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94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3

生态浮床怎么做

生态浮床在全国各地广泛用于城市湿地建设。其治污原理是利用生物的自然生态习性,在受损水体中吸收、吸附消化和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因此,无需专业的机械设备以及化学药剂的投入,可以大量的节省费用开支,减少动力、能源和日常维修管理费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节约能源、运行性能稳定、日常维护简单等优点。另外,有类似湿地之功能作用,而与建设和维护同等面积湿地,费用实在低廉。
工具/原料
1

浮床框体

2

浮床板材

3

固定装置

方法/步骤
1

一块浮床的大小一般来说边长1~5m不等,考虑到搬运性、施工性和耐久性,边长2~3m的比较多形状上四边形的居多,也有三角形、六角形或各种不同形状组合起来的以往施工时单元之间不留间隙,现在趋向各单元之间留一定的间隔,相互间用绳索连接

2

然后根据图纸要求拼装成相应的形状,采用水下固定方式或者岸边固定方式,利用绳索连接岸边或者水下固定物体,绳索有一定的幅度,防治水位上涨或者下降。

3

固定完毕,在上面的种植槽穴内摆放需要的盆栽植物,常用的有水生植物千屈菜、菖蒲、美人蕉等等,挑选花色多样耐寒性较好的水生植物。

4

利用表面积很大的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浓密的网,吸附水体中大量的悬浮物,并逐渐在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生物膜,膜中微生物吞噬和代谢水中的污染物成为无机物,使其成为植物的营养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细胞的成分,促进其生长,最后通过收割浮岛植物和捕获鱼虾减少水中营养盐;

注意事项
1

可以选用的材料很多,根据成本核算来规划设计

2

注意水体环境的查看,和汛期的加固

3

也可以用于鸟类的栖息用途

推荐信息