情感的人,仅靠浇水、施肥、除草、去虫、剪枝远远不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只说培养人的长期性,更是强调培养人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内在情操潜移默化,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父母是子女的影子”,教师就是一个学生的影子,很难想象一个师德低下、工作消极的教师会带出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班集体。在几年担任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必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呢?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坚持激励性教育原则,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深化对师爱的认识,增强培养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宽容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宽容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是一种教育的层次,是一种无私的接纳。爱因斯坦说过:善于宽容,是教师修养的情感问题,宽容中蕴含的理解、信任、平等,表明教育者对自己和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浸透了一种事业、于孩子的诚挚和热爱。当前,教师以高层次的人才规格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希望学生都遵从自己的意志去发展,以致难以容忍学生在个性上的弱点和不足,甚至把这种个性的差异当成缺点和错误来对待。这样学生对教师总是不满意,学生则遭受被怀疑、被误解的境遇,很少得到教师的信任、鼓励和关注。事实上,不同的个体在遗传素质、兴趣爱好等方面是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师只有正确认识人的个性,才能对有不同个性的学生抱有积极的殷切的期待,予以热情的鼓舞。   二 ,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和理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试着用他们的思维方式,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一份理解和爱心,你会走进他们的心灵。如果你是他们的班主任,孩子们都望着你,你认为很小的事情在他们看来是天大的事情。当他们把你当成知心朋友,你就成功了,你可以毫无遮掩地看到他们的心,然后对症下药,引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这个时代,孩子越来越敏感了,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很难,关键是发现机会,他们彷徨了、沮丧了、感动了,你就走过去„„有时候,你付出一点真情,会在他们心里引起意想不到的轰鸣。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上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效。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就决定了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那么,如何摆正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应当把独占的讲台让出,改掉单纯灌输的落后方法,通过“导”的艺术,让自已成为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主体,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这种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创造的是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建立的是民主的氛围,是使学生乐学的环境。其次,还应摆正课外师生关系。现实上,有部分教师总是以“严师”自居,孩子因害怕而表面听话,骨子里却反感。我认为在课外,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良师益友身份出现。教师对学生若有爱心,何愁不能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而在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心理、人格会更健全,会有更多的爱心、更强的责任心、更多的理解和宽容,这种和谐的师生感情,也必为乐学创造条件。四、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教师,要使自己成为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就必须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20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刻体会到:要教好书,育好人,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当一位教师,对学生要有感情,对所教的学科要充满热情,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教育的艺术就是爱的艺术。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没有感情,如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不成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与动力“英国教育家罗素也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当教师面对学生时,不能挑选,爱这个、不爱那个,应爱每一个学生。即使有的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也不能歧视他们,而应该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教育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师爱是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的内在动力,是培养学生高尚人格的熏染与感化力量,它奠定了育人的感情基础。其次教师要关心学生。教师应关心学生在学习、思想、身体健康诸方面的情况。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要漠然置之,要热情关怀,做学生的第一知情人,第一关心人。 第三,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是对学生的一种厚爱,一种要求,一种鞭策。尊重学生就是能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俗话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刺伤了学生的心,就会有两种恶果:一是使他们悲观失望,消沉下去,二是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甚至于抱着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及时谈心,建立起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四,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21世纪是一个继往开来,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新世纪。新的世纪赋予教育工作者新的使命,要培养全新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才能肩负时代的重任,才能培养出具有新的视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的思想——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新的知识结构——懂科学、爱科学,新的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新的思维——开放的、敏捷的、开创性的一代新人。“言教不如身教”,良师首先要“正人先正已”,“德高为范”嘛。教师不仅要能给学生“讲道理”,更要给学生“做样子”。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理论教育,又要重视指导学生的实际锻炼,这就是知行统一原则,教师必须克服言行不一,甚至言行相反的坏习气,如说假话、说空话,说大话、说套话、只说不做等。教师要以身作则,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履行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如果教师言行脱节,学生就不会信服,也不会去行动,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良师要模范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不仅要做良师,更应做学生的益友。益友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待人,要想念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长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广泛地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提出的批评和合理化建议,对不正确的意见要给予耐心解释;不能以成见看人,不能侮辱和体罚学生,不能对学生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态度,对思想品德方面表现差的学生,更要注意不能摆事实架子去训斥和挖苦,以免伤害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