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97今日阅读:154今日分享:43

对因材施教的解析

我们既然把因材施教确认作为教学范畴的原则,教学范畴的理解也已经在发展过程中被开阔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这使得一切教学问题都纳入了较和学的辩证系统之中,孤立地来谈因材施教问题就难免有失偏颇了。因此,必须在教学系统中整体地、联系地、动态地重新来认识因材施教。1.教师权威和因材施教的发展观就因材施教的源流来看,它所依据的教学观明显带有教师权威论特点,教师是施教的主宰,学生只是被动的施教对象,这是重教轻学的历史局限性的反映。因材施教的“材”,科学地揭示了可塑性、可教性,但“材”的本意毕竟是木料,泛指原料、材料,就“人材”而论只能引申为能力资质,这是定性定型的条件,至于“材”的主观能动性、动态发展性就很单薄了。这种局限性是否根本突破了呢?教育理论土坯得好一些,但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实践就保守得多。我们的教学论实质上还是教师教的理论,即使近年来冠以学生积极性方面的论述有些增加,其规定性还是不能满足教学辩证法。譬如教学论只论教师备课、上课,却不论学生预习、听课;指论教师的启发式教,却不论学生思悟式的学等。我们的教学实践呢?基本上没有改变教师权威的一言堂。所谓因材施教从根本上就制约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只是处在凭教师研究、设计、施以预期影响的被动地位,那么学生是否可能自我研究和设计呢?他们是否可以研究教师的教并进行相适应的学呢?这里显示出因材施教要有所发展的必然性。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变化,他们或许幼稚但又固执地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新的教育主课体理论也从学生实际出发冲击了教师的权威。教师在教育活动汇总不可能具有绝对的主体地位,他既制约对象同时也受对象制约。2.因材施教和因教而学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客观地存在着相互适应问题。教师负主导责任要根据学生实际措教,主导的廉正视激发学生的自觉能动性,而学生的适应如果是能动的,必然会对教师的影响择善而从,不善而改。从这种关系来看,苛求学生的教师往往因为不能因材施教,而苛求教师的学生又何尝不是不能因教而学呢?(幼儿、小学生可例外)在教学实践中这对关系可能存在的模式有四种:其一是教师因材施教,学生因教而学,教学高度适应,师生相互促进,这是最理想的模式;其二是教师主观愿望是要因材施教,但实际上却不能恰当“因材”有效“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因教而学的能动性问题,学生的能动性就很不确定,致使教学不适应不默契,效果优劣的随意性很大,这是极有变通性的模式;其三室教师不高因材施教,或孤家寡人,或照本宣科,不顾对象,不负责任,但学生却有因教而学的能动性,能注意因教师之所长而学,避教师之所短而改,学不择师,逆师成才,也能“青胜于蓝”。这是教师必须引以为戒的模式;其四是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均属消极状况,师不能因材施教,生不能因教而学,其心不在教学之中,或许教师的学识博大精深,或许学生也聪慧过人,然而对教学关系而言照样失去意义,对教学效果来说,也可能并无偏意。这是最不理想的模式。我们的教学应当努力求得第一种模式,因为它是因材施教原则的最佳效果的体现。这种模式比之传统的因材施教观念增加了新质,这种新质显然是在学生的主动性方面。如果我们确认教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不教,学生主动性对于因材施教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